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评结合 相得益彰——记图书评论家吴道弘

2014-02-04 09:51宋应离
中国出版 2014年24期
关键词:萧乾书评出版社

文/宋应离

在新中国图书评论发展史上,涌现出了许多知名的图书评论家。1988 年9 月15 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筹备会上,“大家公认萧乾、李锐、周振甫、舒芜、戴文葆、吴道弘、沈昌文、徐召勋为书评专家,从此,结束了在我国找不到、推荐不出书评专家的历史”。[1]这几位书评专家中,萧乾、周振甫、舒芜、戴文葆已相继去世。健在的几位仍关心出版工作,并积极进行有关图书评论的写作。其中吴道弘在图书评论这块园地一直辛勤耕耘,贡献尤为突出。他有关图书评论的理论与写作有其鲜明的特色,受到出版界广泛好评、关注,对后人有许多启示。

在新中国图书评论界,吴道弘是一位写作、研究图书评论起步较早而卓有成就的开拓者与倡导者之一。

1950 年春,吴道弘于考入上海三联书店编审室,从此开始了长达60 余年的编辑生涯。他先后担任编辑、编辑室副主任、主任,自1983 年起,担任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曾获中国韬奋出版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60 多年来,他坚守编辑出版工作第一线,是新中国出版事业发展的亲历者、见证人,是我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培养成长起来的新的一代优秀的编辑出版家,又是一位钟情于书评的理论家与写作家。

据他自己回忆,与图书评论结缘是在1950 年春初入三联书店做校对和编辑时:“曾经读到一本青年政治理论读物,有严重的思想错误,想到要向读者指出,便很有信心地写书评进行批评,并在报上发表了。现在看来,我的书评不免稚嫩,但指出这本书里存在的错误,则是完全必要的。这是我做编辑工作以后写的第一篇书评。”[2]后因工作的变动写书评中断了一个时期。进入上世纪80 年代,随着出版事业的繁荣,图书评论顿时活跃,他写书评的兴趣又萌发复活。他结合编辑工作,在十多年间,先后对已出版的有关60 多种图书进行评论,先后发表了近百篇约15 万字的书评文章。1991 年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书评之作《书评例话》,荣获第六届中国图书奖。

时隔近20 年,作者又在《书评例话》的基础上加以充实整合,又出版了一本更厚重的25 万字的《书评例话新编》,全书以书评例话、书评续话、书评赏析、书评写作四部分,构建了一个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内容更加丰富,实用性更强。全书多角度,全景式的展示了书评理论与实践活动及其写作经验。既有理论高度,又有较强实用价值,被业界认为“他的书评特点是理性、沉稳、平实、有文气,善于发掘、分析、提升,与现实结合紧密,是一个理性的书评家”。[3]

吴道弘的书评理论与书评写作有其自身的鲜明特色。

一是见解独到。他从自己编辑工作实践和体验出发,站在发展文化事业的高度,审视阐述了书评的概念、性质、作用与书评的写作等一系列问题。他认为“图书评论是以图书为对象所进行的介绍、评论和研究的一种科学活动。它运用大众传播工具(主要通过报纸,期刊的媒介)向社会各阶层的读者传达文化出版和研究学术的信息,开展图书宣传、传播知识与扩大教育,以及进行学术讨论的一种活动方式”。“图书宣传评论工作不仅是贯彻出版方针、提高图书质量的重要方式,而且是沟通出版社、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也是出版社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的具体途径”。他高度评价了图书评论的作用。它不仅批评不好的书或坏书,还要向读者介绍推荐好书,它对坚持正确的出版方针、坚持正确导向均有重大意义。作者在这里还特别强调评论的本质属性是评论性、指导性,而评论性是书评的灵魂。只有精彩的有影响力的评论才能正确引导读者,推动出版活动。书评专家萧乾也说过,书评是“现代文化这巨厦一根不可或缺的梁柱”。图书有其自身的命运,但这个命运并非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书评是影响图书命运的一种助力。

二是内容广泛。吴先生编辑阅历长,文化积淀丰厚,视野开阔。他读百家文,评百家书。书评以马列著作和文史哲为主,其余无所不涉,尤突出评论出版专业图书。他先后评论的出版专业图书有许力以的《人类文明与出版》、袁亮的《出版学概论》、陈原的《书和人和我》、李海崑的《出版散论》、李频的《龙世辉的编辑生涯》以及方厚枢的《中国出版史话》、李瑞良的《福建史话》等,其目的是总结出版规律,促进推动一种新兴学科编辑学的发展。

三是典型引路。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吴先生的书评理论来源于实践,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指导性。他在《书评例话》一书中进行理论阐述时,结合十部图书,主要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进行了分析评价。还在《书评例话新编》的“书评赏析”编中,列举了萧乾、胡愈之、茅盾、巴金、陈原等十人的评论作品的文章作为典型案例,在书后,自己又用了两三百字作了评析,言简意赅,突出要领,给人以启示,起到了典型引路的作用。他本人写的书评文章具有简明通俗,一语中的,文字优美,可读性强,而且体裁多样,有散文式的、杂感式的,点评式的,对读者如何写书评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在出版界曾流行一种看法,认为编辑只能是编辑,写书评只是专家学者的事。吴先生认为把编辑与写书评对立的起来的看法是一种偏见。他认为写书评向读者推荐好书,宣传好书,是编辑工作的延长,是编辑工作分内之事。“应该看到,编辑关心书评,撰写书评已经成为考核编辑的一项内容,编辑不仅是书稿的第一个读者,而且又义不容辞是书稿的第一个评论者。在未来宏大的书评家队伍中,编辑理应是重要的一部分”。他认为出版与书评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编辑写书评既是关心图书的命运,也是为读者提供信息和指导阅读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图书的评论和宣传,又可以听到读者反馈的信息,有利于改进编辑工作。编评互动,相得益彰。

吴先生是编辑与书评写作相结合的典范。他进入出版领域之始就和书评相伴而行。除一段时期中断,一生大部分时间他是边从事编辑工作,又同时开展书评理论研究与书评写作。他还为不少作者出书写了序跋,他在书评园地里是一位孜孜不倦,热爱书评事业撰写书评的专家与引路人。

注释:

[1]徐召勋主编.书评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126

[2]吴道弘.书评例话[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

[3]伍杰.书评理念与实践[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347

猜你喜欢
萧乾书评出版社
书评
书评
我等待……
自知
自知
杨联陞《汉学书评》出版
我坦诚相待,你随意
《重读〈石头记〉》书评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萧乾和林徽因 65年的文字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