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及艺术表现手法的变革
——基于《话说长江》与《远方的家》的对比

2014-02-03 01:23蔡天然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人文地理黄山纪录片

蔡天然

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新闻系,山东威海,264209

1 中国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概述

根据《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中被引用频率最高的说法:“人文地理纪录片是新闻纪录电影样式之一。从人文科学的角度,表现特定地理范围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文化历史沿革、城乡风貌,摄制时注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结合。”[1]20世纪80年代,由电视台专题部制作长度超过新闻片的电视节目,人们往往称之为“专题片”。直到1991年中央电视台推出《望长城》后,“大型电视纪录片”的说法才频繁出现在电视荧屏和书本文字中,也就是从传播媒介的角度又对纪录片进行了细分。

我国电视纪录片始于1958年,此后20年一直以单片形式存在,直到1979年中日合拍的《丝绸之路》的上映,才拉开了我国大型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序幕。从世界电影史上来看,很长一段时间,自然类纪录片都只能是冒险片、风光片中的一部分,也是在20世纪70年代,才最终被认定为一类独立的片种[2]。由于意识形态和创作理念的作用,中国的大型自然类纪录片往往被冠以人文视角,以展现历史与文化为主流,也就走向了人文地理类纪录片,自《丝绸之路》到后来的《话说长江》《望长城》《故宫》《美丽中国》,无不体现这一特点。

随着旅游和户外运动的兴起,旅游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新兴的概念出现在大众视野,它以电视作为传播媒介,将旅行或拍摄过程完整记录并制成影片。本文即将介绍的《远方的家》至今已经有《边疆行》《北纬30度》等五个系列,采用主持人出镜寻访的方式,完整地记录了摄制组一行行至大江南北的全过程,这在目前中国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堪称是史诗般的创作。

2 中国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在多元文化下创作理念的变革

2.1 大众文化背景下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变化

我国纪录片创作理念基本走过了“教化与指导”“客观与再现”“主观与表现”三个阶段。这些创作理念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大众情绪[3]。20世纪八九十年代,纪实主义成为我国纪录片的主要创作理念,90年代中后期至今,我国电视纪录片逐步走上了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同时大众文化视域下人们不再以创造性、批判性等概念来要求文化,而是以大众性、娱乐性来衡量文化的意义。

“电视纪录片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审美关系可以表述为:描述生活—发现生活—创造生活等美学境界。”[4]这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受众获取直接的审美享受——领悟意义以达到情感的升华——行动层面的心灵深层领悟的全过程,这几乎是纪录片对受众施加影响的基本原理,不同文化背景下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变化,也正是在这三层审美意义的基础上得以确立。

2.2 生态文明语境下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变化

在中国人文地理类纪录片中,时常会有意提起“天人合一”的概念,以倡导人类要遵循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情况下, 生态文明成为符合当代思想和历史发展潮流的一种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这无疑会体现在纪录片尤其是人文地理类纪录片的创作中。

我国当代自然类纪录片所关注的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秀美山川、珍禽异兽,所表现的也不单是令人遐想的意境和生动形象的动物,而是将自然这个选题不断地扩大和延伸,体现出自然的整体观和生态观[2]。

在《远方的家》中《黄山》一集,纪录片创作者关注到黄山上一些特殊的人群,比如挑山工和清洁工。相比30年前《话说长江》中挨个山头介绍黄山自然风光、极尽煽情能事的叙事手法,如今人文地理类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多了一份人文关怀,多了一层思考,带领观众更多地关注人类生存的世界。

人文地理纪录片无法为生态危机提供一个解决的办法,它作为生态观念的表达方式,提供的是一面人类重新思考自身生存方式的镜子。正如著名文学编辑杨晓民所说:“现代纪录片不在于手法上的落后或对现实关注的缺失,而是缺乏思想的发现,缺乏对社会、对人文主题的深度开采,缺乏用影像来表达一个比较深刻和开放性话题的能力。”[5]一部好的纪录片创作理念是最重要的,在大时代要敢于挖掘一些话题,去作思想的引领者。《话说长江》站在宏大的视角上展现中国传统自然观、生态观,而《远方的家》则站在天人合一的立场表达人文关怀,两部纪录片创作理念上的不同侧重点凸显出现代生态文明语境在其中的影响。

