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4-01-30 19:19孙胜禄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7期
关键词:球管螺距延迟时间

孙胜禄 王 炜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8

通讯作者:王炜 E-mail:jszxww63@126.com

临床医学

64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孙胜禄 王 炜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8

通讯作者:王炜 E-mail:jszxww63@126.com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头颈血管成像优化扫描参数。

CT血管造影;头颈部;成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7月~2014年2月期间共35例患者, 男20例,女15例, 年龄39~81岁, 平均62.1岁。

1.2 检查方法

1.2.1 检查设备 GE Light Speed 64 VCT机;德国Ulrich Missouri 三管高压注射器;GE AW4.4后处理工作站。

1.2.2 扫描参数 螺旋扫描;方向从颅顶往足;探测器64×0.625 mm, 球管旋转时间0.5 s;层厚0.625 mm;层间隔0.5 mm;螺距0.516:1;扫描层数649层;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80 mA;标准重建模式;扫描范围:主动脉弓中部至颅顶;造影剂:欧乃派克,浓度350 mgI/ml;注射速率4.5~5.0 ml/s;对比剂总量70~80 ml;

1.2.3 患者准备 18~22 G留置针, 右肘正中静脉作为理想进药部位, 头部固定。

1.2.4 扫描技术 小剂量预实验技术, 经肘静脉行团注测试。根据定位像, 选取第4~5颈椎水平层面, 进行同层动态扫描, 间隔2 s, 层厚5 mm。在颈总动脉分叉水平, 选择1个感兴趣区测量并保存时间-密度曲线。延迟时间的计算:(峰值点数×2+10)s+(2~3)s便得出实际延迟时间。

1.3 后处理技术

在AW4.4工作站, 将原始数据进行ADD/SUB减影,进行多角度观察。其中最大密度投影观察管壁, 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及利用减影后数据容积再现重建血管结构。

2 结果与分析

2.1 影像质量评定标准

图像质量评价分为优、良、差三种等级。

2.2 血管显示质量

35例行优化检查方案患者其中头部血管图像质量评分优、良、差分别为31 例、3 例、1 例;颈部血管图像质量评分优、良、差分别为34例, 1例, 0例。

3 讨论

3.1 MSCT头颈血管成像的扫描技术

小剂量测试和延迟时间的选择非常重要, 能准确得知对比剂在检查者体内受检区域达峰值浓度时的时间,便于延迟时间的选择。

准直与螺距对螺旋CT图像质量的影响。准直通过影响层面敏感性曲线宽度而决定部分容积效应的大小, 最终影响空间分辨力。扫描野中心处SSP的半高宽度随着螺距的变化而变化, 这样每层图像所对应的探测器实际接收到的有效光子数也相应变化, 因而螺距通过决定每个像素接受光子量的多少, 而决定图像的密度分辨力.层厚的选择。扫描层厚可小于0.5 mm, Z轴空间分辨率明显提高, 真正实现了各向同性。

3.2 计算机后处理技术的选择与使用

最大密度投影 MIP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斑块狭窄的原因和狭窄的程度。减影的成功与否, 关键在于两次扫描时患者的体位不能有差异及平扫和增强两次球管曝光位置相同。多层面重建术及曲面重建技术。多层面重建术可获得不同角度观察和了解血管的形态和解剖关系。显示颈动脉和肿瘤的空间关系较满意, 且有深度感。CT仿真内窥镜 CT血管仿真内窥镜技术为详细研究斑块提供了有效的新方法。高级血管分析软件自动“修剪”了相关的三维视图以仅仅显示血管, 并且通过两个其它的斜面视图模式来显示三维光标处与中心线垂直的血管横截面, 或者显示相应纵截面。

3.3 本研究的局限性

优化后64层头颈部血管CTA具有很多优势, 但是目前其临床应用仍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进行大宗病例及不同检查参数的对比研究将是我们下一步的任务。

4 结论

4.1 64层螺旋CT头颈血管CTA采用螺距0.516:1,球管旋转时间0.5 s,小剂量测试,70 ml 370 mgI/ml对比剂,注射速度4.5~5.0 ml/s, 追加盐水30 ml, 这种匹配方式能够取得优质的颅颈部CTA图像。

4.2 优化后64层螺旋CT头颈血管CTA无创, 快捷, 简单易行, 能够清晰显示颅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及钙化。

[1] 高勇安. 64排螺旋CT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优势分析[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2(11):492-499

R816

B

1674-9316(2014)07-0012-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7.007

方法收集35例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图像, 重建后分别由2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评级。血管显示情况按优、良、差评为三个等级。

结果颈部血管优34例, 良1例, 差0例;头部血管优31例, 良3例, 差1例。

结论利用该优化方案的MSCT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能够取得优质的头颈部CTA图像。

猜你喜欢
球管螺距延迟时间
CT设备中球管维护及检测措施分析
二氧化碳对乙烷燃烧着火延迟时间的影响
添加非平衡等离子体对甲烷着火性能的影响
LTE 系统下行链路FDRX 节能机制研究
GE CT球管气泡导致图像伪影的实例分析
CJ/T488—2016建筑排水钢塑复合短螺距内螺旋管材
NOx对甲烷点火延迟时间影响的数值研究
延长螺旋CT球管曝光时间寿命的探讨
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胸部筛查的应用
CT球管的故障诊断及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