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梦”与“中国梦”的内涵与关系论析

2014-02-03 13:37朱小理谭亦然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井冈中华民族道路

朱小理 谭亦然

(1.南昌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1)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井冈山斗争时的夙愿——“井冈梦”。八十年后的今天,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诠释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概念。并在随后的两会上,对“中国梦”的概念作了更为系统地解读,阐述了实现中国梦“三个必须”的具体路径。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朝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中华民族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研究“井冈梦”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对于全国上下迈向复兴的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井冈梦”的伟大内涵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审时度势,引兵井冈,与人民群众一道,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从此,沿着这条正确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此基础上建立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井冈梦”。

1.最迫切的任务——保存革命力量。“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屠刀之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1](P1036)但是革命力量毕竟相对弱小,鉴于秋收起义三路部队均遭到挫折,毛泽东审时度势,主动撤出战斗,他对部队说:“我们当前力量还小,还不能去攻打敌人重兵把守的大城市,应当先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保存力量,发动农民革命。”[2](P138)此时的毛泽东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在起义遭受挫折形势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只能转移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找到一个可供疲惫之师休养的落脚点,以保存革命火种。部队南下过程中,一路遭受围追堵截,处境越发艰难,“湖南的敌人,拼命跟着我们后面赶,总想把我们这些革命种子,一下弄个精光”[3](P49),连总指挥卢德铭都在芦溪不幸牺牲,部队已经只剩不到千人,逃跑和擅自离队已成为部队的心病。赖毅回忆说:“那时,逃跑变成了公开的事,投机分子竟然互相询问:‘你走不走?’‘你准备往哪儿去?’这真是一次严重的考验。”[4](P176)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形势,整顿部队、休养生息以保存革命仅存力量,是革命最迫切的任务和期望,是“井冈梦”得以实现的前提。

2.最核心的内容——工农武装割据。得知南昌起义部队潮汕失利的消息以后,毛泽东痛定思痛,认为全国革命形势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光是找到落脚点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来保存革命、继续革命。并且认为实行武装割据是可能的:“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5](P49)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毛泽东发现“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的中段,最利于我们的军事割据。”[5](P79)在随后创建和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的实践过程中,毛泽东越发深刻地发现根据地的重要性。逐渐认识到:根据地的建设离不开群众支持,而获得群众支持,则需要满足群众对土地的要求,进行土地革命实行分田。同时,胜利的军事斗争是保证分田得以实施的前提,顺利的分田又可以反过来促进军事斗争胜利。根据地、武装斗争、土地革命这三者的结合,逐渐构成了他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核心内容。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走上这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割据道路,是“井冈梦”最核心的内容,是“井冈梦”得以实现的关键。

3.最重要的保障——锻造坚强红军。1928年4月毛泽东与朱德胜利会师,建立起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将其锻造成为一支坚强的队伍是革命胜利最重要的保障。鉴于工农武装割据形势的初步形成,毛泽东在湘赣边二次代表大会上指出:“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5](P50)强调了相当力量的正式军队,是实现边界割据、坚持长期斗争的保证。但是,当时红四军内部组成情况十分复杂:“红军成分,一部是工人、农民,一部是游民无产者。”[5](P63)仍存在单纯军事观点、个人主义和流寇思想等非无产阶级思想,严重影响了军队执行党的正确路线,严重制约了部队的战斗力,容易造成错误和失败。毛泽东认为:“此种情形下,只有加紧政治训练的一法。”[5](P63)他重申了政治教育、党代表制度的重要意义。强调在井冈山创建过程之中“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败,‘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5](P64)重申了“党指挥枪”的重要原则。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红四军被锻造成为了一支作风纪律严明、无坚不摧的革命队伍,成为了“井冈梦”最重要的保障。

4.最远大的目标——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大革命后期,国民党反动派与帝国主义日益勾结在一起,最终走上了背叛革命的道路,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中国再次回到了黑暗的白色恐怖之下,“全国工农平民以致资产阶级,依然在反革命统治底下,没有得到丝毫政治上经济上的解放。”[5](P47)在这种环境之下,共产党人毅然决然的坚持革命斗争,坚持共产党二大时制定的最低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毛泽东引兵井冈,建立起工农武装割据的根据地,找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胜利道路。为的是最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沉重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毛泽东认为:“我们的斗争目的是要从民权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打倒地主阶级,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政权,完成民权主义革命。”[5](P115)这是“井冈梦”最远大的目标。

二、“中国梦”的时代内涵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后,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习近平审时度势、高屋建瓴,提出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7]

1.最首要的任务——实现国家富强。习近平指出,我们现阶段应该举全国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7]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不仅是我们党在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规定的任务目标,是“三步走”战略中第三步走的战略规划,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党的十八大强调,“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8](P16)只有国家富强了,才有民族振兴的坚强后盾,才有人民幸福的物质保障,才能实现伟大“中国梦”。因此,伟大“中国梦”内涵中最首要任务就是要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富强,来振兴我们的民族,来造福我们的人民。为了实现这一远大目标,我们要按照党的基本路线的规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科学发展,坚定不移、努力奋斗。