3 中国人文地理类纪录片艺术表现手法的变革

笔者选取《话说长江》和《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中都曾录制过的景德镇和黄山两处景点,看两部纪录片如何展现这两处有代表性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通过对比,分析出30年来人文地理类纪录片艺术表现手法的变革。

3.1 叙事策略的变化

3.1.1 叙事视角由全知到多元

在《黄山》一集中,两部纪录片的叙事视角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话说长江》用一种全知视角俯瞰神州,鼓舞人心,并自觉地担当起引导大众精神世界和思想意识的任务,期望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当中两位解说员用很强的播音腔和官腔,讴歌祖国,评论历史,纵横捭阖,这代表了20世纪80年代电视节目一种单项灌输的传播方式——解说词决定一切,尽管该部纪录片已经将主持人推向观众,但主持人仍然扮演着“说教”的角色,同时极尽讴歌能事,这从解说词中可窥见一斑[6]:

啊,美丽的黄山松啊,你是和大自然斗争的胜利者,你向我们唱出了生命的最强音……太阳代表永恒、代表未来、代表光明,代表至高无上的圣洁和威力。

尽管带着特定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作用的痕迹,《话说长江》还是从20世纪50~80年代纪录片“宣传和指导期”[7]中劈开了一条路,其表现大自然雄奇壮观时的宏观视角值得继承,在今天中国人文地理类纪录片中,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并举的做法既发扬了优良传统,又创新了视角,形成一种多元叙事视角。在《远方的家》中,主持人用一种观察者的视角去挖掘黄山上挑山工、清洁工的生存状态,这时纪录片的叙事视角便转向内视角——采用故事内人物的眼光来叙述,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记录者、采访者和被采访者都是平等的。这样一种平等和探索的视角淡化了作为人类的现代人的主体性,将地球上的芸芸众生置于一个平等的生存语境之中,这也是全球生态危机语境下纪录片与时俱进的表现。

3.1.2 叙事手法由“格里尔逊”模式到体验式叙事

主要表现为由画面加解说到故事化叙事模式的广泛使用,同时叙事结构也由单一走向复杂,由线性封闭到非线性开放。今天的纪录片往往采用跟拍镜头,设置悬念,更强调记者的主观表现,用他们的体验呈现原生态真实。

体验式叙事也成为当下旅游电视纪录片的惯用手法,这类纪录片往往设置一名记者担当起观众的热心导游,同时也是一位好奇的游客,边走边看,叙事也在个人行走体验中获得推进,有点类似“公路片”,将沿途的见闻纳入影像,显得既写实、随性、轻松,又保证人文风光的原生态真实[8]。

以“人”为主体,并不是人物类纪录片的专利,人文地理类纪录片也能通过故事的建构和体验式手法做到对人的关注与关怀,表达情感,这样更容易让观众产生认同感[9]。同时,在体验叙事的过程中,记者深入实地,再用充满文化内涵的故事增强叙事的厚度和广度,有利于深化纪录片的主题。在《远方的家》中《黄山》一集,镜头完整记录了记者从车上下来,然后讲述摄制组所在之处和行程的过程,对所在地点进行简要介绍,并提及带领观众领略一个不一样的黄山,正是用这种吊胃口的开头紧抓观众内心。

虽然在一部纪录片中只能表现一个主题,只能讲述一个主要的故事,但可以在这个故事中贯穿多条故事线[10]。这些故事之间应该彼此相通,这就意味着这些故事在某些节点上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内在的整体。比如《远方的家》中《景德镇》一集,记者没有一味地埋头在一年只复烧两次的古窑作坊里,而是在景德镇的创意集市上有新发现,让观众了解到陶瓷产业在景德镇的发展现状,通过采访,纪录片内容被不断扩展延伸,形成一种非线性的开放性故事。

3.2 视觉语言方面的变化3.2.1 构图

在影视摄影中,构图指被摄体在画面中占据的位置和空间,通过构图可以传递拍摄者的思想和情感。在对黄山景观的构图中,《话说长江》和《远方的家》处理方法大同小异,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一种继承和延续。

