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分析

2014-02-01 20:33黎健霞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年7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建设项目权利

黎健霞

(广东省阳西县环境监测站 广东阳江 529800)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活动,是适应环境保护大趋势的必然要求,更是代表公民权利实现的重要性体现,它是国家民主政治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在法制建设上的不断完善,公众参与的权利被充分体现出来,从而推动环境保护能够得到更好地可持续发展。

1 有关公众参与的理论概述

1.1 公众参与的含义

公众参与的含义可以从狭义与广义两个方面进行定义。公众参与,即是公民在代议制的条件下,参与的政治性投票选举的活动。也可以说是,由公众参与活动,选举出代议制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等,这代表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更是现代公民在社会中实现自我负责的重要权利体现,这是狭义的公众参与含义。从广义上来理解,除了公民进行的一般政治性参与外,公众参与还包含了对公共事务管理人员与公共利益的监督者与参与者。

在具体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是指公众在参与项目活动安排过程中,环评将对公众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或者是通过参与讲座的活动,让公众了解其参与的活动目的是为了环境的保护,并且积极地参与其中,对环评的活动进行积极的配合与支持活动。

1.2 公众参与建设项目的依据

公众参与的建设项目依据,是依据国家建设产业名录的要求,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开展有利于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活动,并让公众积极参与其中,有利于公众对建设项目的积极配合与了解,从而推动公众参与在建设项目的发展。

2 公众参与活动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中的公众参与主要是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手段得以实施进展。它的大体流程是这样的,环境评价单位需要在事先考察好的地段,随机地对其进行模拟项目的建设,并将其周围的普通居民和企事业单位作为公众的代表,然后进行编写环境影响评价的报告书,再根据实际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填写完整,进行深入分析之后,做以明确的统计分析结果。

但是,这种问卷调查的形式存在一定的发展局限性和问题。问卷调查表没有经过专业的机构分析,从而使得内容过分肤浅,使得参与其中的公众无法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与想法表达出来。由于环境评价单位在时间与精力上的局限,使得其总是有针对性地进行部分民众公众参与,这就使得公参的范围缩小,其意见的表达往往不能够代表所有阶层公众团体的想法。再者,由于参与的公众对环境污染状况了解得不够明确,使得公众参与只能是“形象工程”,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3 公众参与的意义和重要作用

由于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真实性与多样性形式,使得公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项目所要传达的内容得以充分了解,使得其能够完成好公众自身所拥有的权利活动,帮助项目建设的顺利完成。

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公众参与其中,能够使公众对项目更加了解,只有公众在参与过程中理解了项目的意义,才能够更好的参与其中,使得环境意识得以提升。能够引起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从而,增强了项目在环保措施方面执行的可行性,并能够让更多的人民大众对项目实施的接受性成为可能。

4 公众参与的具体方法的改革

4.1 环评组织应该丰富调查内容,使其行之科学有效

目前,公众所参与的调查内容,没有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得其内容过于片面,公众参与过于形式化。再次制定调查内容,应该注重调查项目的自身特征,组织对公众人情化的全方面调查研究,使得公众在参与时,能够知无不言地阐述自己的意愿,帮助实现环境效益同经济效益同比上升的良好发展势头。

4.2 选择最具代表力的公众参与,采取形式要慎重

公众参与,是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其随机选取的代表群的典型性要突出、明确,不能没有根据地随意拟定公众参与群体,这会影响公众参与工作之后的结果分析。这就要求环评选择一个层次分明的代表群体,使其能够充分代表社会各阶层人民的不同需要。这样选出来的公众参与能够在思想、文化与观念方面得到不同的意见传达,更有助于环评中公众参与的发展。

4.3 公开环评报告展示,使公众参与的权利得以保障

在环评对公众参与活动之后对公众不一的意见与愿望进行系统分析,再把产生的报告结果公之于众,使得公众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所参与的活动得以解决的结果。这能充分调动公民对政府组织活动的积极参与性,并赋予了公众意见效力的权利。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在法律的保护下,使得公众能够合法地参与到其中,使得公众能够作为监督的有力群体,督促环评工作的高效完成,规避了环评工作拖延的现象。

5 结语

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融入令结果更加科学与真实,更能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使得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得以在民主政治中实现,并为我国环境的发展、经济效益的增加提供了依据。

[1]王超,曾玉香.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02).

[2]黄晓晖.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分析[J].环境科学导刊,2011(03).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建设项目权利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我们的权利
股东权利知多少(一)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权利套装
做好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
洙赵新河扩大治理环境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