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江干区少儿业余游泳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2-02 09:43丁文聪凌建英
浙江体育科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江干区杭州市教练员

丁文聪,凌建英

(1.杭州师范大学 钱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杭州市江干区体育局,浙江 杭州 310016)

0 前 言

竞技游泳的竞争不仅是政治、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竞争,更是游泳竞技后备人才的竞争。回首国际竞技体育的发展史,都以后备人才培养做为竞技体育发展的根本保证,这是各国共同的历史经验、现实选择和发展趋势。我国作为游泳大国,而浙江作为我国的游泳大省,对于培养游泳人才更是责无旁贷。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少儿业余游泳训练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保证充足的游泳后备人才成为了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体育运动后备力量的保证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局面不相符合,各种保障措施缺乏、规章制度不完善,使基层体育的工作难以展开,对少儿游泳业余训练的开展有很大的制约。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杭州市江干区少儿游泳训练队的在训运动员、教练员及运动员家长做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其中运动员102人,教练员10人及家长等。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CNKI数据库以及各相关网站,查阅和本研究相关的文献,力争在充分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调查和综合分析。

1.2.2 问卷调查法。面向在训运动员家长发放2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90份,有效率为95%。

1.2.3 实地访谈法。深入杭州市江干区文体中心瑞鼎游泳馆进行实地访谈,并对教练员进行调查访问。

1.2.4 专家访谈法。走访体育院校的资深游泳教练、教学老师、游泳馆教练等进行深入访谈。

2 结果分析

2.1 运动员现状分析

对杭州市江干区少儿游泳队运动员的调查结果来看,102名运动员中年龄在4~6岁的有75人,占总人数的73.5%,在6~8岁的有20人,占总人数的19.6%,在8~10岁的有7人,占总人数的6.8%。

其中,正式队员42人,占总人数的41.2%,24人为注册运动员,占调查总人数的23.5%;预备队员60人,占总人数的58.8%。从运动员的训练现状来看,训练年限在3年以上的有2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3.5%,训练年限2年的有1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7.6%,训练年限1年的有6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8.8%。

从以上对运动员的调查可以看出,杭州市江干区少儿游泳运动员大部分都是训练队队员,只有少部分为注册运动员,并且训练年限普遍偏短,说明杭州市江干区少儿游泳队的现状并不理想。游泳技术水平的提高是要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而江干区少儿运动员的年龄普遍偏小,竞技水平也比较低,故在参加各级比赛的过程中时常面临“以小打大”的尴尬局面,对优秀成绩的取得比较不利。

2.2 运动员参加训练时间及次数

杭州市江干区少儿游泳队训练时间为每天下午的4∶30—6∶30。从调查结果显示,每天参加训练的运动员有42人,占总人数的41.2%;每周参加5次训练的运动员有40人,占总人数的39.2%;每周参加4次训练的运动员有20人,占总人数的19.6%。

2.3 教练员采用的训练方法

训练部分分为游泳训练队正式队员训练和预备队训练,分别由两个主教练带队训练。一个教练负责预备队运动员的前期训练,主要为熟悉水性、掌握动作、泳姿练习、打腿训练,并在训练的三个月后进行第一次技能考核,考核项目为蛙泳50m,游进1min40s内;自由泳打腿50m,游进1min30s内。对于考核通过的运动员再继续跟进训练,按照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这个顺序进行四种泳姿的学习,对于成绩优异的运动员则进入正式队参加训练。另一个教练则负责正式队员的日常训练,泳池为室内恒温,所以训练内容绝大多数为水中练习。一定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才能保证技术的积累和进步,每次训练前半小时均为打腿练习,按照教学计划,分别进行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的腿部动作练习,打腿练习结束后进行单泳姿练习或多泳姿结合练习,每次训练的游距为4 000~5 000m。

通过对教练员训练方法的调查和了解,过多的重视游泳的专项性训练,而忽视了身体的全面性训练,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教练员缺乏综合体能训练的理论知识和训练方法。

2.4 运动员学习与训练关系

运动员训练和学习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一直没有很好的方法能够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由于对文化课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家长也就对孩子是否应该继续参加训练而动摇。在问卷调查中,家长对于孩子的文化课学习还是比较重视的,在190份有效问卷调查中,有76.5%的家长对孩子训练和学习之间的矛盾是比较关心的,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跟不上;有23.5%的家长认为文化课的学习比较重要,但是和训练并不存在矛盾。