在《话说长江》中,构图方法灵活多样,多是依山构图,达到一种均衡和对称,飘动的云为山峰增添了神秘感,也为构图提供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它们对画面进行上下和各种不规则的点缀和切割,独具美感;若隐若现的浮云有时会形成S形构图(图1),深浅对比十分有层次感,大有中国山水画留白的神韵;拍摄游人登山时,多以上山阶梯进行对角线构图(图2);当镜头停留在天都峰山头时,遵循黄金比例对画面进行左右完美的切割;在表现蓝天与山峰时,通常采用上下大致1∶2的对分式构图(图3),上面三分之一是天,下面三分之二是山峰,符合重力学的原理。

图1 S形构图

图2 对角线构图

《黄山》一集在拍摄迎客松时,使用均衡式构图(图4),迎客松根部位于画面左侧并配以岩石形成画面重心,树枝伸展的方向占据大部分画幅,但以空荡荡的远景作为背景,没有前景干扰,详略得当,使得整个画面左右对应而平衡。这成为一组经典镜头,为后人沿用。

图3 均衡式构图

图4 黄山迎客松

《远方的家》录制黄山奇景时基本延续了上述做法。在自然景观拍摄过程中,《话说长江》基本包含了中国后来拍摄纪录片的全部构图方法,堪称一代经典,而如今的旅游类纪录片因为追求高产出,很少有这种专注于自然景观的精致画面。

3.2.2 景别

“景别表现为视野范围,即摄影画框框定的空间大小差别,也是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大小差别。”[11]景别不同,表现的画面内容和视野就会不同,产生的韵律和节奏也会不同,这也是拍摄者创作思维的一种体现。一般把景别分成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种。《话说长江》和《远方的家》由于各自专注的拍摄对象不同,景别选取有明显的差别。《话说长江》更专注于自然风光,强调宏大与气势,采用航拍和广角摄影,通过固定镜头和移动镜头的静、动结合,录制了大量远景、大全景镜头,在半山腰则使用仰拍来体现山峰的巍峨和气概。而《远方的家》由于多了一份人文关怀,同时要对记者进行跟拍,近景和中景镜头被大量采用。比如,记者停下采访黄山挑山工和清洁工时选用中景镜头;拍摄黄山日出人群时,则采用中景乃至近景镜头;表现景德镇的瓷器师傅专注的神情,则使用特写镜头(图5)。

总的来说,景别的选取和纪录片的创作理念有很大关系,从当下人文地理类纪录片的发展趋势来看,人们关注的东西越来越具象化,越是生动细致的东西越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因而人文地理类纪录片中由远景、大全景到中近景的景别比例变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图5

3.2.3 光线与色彩

著名意大利电影摄影师维·图斯拉鲁说:“电影摄影就是在胶片上用光写作。它可以在银幕上创造出我心里想的形象、情绪和感觉。”[12]光线的运用是摄影艺术中最难把握的一门技术,它不仅是一种曝光需要,也是一种造型手段,一部好的纪录片可以通过光线的运用凸显立体空间、营造与主题契合的氛围,增强画面的张力。值得指出的是,自然类纪录片的用光受自然条件和拍摄环境的影响,创作者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光,并在不影响拍摄主体的情况下使用人工光[2]。

在《话说长江》的《黄山》一集中有一个画面是逆光拍摄的迎客松,以突出迎客松的形状,这是光线最基本的作用——表现被摄体的形态(图6)。而在整部纪录片中并没有特别的光线变化,多是真实展现自然光,并未作特殊的光线处理。

图6

图7

《远方的家》中,拍摄者运用光线来表达主题的意图已十分明显,在《景德镇》一集中,瓷器在阳光下透明透亮,借此展现了景德镇瓷器师傅高超的技艺(图7左)。而《黄山》中在拍摄等待日出奇观时,人们面对东方,当第一缕光线映照在他们脸上时,人们脸上透露出一种感动和敬仰,对太阳、对自然的敬仰,更好地烘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图7右)。

至于色彩,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解读,并非鲜艳就一定好,色彩也是用来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在《远方的家》中,拍摄者十分注重表现色彩的层次感,比如在时雾时雨的天气,运用黑白色来展现云海在山峦之间变幻莫测的形态。总之,相较于《话说长江》,30年后的纪录片创作者运用光线和色彩来表达主题的意识增强,技法也越来越出神入化。

