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黏膜切除术治疗重度局限性溃疡性直肠炎临床观察

2014-01-29 01:37乔峰妮曹暂剑杨向东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4年6期
关键词:直肠炎脓血结肠镜

乔峰妮 曹暂剑 杨向东

(成都肛肠专科医院中国PPH培训中心 四川成都 610015)

溃疡性直肠炎是一种不明原因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病变范围局限于直肠,发病率约占该病的48.6%[1]。溃疡性直肠炎临床症状以大便次数增多、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为主,目前西医多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柳氮磺吡啶制剂、5-氨基水杨酸制剂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这些药物不良反应较大,停药后易反复,往往反复发作迁延数月、数年,且有一定的癌变倾向,因此加强溃疡性直肠炎的防治工作尤为关键。近年来我们对于重度局限性溃疡性直肠炎采用直肠黏膜切除术治疗,疗效确切,现将其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2010~2012年在成都肛肠专科医院住院患者30例,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学会《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2]中关于溃疡性直肠炎的诊断标准,电子肠镜检查确定病变局限于直肠下段距肛缘6cm以下,严重程度为重度溃疡性直肠炎。排除: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结肠镜检查见黏膜溃疡累及乙状结肠中段以上者;③有严重的全身合并症或肿瘤者;④对治疗药物过敏者;⑤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⑥近月内应有长效皮质激素、近半年内应有其他免疫抑制剂及磺胺类药物者;⑦精神病患者,或难以对药物的有效性做出确切评价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患者年龄19~53岁,病程0.6~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直肠黏膜切除术,术后给予头孢西丁钠2.0g,ivgtt q12h抗炎治疗5d;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栓,直肠给药,每日两次给药,头孢西丁钠2.0g,ivgtt q12h抗炎治疗5d。要求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排便次数、黏液便及脓血便的性状,治疗前后行结肠镜检查,以评估溃疡性直肠炎病变改善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远期疗效。①排便次数:每日3次(2分),每日3~6次(4分),每日7次以上(6分)。②黏液脓血便:每日3~5次(2分),每日6~10次(4分),每日大于10次(6分)。③结肠镜检查:黏膜充血、水肿,表面颗粒感或糜烂(2分),肠黏膜充血、水肿、接触性易出血,糜烂、普遍有糜烂或、浅表溃疡(4分),典型溃疡性直肠炎改变(6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数据软件进行分析,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疗效标准 采用2008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学会《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2]: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无效:临床症状、结肠镜及病理结果检查均无改善。

1.6 结果

1.6.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1.6.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结肠镜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结肠镜积分(±s)

表2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结肠镜积分(±s)

注:本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排便次数 黏液脓血便 结肠镜检查治疗组 治疗前3.21±1.13 2.56±1.12 2.64±0.52(n=15) 治疗后 1.3±0.65 1.2±1.05 1.31±0.57对照组 治疗前 3.14±1.18 2.61±1.23 2.78±0.64(n=15) 治疗后1.48±1.13 1.83±1.04 1.90±0.72

1.6.3 随访6个月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复发2例,复发率13.3%;对照组复发5例,复发率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讨 论

溃疡性直肠炎为一种病因未明的特发于直肠的炎症性肠病,病变主要侵犯直肠黏膜或者黏膜下层,形成糜烂、溃疡,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便血、黏液便、脓血便、里急后重、便秘或者腹泻、肛门坠胀不适,少数可有直肠痛,其中以直肠出血、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最为常见。大多数研究认为其是一种细胞免疫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好发于中青年人,其病程长,易反复,成为临床中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传统治疗方法是使用柳氮磺吡啶栓、5-氨基水杨酸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目前治疗方法也有采用各种药物保留灌肠,对轻中度的溃疡性直肠炎效果肯定,但重度溃疡性直肠炎,长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易反复。本研究主要针对直肠下段6cm以下重度溃疡性直肠炎,采用直肠黏膜切除吻合术彻底切除溃疡面,从根本上切除病变病灶,达到根治的效果。但是此种手术方法适合于重度难治性溃疡性直肠炎,而且手术操作又有一定的技巧和重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切除时尽可能多切除病变部分,可以在病变严重的部分辅助牵拉1根线,使拉入钉舱的病变组织尽可能多;切除时吻合口位置选择根据病变的宽度来定;切除时缝合深度为黏膜下层,避免缝合多深,形成狭窄;手术本身有一定的并发症,所以操作者必须在一定的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实施;其他的手术技巧同PPH术操作。

综上所述,采用手术治疗重度难治性局限性溃疡性直肠炎,疗效确切,给治疗重度局限性溃疡性直肠炎提供一种治疗方法和思路,值得临床医师借鉴。

[1]张东铭.盆底与肛门病学[M].贵阳:贵阳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8.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8,13(2):139-145.

猜你喜欢
直肠炎脓血结肠镜
结肠镜治疗前肠道清洁准备致水中毒一例报告
韩捷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经验总结
王晞星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经验
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直肠炎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尿脓血症早期干预4例
A Meta-Analysis of Treating Radiation Proctitis by Retention Enema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炎症指标联合血栓弹力图在脓血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减轻结肠镜操作中腹痛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