2.最宏伟的蓝图——实现民族振兴。实现民族的振兴,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夙愿,是“中国梦”最宏伟的蓝图。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怀抱着振兴民族的梦想,抛头颅洒热血,矢志不渝。在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第一个历史任务之后,当前,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已经落在了我们的身上。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P13)我们把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力争在本世纪中叶使中华民族再次屹立于世界强大民族之林。习近平指出:“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9]

3.最根本的诉求——实现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7]这是习总书记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对“中国梦”内涵的深刻论述。从本质上阐明了,实现人民幸福伟大“中国梦”,最根本的诉求是实现人民的幸福。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我们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们现在应努力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十几亿人民,使全体人民共享。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归根到底是为了使全体人民物质丰硕、精神健康、生活和谐、幸福。

三、“井冈梦”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的“井冈梦”与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都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共同奋斗,迈向胜利前方的伟大梦想,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井冈梦”对“中国梦”的实现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梦”是“井冈梦”的继承与发展。

1.“井冈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必修课。习近平在6月26日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10]重温党的革命史,回味创建“井冈梦”筚路蓝缕却又无限光荣的革命历程,是在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修课;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修课。习近平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11]“井冈梦”的实现,是因为在革命的奋斗过程中有了毛泽东开拓和探索出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道路,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道路。现阶段,“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8]如何走好中国道路,是我们实现“中国梦”时必须好好学习的。要完成这一伟大梦想仍需学习将马列主义真理与中国当前不断变化的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课程,从“井冈梦”汲取智慧。80多年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的展开边界的武装斗争、进行地方政权建设、探索根据地经济发展路径,有意识地摆脱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不良影响,为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下,追逐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事业已经提上日程,我们仍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独立自主的进行各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径,沿着毛泽东“井冈梦”所开拓的伟大道路而前进。如果没有坚持“井冈梦”开辟的正确道路,在当前就可能会走上封闭僵化的老路,甚至改旗易帜的邪路。因此,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认真回顾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人的奋斗历程,汲取他们在开辟革命胜利道路时所迸发的灵感和智慧,学习他们矢志不渝、独立自主的道路自信。

2.“井冈梦”为铸就“中国梦”提供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进行调研座谈时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12]党领导湘赣边界人民实现“井冈梦”的历史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好的营养剂,重温“井冈梦”,可以为我们铸就伟大“中国梦”提供无限正能量。这种正能量就是伟大精神的力量。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8]毛泽东从引兵井冈到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历程,是无比伟大的事业,是中国革命历程走向胜利的起点。伟大的事业诞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井冈精神是在“井冈梦”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她是在革命困难之际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支柱,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阶段所产生的伟大精神的源头活水。为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无限能量。同样,也能为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宏伟事业提供正能量。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重温“井冈梦”,领会边界军民始终不移跟着党走的革命精神,能使我们战胜“精神懈怠的危险”坚定发展信念;重温“井冈梦”,传承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能使我们消除“脱离群众的危险”坚持群众路线;重温“井冈梦”,发扬革命者一切从革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能使我们克服“能力不足的危险”提高执政水平;重温“井冈梦”,坚守根据地军民艰苦奋斗的精神,能使我们摆脱“消极腐败的危险”缓解严峻矛盾。“井冈梦”提供的伟大正能量必将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3.“中国梦”继承并发展了“井冈梦”。习近平总书记在观看《复兴之路》 展览时深情诠释了“中国梦”。他说:“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3]从习总书记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我们这个时代为之奋斗的梦想,也是从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辈以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远大理想。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以来坚持革命斗争的最初信念和奋斗目标,是中国革命的一条主线,也必然是“井冈梦”的最远大的目标。从井冈山斗争发展来看,“井冈梦”的最初目标是引兵井冈求得休整之地,到后来深化为巩固根据地、坚持工农武装割据斗争。“井冈梦”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走向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高潮局面,最终赢得革命的伟大胜利。正如他后来所言:把革命进行到底是要“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由半殖民地变为真正的独立国,使中国人民来一个大解放,将自己头上的封建的压迫和官僚资本(即中国的垄断资本)的压迫一起掀掉,并由此造成统一的民主的和平局面。”[14]道出了包括井冈山斗争在内的中国革命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是解放全国人民,实现民族的大翻身。当前,习总书记提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对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总结和回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92载春秋的不变夙愿,也彰显了“井冈梦”为之奋斗却未能实现的最终目标,发展了“井冈梦”。“中国梦”实现了对“井冈梦”的继承与发展。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谭政.三湾改编,亲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4]赖毅.毛泽东同志在连队发展党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5]何长工.改造袁、王与“双枪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6]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3-18(1).

[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新华社.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新华每日电讯,2012-11-30(1).

[10]新华社.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党史国史这门课必须修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6-27(1).

[11]新华社.习近平在调研指导河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充分调动干部和群众积极性保证教育实践活动善做善成[N].人民日报,2013-7-13(1).

[12]李斌.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习近平总书记的再访西柏坡侧记[N].人民日报,2013-07-14(01).

[13]张烁.习近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N].人民日报,2012-11-30(01).

[1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井冈中华民族道路
井冈的山泉水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红五军井冈突围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