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实验课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2014-01-29 10:03冯青翠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26期
关键词:实验课成员探究

◆冯青翠

(深圳中学龙岗初级中学)

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新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验课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既可以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又可以使学生体验化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化学探究能力,还可以使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小组工作中,使学生认识到小组的每一位成员在探究中各有所长,知识和技能可以互补,到达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形成良好的品质和社会技能的目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所上化学实验课的实际情况,谈谈化学实验课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一些做法。

一、均衡分组,明确实验任务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学生缺乏主动性,小组合作效果不好的情况,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学习兴趣等因素外,跟没有合理分组并落实个人责任是有重大关系的。因此,合理分组、明确各小组成员的任务是提高实验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首要任务。

一般来说,教师在分组时要遵循均衡的原则。由于每个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动手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分组时一定要考虑到以上因素的均衡。另外,由于实验教学的特殊性,还要考虑到性别的搭配,总体来说,女生的动手能力不如男生,因此实验课的小组一定要男女搭配均衡,各方面均衡了,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同时也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的可竞争性。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合作,还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实验组长”负责化学探究中的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观察或实验过程中的记录工作,“器材管理员”负责探究材料的领取、保管、归还工作,“汇报员”负责代表小组对探究结果进行汇报交流工作。当然,角色可以经常轮换,这样做能让学生认识到各个角色的责任以及存在的意义,从中体会要想成功就得同舟共济的道理。总之,每个成员必须明确各自所担任的角色,明白该为小组做什么,明确自己的任务。这样避免了合作学习中的“口才”型学生搞一言堂,一个人滔滔不绝,成为合作学习中的大话筒,影响其他同学的交流。同时小组成员的分工可以定期轮换,使每个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举例:下面是一个小组合作实验中的分工表:

第_____小组进行《碱和盐的性质》实验报告单的分工情况表

实验组长____________记录员________

器材管理员________汇报员________

2009年_____月___日星期_____

?

二、引导有效合作,掌握正确方法

在实验课堂上往往会发现,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小组讨论似乎很热烈,但仔细一听,却发现学生是在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就完事了。小组讨论和实验变成了“自我发言”,甚至是“同学聊天”或者各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小组实验讨论的最后结果。这样的小组实验,当要求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时,往往达不到实验教学设计的初衷,反而浪费了时间,降低了学习效率。

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及实验任务的难易程度,为学生提供及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掌握正确的方法。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时,教师可以这样做:

(一)使学生明确实验的任务和目的,并且动员同学们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动手动脑。由于分组时考虑到了小组成员间的异质性,因此在实验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是各具特色的,他们组内成员可以相互的取长补短。明确了实验目的和任务,小组成员可以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然后根据目的和任务进行充分的讨论,再设计探究方案。在进行实验时根据实验方案和各自的任务,进行分工与合作,这样可以充分提高合作探究的有效性。

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研究》这一实验课中,让学生先明确实验的目标:(1)掌握氧气的性质;(2)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如此明确目标以后,小组可以有更细更确切的分工,让整堂实验课更加地充实、高效。

(二)指导学生合作完成实验。教师可深入到学生中,认真倾听并观察各小组的实验,及时了解各组实验探究的进度、讨论的焦点、效果,做到心中有数,同时针对学生在实验中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比如:发现学生分工不清、探究实验有所偏离时,要及时帮助学生确分工,指导学生实验,及时纠正。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教师要注意点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的方法和途径。

三、充分信任学生,营造合作氛围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状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创造性思维也容易被激活,创造精神也更能得到培养。这就是说必须营造一个宽松的合作实验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有不怕出错和失败的心理;有自由发挥、充分动手的实验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要营造宽松的合作环境,可以从充分理解、信任学生开始。信任是一种教育力量,它可以鼓励学生上进,甚至可以促进后进生或犯错误的学生的转变。笔者在教学中,一直充分信任、尊重学生,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

在实验课《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一课时,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研究影响物质燃烧的条件,学生分成小组自行解决问题,兴趣高涨,小组间展开激烈讨论:有哪些影响因素、怎样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好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的操作、有的记录、有的观察……即使实验不成功,我也让他们自己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自己解决问题,直到成功为止。在这样宽松的合作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分工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认识到集体的力量之巨大。

四、组内合作、组外竞争,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小组合作探究时小组成员应该学会正确的交往合作技巧和实验态度,认识到小组成员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应该“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在实验过程中要能服从组长的安排,在听取、比较他人意见和建议的过程中,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养成尊重客观事实、不固执己见和善于听取不同建议的民主态度,形成健康的合作实验态度。

有竞争才能有进步,在小组之间要形成一定的竞争机制。教师采取一定的表扬机制、奖励机制,使学生有奋斗的目标,活动的动力。比如:笔者实验课前就已经提前对学生要求好:在学生实验汇报完成以后,给予实验完成得好的小组加分或者评A、B、C、D等级,再根据分数获等级给予小组成员相应的激励等措施,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合作完成实验的积极性。

而激励性评价机制的建立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小组合作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作一个评价,包括对自己的评价与对他人的评价。

举例:在此笔者设计了如下表格

?

通过这样的评价,可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调动起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积极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益。评价小组合作的过程与结果,注重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的有机结合,注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结合,从而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率,切实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进而维持长久的小组合作激情。

总而言之,在实验课中,只要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问题就变得比较容易解决。而且大家在互相学习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就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合作实验中,每个同学都能提高实验技能与探究能力,从而也真正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小组合作在化学实验课中发挥它的巨大魅力,实现人人进步的目标!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刘莉.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教科研网.

[3][美]大卫·W·约翰逊等.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0.

猜你喜欢
实验课成员探究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有趣的实验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