3.2.4 镜头角度与镜头运动

镜头角度往往代表作者的主观情感,而镜头运动会影响纪录片的节奏。仰角和俯角镜头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有时也代表观众的主观视线,突出被摄物体或者高大或者渺小。平角拍摄则接近人们平常的视觉习惯和观察景物的特点[13]。

《话说长江》与《远方的家》相比较,前者在22分钟的镜头语言里,航拍镜头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一,运用大量俯角镜头以表现黄山的雄伟,给观众的感觉是神圣的。而后者则采用跟拍,多为平角拍摄,强调平等与体验,这与其创作理念强调的平民化视角相契合(图8)。

图8

在镜头运动中,前者摇移镜头较多,但在讴歌登山者的坚强意志时多使用推拉镜头,给出近景特写,影片赞美的主基调呼之欲出。而《远方的家》中表现黄山风光时,多使用摇移镜头,节奏舒缓,好像一幅山水画在徐徐展开。

3.2.5 “蒙太奇”语言

一般而言,纪录片的创作中最常用的就是长镜头,用来记录和表现真实的场景,但蒙太奇在纪录片中的运用可以对冗长的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将内容表现得主次分明,通过镜头的剪辑和组接,可以调节影片节奏,更好地表现主题。

在介绍黄山各峰时,《话说长江》运用了大量长镜头的叠加组合,它仅仅描述了画面,影片的艺术美感则大打折扣。在表现登山者攀登高峰的近景和特写画面中,交叉蒙太奇手法的应用使影片节奏加快,节奏的变化起到了渲染气氛和表达主题的作用。

在由主持人介入的《远方的家》中,由于摄像机进行跟拍,连续蒙太奇被较多使用,这种镜头有节奏地连续叙事,容易造成视觉疲劳,有平铺直叙之感,因此更需要穿插自然风光的拍摄,以调节影片节奏。这时,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便发挥作用,弥补跟拍场面的单一,高耸的松树林矗立在雾气之中,远山层层叠叠,云海聚散不定,通过一系列镜头组接,黄山的轮廓显露出来,观众也仿佛身临其境,深受感染。

所有的镜头组接都是为纪录片主题服务的,镜头的组合可以表达影片的主题思想,在《远方的家》之《景德镇》一集中,有一组画面是这样的:主持人走过千年古窑,走过创意集市,走过青石板铺就的老街,地上有石辗过的痕迹,人们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千年的手艺需要好好传承与保护,影片关注历史、重视保护传统的人文关怀主题便得以彰显。

3.3 听觉语言方面的变化3.3.1 同期声

人文地理类纪录片中的同期声包含以下几种声音:自然界中动物发出的声响及自然环境的声响,还有片中人物的声音。同期声的采集是纪录片捍卫真实使命的有力体现。《话说长江》中采用“画面加解说”的叙事方式,同期声几乎为零;而《远方的家》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有记者的现场音、游客的声音,还有车队声、鸟叫声、水流声。同期声除了使整个场景更具真实性和客观性外,对于一些出现在画面之外的环境音,还会引起人们的联想,同期声在这个意义上补充并完善了画面。

3.3.2 解说词

自然类纪录片中的解说词多以“配合”画面而存在, 帮助观众看懂画面内容,延伸画面的意义。此外,解说词还可以弥补画面的不足,表现为对画面背景的交代、整体意境的烘托和创作主题的升华。

比如《话说长江》中关于《黄山》的背景介绍[6]:

美丽的黄山在秦代叫黟山,到唐朝天宝六年才改名黄山,相传是轩辕黄帝在此山采药炼丹才取名黄山。黄是钱塘江与长江的分水岭,位于安徽南部歙县西北,全山面积大约1 200平方公里,成为我国大地上一块绮丽的瑰宝。

今天,关于解说词的使用有了一定的变化,表现为展示性话语和叙述性话语的结合,在《远方的家》中,解说词除介绍历史和知识背景之外,多采用描述性话语,比如同样一段背景介绍[14]:

