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背景看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地位的变化

2014-02-03 08:28赵致远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负责制厂长领导

赵致远

(安徽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是围绕企业应该建立什么样的领导体制展开的,回顾国有企业产生问题的历史背景,梳理国有企业党组织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是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作用分析的基础。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领导地位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民不聊生,工业遭受到极大影响。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国内经济遭到极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工业生产更是无法恢复到战前水平,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品难以维持正常生产和生活。由于政治、经济、社会、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企业发展举步维艰。此时,百废待举的局面决定了中国只能实行计划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也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公有制经济的优越性,国营经济的发展更为迅速。在这期间,我国经济体制也按照 《共同纲领》的要求逐步走上了计划经济轨道,公有制经济的领导作用更加凸显。

1949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关于在国营、公营工厂企业中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与工厂职工代表会议实施条例草案》 中规定:“凡属国营、公营工厂企业,均应组织管委会”;“管委会的常务委员会,厂长为当然主席,在管委会决议精神下,协商处理一切比较重大的有关生产、管理、人事、工资、福利等日常工作。”这份条例表面上是建国初期国营企业实行的是工厂管理委员会下的厂长负责制;事实上真正实行这种制度的企业并不多。1956年9月八大政治报告提出“在企业中,应当建立以党为核心的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领导制度。”1961年通过的 《国营工业企业实行(草案)》 又进一步提出“在国营工业企业中,实行党委领导下行政管理上的厂长负责制,这是我国企业管理的根本制度。”这些规定,确立了党在企业的领导地位。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是根据国家的宏观调控来进行生产的,在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中,企业高于消费者,主宰着一切。在这个特殊时期,企业党委会作为行政机关的附属物,实行的是党委负责制及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党委会有着绝对的“领导”地位。国有企业中党的领导地位之所以是不可动摇的,因为它适应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适应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形势,并与国有企业产权的归属性相一致。党的基层组织是国有企业中一个必设的机关,以保证和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国有企业中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然而在这种计划、集中的模式下,国有企业的生存发展存在传统的弊端。国有企业的这种传统弊端,表现为人事关系上的“铁饭碗”和分配中的“大锅饭”。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对于企业的经营没有丝毫自主权,在生产、投资、人员招用、资金的分配使用等经营决策方面没有支配权。并且由于政资不分、政企不分,国家对企业管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了商品生产需求、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的作用,导致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容易滋生出懒惰和随意性。这就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本应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逐步放权

因为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再适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国有企业也到了需要改革的时刻。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我国经济体制和运行环境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伴随这一大趋势,国有企业党委的地位和作用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

1978年7月,中共中央发布了 《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决定恢复党委领导下的厂长分工负责制,明确规定企业的生产、技术、财务、生活等重大问题,由党委做出决定后,厂长负责组织执行,党委要积极支持以厂长为首的全厂统一的生产行政指挥系统行使职权,并监督和检查其工作。1978年12月,邓小平提出要有准备、有步骤地改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为厂长负责制。他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变成了党去包办一切,干预一切;实行一元化领导,变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实行这些改革,是为了使党委摆脱日常事务,集中力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监督工作。”邓小平的讲话为改变企业党委领导制的局面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1984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通知,确定北京、天津、上海、沈阳部分国有企业,常州、大连的全部国有企业变成试点。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6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明确在厂长负责制下,国有企业党组织“对企业实行思想政治领导”。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和监督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搞好企业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支持厂长实现任期目标和生产经营的统一指挥;做好群众工作。198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联合发出补充通知,明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厂长(经理)是一厂之长,是企业的法人代表,对企业负有全面责任,处于中心地位,起中心作用。随后,党的十三大修改了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企业党组织的作用是“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实行保证监督”,企业党组织“应以主要精力加强党的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支持行政负责人按规定充分行使职权。并对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并于8月1日正式实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厂长在企业的中心地位。

厂长负责制是应对计划经济改革应运而生的,适应当时国家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但是不可否认这种制度存在的弊端和积累的问题。从党委负责制及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到厂长负责制,党务工作干部的地位被削弱,厂长、经理的地位和作用开始凸显。在最初改革的试点时期,由于历史上过度的政治运动和群众运动,厂长、经理为了不犯政治错误,不敢大胆决策、大胆工作,公司的治理成了没有科学决策的扯皮过程。随着厂长在企业的中心地位有了法律的依据,厂长个人在企业中逐渐拥有绝对的权威,这就为其打开了侵吞公有财富的通道,为腐败的泛滥提供了机会。与此同时,为了全面适应厂长负责制,企业在贯彻中开始撤销政工机构,减少党务工作干部。有些企业的党组织甚至沦为附属品和摆设。国有企业党组织的监督权利无法正常实施,党的建设遭受破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改革发展进程和思想政治工作。

三、利税改革后的共赢互促局面

1983—1984年的利税改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改革前,党和国家直接对国有企业工作进行领导。要求企业将利润无偿交给国家;改革后,党向国企派出管理人员,企业不再向国家上缴利润,而是以税的形式上缴税款,法律上承认企业法人的地位,更多体现出市场特征。与此同时,单独的厂长负责制赋予企业独立自主的经营地位,但是党在企业的地位却被削弱,企业政治思想的自由化愈演愈烈。80年代末,社会上掀起一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自由化分子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活动,其实质是从根本上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这场政治风波破坏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秩序,扰乱了正常的经济建设进程,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

政治风波平息后,党一方面确立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政治核心地位,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1989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会后发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对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做出重要变动。规定党组织在企业“处于政治核心的地位”,其主要任务是:搞好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领导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指出,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1999年12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的方针。

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申请。中国从12月11日起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世界市场大门的打开,要求国有企业领导制改革的步伐加快。2009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 正式实施,为健全和完善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提供了法律保障。

国有企业改革至今仍是一大难题。正逐步走向公司制的国有企业,又因政企关系、领导体制、法律规范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出现了企业和党组织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活动方式上的矛盾。企业党组织的职能地位如何从全面性向政治性转变,保证思想政治核心地位,监督企业经营模式,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因无任何先例可以借鉴,变得困难重重。

[1]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王顺生.中国近现代史概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全国总工会政策研究室.中国企业领导制度的历史文献[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6.

[4]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负责制厂长领导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菜篮子”市(州)长负责制考核办法的通知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厂长的卫生间
基层法院民事审判合议制度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让主诊医师负责制健康运作
“留守厂长”的等待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班费
这回咱们吃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