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芦卡必利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观察

2014-01-29 01:37魏雨龚文敬赵希忠安辉蓝海波任叔阳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4年6期
关键词:结肠神经元传输

魏雨 龚文敬 赵希忠 安辉 蓝海波 任叔阳

(成都肛肠专科医院便秘科 四川成都 610015)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已日趋严重的影响现代人的生活质量。且在结肠癌、肝性脑病、乳腺疾病等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在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时便秘甚至可诱发意外。因此便秘的药物治疗越来越多的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们采用普芦卡必利治疗慢传输型便秘8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门诊及住院的16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目前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罗马Ⅲ诊断标准,便秘症状指标评分(15.1±8.8)分。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男32例,女48例,年龄39~60岁,平均(51.3±2.7)岁,病程1~18年,平均(7.0±0.3)年;对照组男28例,女52例,平均32~59岁,平均(48.1±1.9)岁,病程1~20年,平均(6.9±0.6)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商品名:力洛,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20120564),每日早餐后口服1次,每次2mg,连续口服4周,疗程结束后随访观察1周。对照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商品名:加斯清,大日本制药株式会社生产,批准文号:JX20080288),口服,一次5mg,1日3次,连续口服4周,疗程结束后随访观察1周。两组患者在用药的同时均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合理膳食。

1.3 疗效评判标准 (1)治疗期内平均每周完全自发排便(SCBM)≥3次患者比例。(2)每周平均SCBM次数。(3)首次服药后出现第1次SCBM所需的时间。(4)按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建议的6项便秘症状指标(包括排便困难、过度用力排便;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下坠、不尽、胀感;排便频率;纳差、腹胀)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5)治疗前后胃肠生活质量评分变化。

1.4 结果

1.4.1 临床疗效 经过4周的治疗,两组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n)

由表1可见,两组比较,Mann-Whitney U =40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

1.4.2 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都采取了电话、问卷或来院复查等形式随访。治疗期内平均每周完全自发排便(SCBM)≥3次患者的比例,治疗组为81.6%,对照组为57.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每周平均SCBM次数为,治疗组(6.1±0.8)次,对照组(3.7±1.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首次服药后出现第1次SCBM所需的时间,治疗组为(0.45±1.4)d,对照组(2.9±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评价术前便秘症状(15.1±2.8)分及术后便秘症状(4.7±1.9)分,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胃肠生活质量评分(71.5±14.7)分,对照组胃肠生活质量评分(97.3±15.7)分,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

1.4.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腹泻2例,头晕恶心1例;对照组腹痛1例,腹泻1例。以上不良反应轻微,与药物可能的不良反应相符,不需特殊处理,基本不影响治疗。

2 讨 论

有关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除调整饮食结构、改变不良习惯等外,有必要筛选一种理想的药物,应具备安全、无毒副作用,能长期服用,不产生体内电解质紊乱、致癌、致畸等危险,并有良好的耐受性等优点。

便秘与胃肠道运动能力减弱有关,肠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受损是其发生基础。合理的便秘治疗方法应靶向作用于肠神经系统神经元,提高其生理兴奋性。普芦卡必利是新型二氢苯并呋喃甲酰胺衍生物的代表药物,可特异并选择性激动和表达于肠神经系统神经元5-羟色胺(5-hydroxytyptamine,5-HT4)受体,诱导肠道高幅推进性收缩(giant migrating contractions,GMC),具有显著的促动力作用。5-H T4受体存在于消化道的兴奋性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平滑肌细胞。作用于兴奋性神经元上的5-HT4受体可以促进乙酰胆碱和速激肽的释放,产生收缩活动。抑制性神经元兴奋后引起局部平滑肌松弛,减少时相性收缩;感觉神经元兴奋使降钙素基困相关蛋白(CGRP)释放增加,激发蠕动产生、降低内脏感觉阐值,作用于平滑肌细胞上的5-HT4系统可使其舒张。5-HT4受体激动剂对结肠的作用是上述效应的综台,减少时相性收缩、增加推进性运动、缩短肠通过时间、降低直肠感觉阈值,从而达到治疗便秘的目的。

健康人用普芦卡必利后明显促进结肠内容物的运行,近端结肠排空时间加快,而胃排空和小肠通过时间无变化。服药后每周排便频率增加,第一次排便时间大大缩短,排稀便比例增加。对于便秘病人的治疗研究发现,结肠通过时间缩短、排便频率增加、直肠对扩张和电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已有研究发现,普芦卡必利并不影响结肠的分泌功能,表明其对动力和感觉功能的影响是目前发现的两个主要作用。同时,通过对正常人或便秘病人的严密监测未发现普芦卡必利有任何严重的副作用,安全性高,耐受性好,是新型的促肠动力剂,严格的动物试验和临床观察已充分证明它可以有效地增加结肠运动功能、增加排便次数、增加便秘病人症状缓解的机率,是一个理想的促肠动力药,值得慢传输型便秘治疗的临床推广。本组患者停药后的远期临床疗效,尚需临床做进一步大样本量的远期疗效评估。

[1]杨向东,魏雨,龚文敬,等.便秘实行分度及外科治疗的临床意义[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17(4):279-281.

[2]邹多武,柯美云,袁耀宗.普芦卡必利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中国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12,12(2):847-851.

猜你喜欢
结肠神经元传输
《从光子到神经元》书评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混合型随机微分方程的传输不等式
牵引8K超高清传输时代 FIBBR Pure38K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关于无线电力传输的探究
跃动的神经元——波兰Brain Embassy联合办公
支持长距离4K HDR传输 AudioQuest Pearl、 Forest、 Cinnamon HDMI线
基于二次型单神经元PID的MPPT控制
毫米波导引头预定回路改进单神经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