主持词:来到黄山市,很多游客会选择去黄山看一看,而且在北纬30度线上,中国内地的很多奇特的景观中,黄山是非常著名的一处了,在这个季节,如果我们幸运的话,能够看到黄山的日出,还有云海景象。不过我们这一次走进黄山,会以非常全新和不同的视角,带您去了解一个完全不同的黄山,这就出发吧。

……

画外音:初到黄山市,我们摄制组的第一站之所以选择黄山,是因为黄山景区的纬度恰好是北纬30.1度,与神奇的北纬30度线几乎完全吻合,带着这样的视角走进黄山,不知道此行会有哪些新发现,对此我们充满好奇与期待。

这里的画外音并不是对景色的描述而是摄制组一行的行动过程,作为连接主持人的同期声和知识背景类解说词的一种过渡性语句,这也是旅游类电视纪录片中解说词的一种特殊形态。同时,不论是主持或画外音,均以一种参与体验的视角努力与观众同步,与《话说长江》解说词形态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3.3.3 音乐

背景音乐与画面结合,可以帮助纪录片抒发情感,并没有好坏之说,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时代背景。

30年的时间,不长不短,但足以见证一代人的老去,当《话说长江》提起鼓舞人心的话时,选用的仍然是革命余音。而《远方的家》中表现黄山云海升腾画面时,一首古风古韵的曲子仿佛从天边传来,衬托了云海的这种流动性,把电视机前的人带入了那种与天地相交融的气氛当中。同时影片片段夹在解说词之间,行云流水,轻重缓急,让节目产生节奏感,正如乐曲间奏和中国山水画的留白一般,给人留有回味的空间。

3.4 现代化语境下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创作手法的其他变化

3.4.1 主持人的介入与非专业化趋势

自美国Discovery频道推出的《玩转地球》忠实记录主持人游览一地的全过程的节目形式后,旅游电视纪录片兴起,其模式是将旅行或拍摄过程完整记录并制成影片,国内以旅游卫视为代表对这类纪录片进行了创造性开发,比如《行者》中主持人不再是专业主持,而是选拔口才较好的旅行者进行跟踪拍摄。这大大扩展了纪录片的定义,这种纪录片更接地气,更符合现代化语境下的市场需要,比起画面加解说的传统纪录片,娱乐性增加,可看度较高。

30年前,《话说长江》中主持人更像播音员,他们坐在播音台前有板有眼地背诵主持稿,因为没有亲临现场,无法介入画面,简陋的摄像反而让人感到他们的存在很突兀。而如今以《远方的家》为代表的国产新生代旅游电视纪录片通过主持人(也称记者)的介入来分割和凸显影片看点,使纪录片看起来不再死板僵硬,在灵活度和内容弹性上都作了很好的处理,更符合现代人的观影需求。但也应看到,我国纪录片还普遍存在对生活素材的深度挖掘不够的问题,对生存状态背后的深度社会原因的理性思考较少,拍摄速战速决,导致精度不够、非专业化趋势等诸多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3.4.2 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实用功能增强

以《远方的家》为代表的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已远不同于30年前的同类纪录片,在收视率的指引下,电视作为一种媒介,要求它提供更多的服务功能,所以人文地理类纪录片也适时而变,实用性增强,不会去那种人迹罕至的地方进行猎奇寻宝。以《远方的家》之《景德镇》一集为例,主持人除介绍千年古窑和瓷器历史之外,还介绍了一些景德镇本地的景点和瓷器市场的情况,民众可以从节目中了解到诸多的旅游信息,节目的实用性增强。

此外,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内容由单一走向多元,不再满足于展现自然风光,往往在于发现美食、发现民间故事、走进人家,搜寻正在消失的民间手工艺,这与当下纪录片的人文关怀理念是一致的。

