中小城镇防洪问题研究初探

2014-01-29 07:16陆继东王坤蒋继东
治淮 2014年8期
关键词:城市防洪防洪防汛

陆继东王 坤蒋继东

中小城镇防洪问题研究初探

陆继东1王 坤2蒋继东3

党的十八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重要部署,自此,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一个和工业化良性互动、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阶段,其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由于城市人口集中、社会财富聚集、人类对自然干预最严重,城市历来是防洪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城镇现状防洪工程标准远不能满足发展要求,特别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多发,中小城镇局部强降水事件频发,其防洪状况不断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一、中小城镇发展及防洪现状

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卷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设市城市 658个,建制镇数量增加至19881个,全国城镇化率已达52.57%,全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镇中,并且中小城镇将成为未来城镇化的主战场和主力军。据中国首份城市内涝报告,目前全国642座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中,有340座城市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一些新兴的经济开发区和新城市的防洪工程建设严重滞后。另外调查显示,我国70%以上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设计暴雨重现期小于1年。这些情况使城市,特别是快速发展的中小城镇在遇到暴雨洪涝、台风、干旱、高温、大风(龙卷风)、暴雪等灾害性天气时,城市交通、供电、供水、基础设施、群众生活、卫生等正常的运行秩序被打乱,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2013年6月29~30日,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暴雨袭击四川遂宁;2013年 8月4日,冰雹和暴雨袭击陕西榆林;2014年5月,南方多地遭遇暴雨,村庄和城市被淹,中小城镇受灾害天气的严峻考验形势不断加剧。

二、中小城镇防洪存在主要问题

1.防洪标准不高

按照城市防洪国家标准(GB 50201-94),Ⅲ级非农业人口在20~50万人之间的中等城市防洪标准为50~100年一遇,Ⅳ级非农业人口少于20万人的一般城镇为20~50年一遇。目前,340座没有达到国家规定防洪标准的城市中,大部分沿江河的区县、乡镇,以及重要小城镇的堤防护岸工程仅有10年一遇的防御标准,防洪标准严重不达标。

2.防洪设施建设滞后

中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防洪设施的建设速度赶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许多新建城区未得到有效保护。城市上空热岛效应增加了降雨强度和频率,城镇路面硬化面积增大,雨洪水径流增大,单纯依靠原来的排洪除涝河道已经难以满足城镇的防洪标准和防洪应急处置能力,城镇的排水管网建设与城镇的防洪能力不相适应,一旦遭遇强降雨,洪水不能及时排出,极易造成内涝。

3.防洪预警能力不足

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当地的降雨情况,将有助于防洪抗灾工作的开展,但是中小城镇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不完善,有的城镇没有安装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有的系统设备管理手段落后,不能有效覆盖新城镇的人口聚集和灾害易发地区,致使水情、雨情统计精确度不高,影响了决策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4.防洪规划与管理工作薄弱

目前,全国尚有33个中等城市、125个一般城市没有编制城市防洪规划。一些完成防洪规划的城市,因过度重视经济发展资金投入,造成防洪规划实施资金投入不足,规划难以实施。中小城镇防洪管理亦较薄弱,许多城市向现有防洪设施保护范围以外或防洪标准较低的地方发展,还往往侵占水面、洼地、河滩等,忽视对城市内部和江河洪水调蓄与宣泄场所的保护,在行洪河道中修建阻水建筑物日益增多,导致河道行洪断面缩小、阻水严重,加剧了城市洪水灾害。

三、几点建议

1.加强城镇防汛指挥机构建设

城镇作为基层政府,担负着重要的防洪抗灾任务,是防汛抗洪措施落实的关键环节。城镇防汛指挥部要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指挥,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配备相对固定的人员和办公地点,统一指挥,确保工作规范有序。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城镇防汛组织指挥体系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

2.科学制定中小城镇防洪体系规划

中小城镇防洪体制建设应和城镇的发展相协调统一,根据每个中小城镇所在地理位置、城镇规划、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等不同情况,城镇有关部门和行业间通过协调与合作,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防洪体系规划。

3.加快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建设

根据国家要求到2015年城市防洪工程必须达标的总目标,落实城市防洪排涝投入,建设人水协调的防洪排涝工程保障体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水平管理”,加快对已建成防洪工程的除险加固和新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采取排、截、抽、蓄等综合措施提升城市排涝能力,旧城镇加快实施雨污分流管网改造,新城镇非机动车地面采取透水结构设计,同时推广小型雨洪集蓄工程建设。

4.加强城市防洪管理

加强《水法》、《防洪法》等行政法律法

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的主动防洪减灾意识,提高市民的抢险、避险和自救能力。城市防洪工程管理部门必须切实做好工作,特别要加强城市分、泄洪工程的管理,保持行洪河道畅通。加强涉河建筑的审批和监管,对于影响河道行洪的违章建筑物、阻水障碍要依法清除,违章和损害防洪安全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同时制订城市防洪管理条例,以加大城市防洪工程的管理力度。

5.健全防汛应急管理体系

针对可能发生的强降雨,进一步修订完善城镇防洪应急预案,高度重视街道、社区的预案编制工作,细化完善防汛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制定详细的群众迁安避险方案。进一步加强防汛信息化建设,提高洪水预报和决策会商的精准度。各中小城镇还要组织防汛抢险队,备足备齐各类排水泵、排水机具等抢排物资,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灾情,能够拿得出、运得到、用得上■

(作者单位:1.济宁市洙赵新河管理处272019 2.济宁市东鱼河管理处 272019 3.济宁市水利局 272019)

猜你喜欢
城市防洪防洪防汛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海绵城市背景下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研究
防汛当前莫添乱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关于江都区城市河道张纲河北段治理工程挡土墙设计的探讨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南水北调防洪影响处理工程穿越郑州城区存在问题及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