2.5 运动员选拔的情况

调查结果发现,杭州市江干区少儿游泳队通过区内的幼儿园选拔5~6岁的儿童参加训练,并没有进行很科学的身体素质评估,只是采取“大撒网”的方式,大批量的招进训练,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后,对那些有天赋、家长也支持的儿童进行二次培训,而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则淘汰。中途也有很多家长因为没时间接送孩子而使很多天赋好的儿童退出训练。2013年,游泳队共招生200余人,组织六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练成立教学组,开设8个班级进行每周3次以上的培训,经过淘汰删选,招收预备队在训队员60人。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运动员梯队建设不够完善,造成小年龄段队员过早参加比赛。小年龄段队员过早参加比赛,往往面临“以小打大”的尴尬局面,通过对教练员的走访调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①运动员梯队建设不够完善;②年龄较大的队员更关注自身的学习、升学情况;③年龄较大的队员被上一级的训练队招走(如市队、省队等)。

3.1.3 运动员训练与学习之间存在矛盾。学习和训练之间的矛盾是家长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如何协调学习和训练之间的矛盾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协调不好它们之间的矛盾就会使家长或者运动员本身对训练的兴趣下降,不能积极参与到训练中去,从而产生运动员流失现象,必然对少儿游泳人才的培养带来负面作用。

3.1.4 训练中过多注重专项训练,忽视身体全面训练。通过对教练员训练方法的调查和了解,发现教练员过多地重视游泳的专项训练,而忽视了身体的全面训练。存在的问题可能是教练员缺乏综合体能训练的理论知识和训练方法。

3.1.5 运动员选拔缺乏科学性。杭州市江干区少儿游泳队通过区内的幼儿园选拔5~6岁的儿童参加训练,只是采取“大撒网”的方式,大批量的招进训练,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后,对那些有天赋、家长也支持的儿童进行二次培训,而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则淘汰,并没有进行很科学的身体素质评估。

3.2 建议

3.2.1 完善运动员梯队建设。①完善游泳队的梯队建设,合理保持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在训人数。②在训练的同时配合学校抓紧文化成绩的学习,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避免大年龄运动员因为文化成绩因素而退出训练队伍,造成游泳后备人才的损失。③及时补充运动员,对于被上级运动队选走的优秀运动员名额,应及时从同年龄段运动员中得到补充。

3.2.2 合理调整预备队员的训练次数和训练时间。①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尽量安排一人能够每天接送孩子参加训练。②通过儿童的生理特点,合理安排训练任务,可以安排预备队员观看游泳教学视频、比赛视频等方法来提高儿童的运动水平,减少体能方面的消耗。

3.2.3 协调运动员学习和训练之间的矛盾。①教练员根据运动员的生理特征,掌握好训练的量和强度,使运动员训练后产生的疲劳尽量减少,使他们能够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②做好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加强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必要的时候应该进行文化课的补习安排,使家长消除训练对学习影响的顾虑,得到家长的更多的重视和支持;③学校、运动队双方共同重视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使运动员能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3.2.4 加强教练员的学习,使训练方法科学化。①教练员自身加强科学训练的理论学习,掌握儿童的生理特点,根据生理特点来安排每天的训练计划和长期的训练计划。②科学安排训练,通过视频教学、模拟教学等科学手段进行教学训练。③教练员要重视队员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3.2.5 加强运动员选拔的科学性。①教育局、体育局领导以及教练员应该充分认识到科学选材的严峻性,提高认识,把选材工作做为发展少儿游泳事业的根本性工作,统一部署,落实措施,加强领导。②准备一套运动员选材的精密仪器设备,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检测。③其次应该加强运动员的选材测试,建立选材和运动训练档案。统一运动员的选材测试内容、指标、方法、仪器和时间。内容包括形态、机能、素质、发育程度、专项成绩等。④建立运动员选材档案库,测试结果登记入档,以便逐年追踪观察,完善科学选材的方法、手段。

[1] 黄淑英.初探福建省少儿游泳训练现状与发展对策[J].福建体育科技,2004,23(4):16-19.

[2] 李肖玲.浅析游泳运动员始训年龄和初期训练[J].游泳季刊,1999,5(4):47-48.

[3] 冯斌,于玖玲,王新满.湖北省游泳业余训练现状调查及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4,23(1):89-90.

[4] 杨国宽,谭政瓣.广东省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6):111-112.

[5] 周明.关于少儿游泳科学化训练中热点问题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21(5):115-117.

[6] 广州游协.广州市少年儿童游泳业余训练状况的调查报告[J].游泳季刊,1999(1):14-16.

[7] 谭福刚,王燕,李辉.黑龙江省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8(3):164.

[8] 俨蓓.我国青少年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4(6):60-63.

[9] 梁红.有偿训练为业训注入了生机和活力[J].山东体育科技,1997(3):21-23.

[10] 姚建平.浅析江苏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2):17-19.

[11] 崔浩.辽宁省少儿游泳运动训练现状的调查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4):122-124.

[12] 林长青.福建省竞技游泳后备人才人才培养现状调查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2,31(4):38-40.

[13] 杨再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14] 常青.广西基层少儿游泳训练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J].体育科技,1999,20(1):36-38.

猜你喜欢
江干区杭州市教练员
可爱的马
玻璃
趣味剪纸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杭州江干区的医养护一体化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