3.4.3 新技术下纪录片的现代化呈现

比起1983年拍摄的《话说长江》使用的拍摄设备——35mm的胶片摄像机,今天纪录片拍摄的设备水平有了质的飞越,而且对于纪录片的多种表现手法已经摆脱了孰是孰非、孰优孰劣的论争,三维数字动画、搬演、局部动效、虚实联动、叠化等新技术新手法被应用,特别是对于原来争议较大的搬演或情景再现运用得越来越普遍:“12集纪录片《故宫》,全片运用CG技术多达80多分钟,对于多角度地展呈故宫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其中历史庆典场面的恢弘再现,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被誉为我国第一部史诗风格的数字纪录片的《圆明园》,采用了国际先进的三维仿真电影动画技术,使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得以影像重现镜头的节奏……中央电视台的《大唐西游记》又开创了手绘纪录片的先河……这部作品摒弃了传统历史类纪录片拍遗址、拍艺术作品、情景再现等创作手法,而是选择用泥塑、手绘这种方式来表现大唐高僧。”[15]

大量纪录片已经冲破客观纪实的界限,用新的虚构手段再现情境,增强视觉冲击力,有效克服了呆板、生涩的不足,给影片增加了一些意味。

即便是全程实地取景的《远方的家》在后期制作中也体现了新技术的应用,比如使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制作的“天地图”,以其影像数据为基础,直观形象地表示了《北纬30度·中国行》节目摄制组的行车路线。毋庸置疑,在市场化情况下,特技、动画的大规模运用必然也是未来纪录片新的发展趋势之一。

4 结束语

从《话说长江》到《远方的家》,中国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历经了一代人的变革。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两部影片呈现出的创作理念和艺术表现手法变迁的背后,也折射出社会思潮的变化。单一的叙事结构、大量的同期声、长镜头,传统纪录片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胃口。从风光片到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再到旅游电视纪录片,纪录视角的平民化倾向与人文关怀理念的加重,更好地适应了新时期观众的观看体验需求,在坚守纪实主义的基础上,增添了大众元素、故事元素、娱乐元素与世俗化元素,对于很多拍摄技法的论争都暂且搁置,用开放的态度去尝试,再加上动画特技、快节奏、色彩的混用、时尚的音效等现代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中国人文地理类纪录片逐渐走过了一度被边缘化的瓶颈期,伴随着时代发展大胆突破,不断创新。

关于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在新时期下的发展,笔者最后有两点思考:一是关于纪录片创作的专业化要求,如今民间 DV 创作成为新时期纪录片创作的新生力量,旅游纪录片创作的空间被大大拉伸,但非专业作品充斥网络是不是会拉低纪录片的专业化水准并消减纪录片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作用,在市场化下,专业与非专业不应鱼龙混杂,应作一定的分割;二是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娱乐化转向问题,纪录片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是应该一味地用娱乐元素迎合观众,还是坚守纪录片的灵魂,亦或做到雅俗共赏,纪录片创作者应该予以反思。

[1]冯健总.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198

[2]纪晓峰.中国当代自然类纪录片的美学特质[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院,2013:3-26

[3]陈小敏.从纪录片《英与白》看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变化和趋向[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47-50

[4]胡智锋.电视审美文化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2004:39-40

[5]杨晓民.《故宫》中国人文纪录片:寻找失落的文化精神[N].人民日报,2006-08-17(10)

[6]《话说长江》19回解说词《飞红滴翠记黄山》[EB/OL].[2014-03-28].http://blog.sina.com.cn/s/blog_000612600100xggj.html04/02/2012

[7]郑天放.时代变迁与中国电视纪录片叙事视角的转变[D].广州:暨南大学新闻学院,2010:18

[8]李德刚.央视纪录片:北纬30度中国行的艺术分析[J].当代电视,2012(12):36-37

[9]柳婕.人文类纪录片的叙事传播[J].东南传播,2013(10):73

[10]陈国钦.纪录片解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40

[11]朱景和.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54

[12]潘秀通,万丽玲.电影艺术新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172

[13]段善策.西方人文地理类纪录片镜头与剪辑特点探微[J].媒体时代,2010(8):64

[14]《远方的家 北纬30度中国行》第17集解说词《灵奇赏秀品黄山》[EB/OL].[2014-05-28].http://travel.cntv.cn/yfdj/20120627/116183.shtml

[15]蒋宁平.理念-题材与手法:十年来我国纪录片创作的三点审视[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2):56-59

猜你喜欢
人文地理黄山纪录片
黄山日落
《登江阴黄山要塞》
大数据时代的人文地理研究分析
黄山冬之恋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高中人文地理应该怎么学
我的绍兴人文地理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全100卷首批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