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4-01-30 22:00王宝桐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6期
关键词:预防为主土石方水土保持

王宝桐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吉林 长春 130021)

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中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和独特的生态环境特点。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维护生态功能,保障生态安全,建设生态西藏已成为经济发展稳定的重要内容。受自然和地理条件影响,西藏的生态系统抵御外界干扰、损害的能力低,自身修复、恢复的能力不强,经不起破坏,一旦出现退化就很难恢复。为保证西藏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有效防治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统一和规范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标准和尺度,结合编制和审查西藏生产建设项目的实践,建议在编制西藏自治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时,除了要严格遵循《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433—2008)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等相关规定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原则上要强调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理念

水土保持法第三条规定: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这就要求在编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时,要突出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理念。也就是说,预防为主既是水土保持的工作方针之一,也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西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部分地区干旱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地表植被破坏后,若不采取人为辅助措施加快植被恢复过程,地表植被将很难恢复,有的甚至将永远失去原有的生态功能。这就要求在编制该地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时要更加注重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理念,更加注重由被动治理向事前控制转变,更加注重施工期的施工管理和临时防护,更加注重预防保护措施设计,并据此优化工程布置和施工组织设计,以减少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

2 设计上要突出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少占地就是最优选择的理念

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120多万km2,人口不到300万人,地广人稀。受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海拔的影响,生态环境一旦遭到人为破坏,恢复起来将相当困难,如高海拔地区的沙壳、结皮、地衣等遭到破坏后,很多年后仍很难恢复。1985年8月竣工的青藏公路改扩建工程遗留的部分施工迹地目前仍清晰可见;在高山草甸区,有的工程已经完工10多年,地表植被仍无法恢复到原有植被群落盖度及生物量水平。因此,在编制方案时,要本着少占地、少破坏、少扰动的设计理念,通过优化施工工艺,采取提高桥隧比、降低开挖标高等工艺,控制和减少对原地貌、地表植被、水系的扰动和损毁,合理设计施工道路、伴行道路和检修道路以及施工生产生活营地,减少施工扰动范围,保护好原有的植被和地貌。

3 土石方平衡上要坚持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土石方开挖的理念

水土保持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要求“生产建设活动中排弃的砂、石、土、矸石、尾矿、废渣等应当综合利用”。据调查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生产建设项目废弃的砂、石、土量高达92亿t[1]。可以说,弃渣是生产建设项目造成水土流失及相关危害最直接的行为活动之一,因此在进行水土保持设计时,要树立少挖就是多保护少破坏、少弃就是多利用少造成危害的理念,深入调查研究和统筹安排,通过在总量上调配、在标段间调配或者在相邻项目间调配,尽可能实现综合利用。如西藏的某个水电站项目,弃土量很大,原来设计弃土场3处,在建设过程中,了解到当地一个城镇建设项目需要大量土方,经协调,在两个项目间进行了合理的土石方调配,既减少了双方的建设成本,又少占用了土地。在西藏自治区,尤其是高山峡谷地区,受地形地貌条件的限制,可以取料或者弃渣的地方很难找到,这就要求设计取料场和弃渣场时,要在项目区认真开展调查,摸清项目本身土石方开挖和弃渣情况以及与周边相邻项目之间的调配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土石方开挖,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壤资源。

4 措施配置上要遵循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理念

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强调要因地制宜,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也要在全面了解项目区所在地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科学选择适用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类型和形式。西藏自治区有其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特征,因此在措施配置上,要结合工程实际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综合考虑项目区内地形地貌、生物气候特征、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等因素,按照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理念,确定具体的防治措施。除了要更加注重配置预防保护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外,在海拔较低、水热条件和立地条件较好、适合树木生长的地方,应选择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本土树种,林下可混播草种;在林线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可混播草种,一般以披碱草、青藏薹草、高山蒿草等活力强、耐低温的草种为主,播种量60~80 kg/hm2;在区域环境相对恶劣、不利于植物生长的荒漠地区,不建议配置植物措施,可采取整平压实或砾石压盖等措施,以减少地表扰动。

5 费用计取上要符合概(估)算编制规定、满足工程建设管理实际的需要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是水土保持方案的主要内容,作为主体工程投资的组成部分,是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根本保障。在编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和《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部保监〔2005〕22号)的要求,价格水平年、主要材料价格、施工机械台时费、主要工程单价及单价中的有关费率应与主体工程一致;主体工程未明确的,可按当地造价信息或参照相关行业标准确定。由于西藏高原大部分生产建设项目施工条件艰苦、从业队伍和人员较少,所以对于水土保持监测费、工程监理费等独立费用的计取,应在遵照《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计列的指导意见》和《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的基础上,以满足项目具体情况和工程实际需要为前提,按可能发生的情况估列,以保证水土保持方案切实可行。

总之,生产建设项目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落实水土流失防治义务,明确防治目标,布设防治体系,为后续的监督执法和竣工验收提供依据,最终实现开发建设和生态保护双赢。因此,在编制和审查西藏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时,必须结合西藏的实际情况和生产建设项目的需要,在满足当地水土保持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开展相应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飞,郜风涛,周英,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2.

猜你喜欢
预防为主土石方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慢性心衰用药 预防为主 规范治疗(上)
慢性心衰用药 预防为主 规范治疗(中)
慢性心衰用药 预防为主 规范治疗(下)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土石方调配方法及其应用
露天矿山土石方量的测量及计算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预防为主 持续改进——记中丽制机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