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2014-02-01 20:33项二玲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年7期
关键词:环境质量监测点环境监测

项二玲

(江苏省射阳县环境监测站 江苏射阳 22430)

大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人们的乱排乱放,乱砍乱伐等,而且我国又缺乏统一的环境监督管理,各部门在监测内容、技术规范、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发布的环境监测报告,监测评价结果又往往存在很大不同和争议。

1 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简介

1.1 生态环境评价的崛起

环境质量监测评价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才开始的,刚刚发展的环境质量监测评价方法主要对环境污染方面进行的监测和研究。随着全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几乎遍布人类的足迹,人类活动的范围扩大,就导致大自然受到越来越多的破坏,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也雨来越明显,地球的水土流失导致的土地荒漠化,白色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所以对于环境的监测管理也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浅析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是在咨询环境的专家意见基础上,利用T.L.laaty.的1-9标度法对环境影响的多个层次因素分别进行两两对比借此建立评价矩阵。生态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定位环境生态的友好发展方向,为环境的规划、改善和管理提供指导和监督。环境评价标准在环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环境好坏标准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环境执法部门的保证环境友好的执法依据。在人类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下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程度,从而确定各因素影响力的大小,最后用动态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来评定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在进行讨论生态系统是否能够承受。环境评价对建设项目的影响进行评估,向着环境友好方向提出改善措施,最终使项目达到国家环境标准的要求。当然对全国各地的环境预测及环境评估都离不开环境评价标准。对环境标准的正确使用及灵活运用是环境评估人最基础的能力,有效地环境评估可以合理的利用环境优势并且保证环境不被破坏。

2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手段

2.1 环境质量监测网

随着社会的进步,都市建筑也都发生了变化,不仅变得更加密集高耸,这样就导致以往的监测采样空间缩小及采样高度不符合如今社会的要求,所以为了保证城市建成区内的监测点位置及高度能够达到测量标准,就要撤消原有的不规范的监测点位或按各监测点之间设置条件尽可能一致,使各个监测点获取的数据具有可比性的要求,来满足测量要求。

2.2 环境质量手动监测

国家环境质量监测背景点上的质量监测还应具备完善的人员手工监测的能力,要求手动监测可以进行非常规项目监测。这样就避免了在监测网被破坏时环境监测得不到保障,并且手工监测可以随时随地方便采样。同时采用手工监测方法进行环境质量监测,需要严格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 194-2005)包含的规定方法和技术要求进行。

3 环境质量检测国内研究进展

目前,我国对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不是很深入,但是从主体来说对环境监测的方法却很多,对环境监测系统的归纳可分为单项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法要在生态环境单项评价法前提下实施,也可以说单项生态环境评价法是综合评价法的基础。在环境监测上传统的数学计算方法已经无法加深对生态环境研究工作,而现在的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层次分析法不仅为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也提高了评价速率。我国对环境生态单元评价是选取周围地形、选定土壤、植被等为评价指标来对各个被测目标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4 完善我国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环境监测并没有一部统一的、专门的相应规范及法律法规。应当要求环境监测各部门要严厉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关条款开展全面的环境监测活动。对于我国环境质量缺乏统一监督管理的情况下,环境监测各部门要严格规范监测内容、技术、评价标准等方面,发布的环境监测报告,不允许在监测区域上有重复,内容上有交叉,这就要求各个部门发布环境监测信息前要有充分的交流及数据共享,使政府及有关部门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各个地方的环境质量状况。应设立专门机构来拟订针对环境质量监测的法律法规。根据研究协调中央和地方、环保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监测关系,设立统一环境监测技术的标准,环境质量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要从根本制度上入手,不断深入对资源环境质量进行长期监测并设立相应的环境评价机制,建立国家、省市、地方县三位一体的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和自然灾害监测评价及预警。

5 结语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不好好爱护合理利用,最后我们的后代将无家可归。所以生态环境十分有必要建立专门的质量影响评价的行业标准,建立健全环境质量保护的法律法规。

[1]田永中,岳天祥.生态系统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2):17-22.

[2]毛文永.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述[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3]郑新奇,王爱萍.基于RS与GIS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00,20(4):489-493.

猜你喜欢
环境质量监测点环境监测
保定市满城区人大常委会为优化营商环境固定监测点授牌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北京地铁环境质量问题调查与对策分析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