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气象装备保障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4-01-29 07:35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4年5期
关键词:黔西南州气象站气象部门

赵 建

(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气象局,贵州 兴义 562400)

1 气象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基本情况

1.1 组织管理情况

2012年,黔西南州州级气象部门建立了“黔西南州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以下简称“保障中心”),成立了信息与技术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机构工作职责,并将保障中心挂靠在气象业务主管部门进行管理。由州级气象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州气象装备保障日常业务工作的组织管理,并负责相关业务技术指导。每年组织气象装备保障技术力量在汛期前和汛期后分别开展气象装备巡查、巡检,对保障工作情况定期开展抽查,开展对县级气象部门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对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及时督促县级气象部门在规定时限内进行处置;对不能及时排除的故障问题,州级保障中心派人到现场进行维修或报告省级气象保障中心进行处置。

1.2 制度建设情况

结合中国气象局观测司下发的《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和贵州省级保障机构出台的《市州级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业务流程(试行)》、《市州地级技术保障部门工作职责制度(试行)》等气象装备保障业务运行规定,黔西南州进一步完善了气象保障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配套制定出台了《黔西南州气象基础业务工作奖惩办法》、《自动气象站运行监控值班和质量保障制度》等业务考核制度,将气象装备保障业务纳入日常气象业务考核管理范畴,进一步加强气象装备保障业务工作的组织管理。

1.3 业务建设情况

黔西南州本级建立了专门的气象仪器设备备件存放库房和设备维护维修工作室,搭建了国家级气象台站无锡ZQZ-CⅡ型、华云CAWS600 型7 要素自动站和区域自动站维护维修工作平台。在省级气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气象仪器维修室全套配备了国家级自动站检修设备及日常维护维修工具等,如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业务运行监控计算机、设备故障必要检测工具、仪表等装备,增添了自动站检定仪器,如温度检定槽等。为技术保障人员从事维修、检定、测试、科研及提高动手能力等搭建了必要的业务平台,为顺利开展基本气象保障业务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工作场所。

2 基本气象业务保障工作情况

2.1 气象保障业务工作量逐年增多

近年来,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气象观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气象探测领域逐步向乡(镇)、村拓展。目前黔西南州一共建设了各类气象监测自动站共410个(套)。其中7 要素自动气象站13 套,无锡ZQZ-CⅡ型号自动气象站7 套,华云CAWS600-BS 型自动气象站1 套,无锡DZZ4 新型自动气象站4 套,华云DZZ5 新型自动气象站1 套;6 要素自动气象站19个;2 要素自动气象站156个;单雨量自动气象站194个;水位监测站18个;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10个。综合观测业务技术保障业务工作数量剧增。

2.2 2013年气象装备保障工作基本情况

2013年黔西南州气象部门组织技术力量对全州所有气象站点开展巡检400 余站次,定期或不定期对站点开展日常巡查及维护维修200 余站次,共排除站点故障100 站次。有力保障了各类气象观测站点的正常运行,提高了自动气象站的业务可用性。2013年黔西南州国家级自动站业务可用性为99.96%,比2012年提高了0.03%,气象观测数据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做好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工作提供了可靠的观测数据支撑。

3 工作经验

气象观测工作是气象工作的基础,为保障气象观测记录符合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的“三性”业务要求,建立一支气象装备保障员队伍显得十分必要。在保障员队伍比较稳定、保障技术过硬条件下,才能为顺利开展自动气象观测工作奠定技术基础。气象装备保障工作主要包括装备管理和专业技术支撑两个方面,装备管理目前已基本实现人工向计算机智能管理转变,而业务技术还暂未跟上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因此加强保障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是解决保障工作难题的首要任务,技术人才是整个保障工作的核心。只有通过不断加强技术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强化技术知识更新,提高保障队伍专业技能,进一步增强实践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的培养,才能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支持,确保观测业务正常开展。

4 存在问题

①目前由于受体制编制限制,黔西南州市、县两级均普遍存在气象保障工作无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现象,加之技术保障工作实行挂靠管理,从事保障工作的人员均为兼职,大量工作精力被其他工作所占用,用于具体从事保障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在从事保障工作中,兼职保障员往往担当“救火队员”角色,只承担应急抢险工作任务,技术保障工作往往力不从心,这对积累保障工作经验和提高动手能力十分不利,对进一步加强保障能力建设和提高保障工作水平产生制约。

②基层气象台站部分地面气象观测人员由于长期从事单一的气象观测工作,缺乏学习,知识结构较单一,加之年龄偏大等原因,在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中要成功向保障员转岗存在一定的困难。

③目前气象装备保障业务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如奖惩制度不完善、职称评定困难等导致保障人员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队伍不稳定,对进一步加强气象保障能力建设产生制约。

④部分自动气象站点(如单雨量自动站、水位监测自动站等)建设完毕后,无运行维持经费也是制约气象保障工作难以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5 对策分析

①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大力推进,气象探测业务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气象观测已基本实现自动化,气象保障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只有不断加强技术保障工作,提高气象观测数据质量,为预报服务提供好数据支撑,才能为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②做好气象保障工作,不但需要技术人才,更需要创新管理体制。市州应加快成立独立运行的气象保障机构,应至少选派2 名业务骨干承担日常保障业务工作,其中1 人应履行管理职责兼日常工作事务,另1 人为专职保障员,承担技术维修、维护、业务运行监控及驾驶职责等。保障机构编制人员可从国家站现有测报人员中进行调剂或聘用社会人员进行补充。

③针对技术力量薄弱问题,市州需进一步强化现有技术队伍的培训,提前加快地面测报员向保障员过渡转岗的适应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数量和工作水平;针对县级气象部门保障力量薄弱问题,县级气象部门可将区域自动气象站进行社会化保障。实施区域站社会化保障,可从站点附近村级气象信息员、人影作业炮站班长、炮兵中选择一些文化素质好、动手能力强的人员作为技术保障培训对象,通过建立一定的经费补偿机制,签定保障服务合同,可解决县级短期内保障技术力量难以全部覆盖到位的问题。

④应完善气象装备保障业务考核评价体系,将保障工作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强化组织管理能力,通过建章立制,规范保障业务管理,建立岗位证书认定机制和考核办法。严格将保障业务进行管办分离,建立稳定的技术保障队伍,才能为真正实现气象业务现代化提供保驾护航。

⑤加强技术装备经费投入,适当增加市、县两级气象装备备件数量和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和现代化检修工具,是提高气象装备保障工作效率和增强保障能力建设的必备条件。

猜你喜欢
黔西南州气象站气象部门
黔西南州安龙县“十四五”石材产业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珠峰上架起世界最高气象站
基于价值链模型的气象部门增值型内部审计新模式初探
2018年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测评研究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心灵气象站
加强新时期气象部门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思考
自动气象站异常记录分析及处理方法
“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推进会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召开
黔西南州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