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县沿赤地区秋季斜纹夜蛾卵块分布型调查

2014-02-05 03:18付永文章金明谭文青吕要斌俞明全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三门县卵块青花菜

付永文,章金明,谭文青,刘 敏,吕要斌,俞明全

(1.浙江省三门县农业局,浙江三门 317100;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1;3.杭州爱立特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5)

三门县沿赤地区秋季斜纹夜蛾卵块分布型调查

付永文1,章金明2*,谭文青3,刘 敏1,吕要斌2,俞明全1

(1.浙江省三门县农业局,浙江三门 317100;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1;3.杭州爱立特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5)

2011-2013年成虫发生量监测显示,三门县沿赤地区秋季斜纹夜蛾发生量大,一般年份8月份开始虫量逐步上升,9-11月每月均会出现成虫高峰,其中11月份会出现全年最高峰。对应月份的卵块分布型调查显示,9-10月卵块主要呈聚集分布型,10月份为均匀分布型。调查也显示,卵块分布型不完全取决于成虫发生量,可能还与调查月份的温度等因子有关。

沿赤地区;斜纹夜蛾;卵块;分布型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在我国多数省份有分布。食性杂,除十字花科蔬菜外,还为害包括瓜类、茄果类、豆类、葱蒜类,以及棉花、烟草、粮食作物等290多种植物[1-8]。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随着斜纹夜蛾寄主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气候变暖等影响,在浙江省已成为十字花科和豆科蔬菜上的主要为害害虫[7-10]。

斜纹夜蛾年发生世代较多。贝亚维等[8]使用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杭州市气象数据计算认为,杭州陆地年可发生5.14代;大棚栽培较多区域,年可发生7.93代,发生代数较自然条件下约增加3代。通过2011-2012年在三门县沿赤地区的监测显示,斜纹夜蛾年可发生6~8代[10],繁殖力强,可迁飞,极易爆发成灾,目前的防控措施主要还是依赖化学防治,致使杀虫剂大量使用,加之操作不规范,使田间斜纹夜蛾普遍产生抗药性[11]。因此如何延缓其抗性发展和提高防控效能是农业部门面对的重要课题。

空间分布型是昆虫种群的重要属性之一,揭示了种群个体某一时刻的行为习性和诸环境因子的叠加影响。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的研究,不仅在昆虫生态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抽样技术、害虫防治效果评价及预测预报等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2-13]。关于斜纹夜蛾卵块在青花菜上的分布型及周围作物影响卵块分布已有研究[10],进一步研究斜纹夜蛾主要发生期不同月份在寄主植物上的卵块分布型,不仅有利于细化研究卵块田间分布规律,也可为该虫的成灾规律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斜纹夜蛾成虫发生期监测

2011-2013年在浙江省三门县浦坝港镇沿赤地区选择常年连片种植十字花科蔬菜地(主要为花菜、青花菜和甘蓝)进行斜纹夜蛾发生动态监测工作,监测点农事管理依当地正常生产方式进行。每种害虫设置4个诱捕器,随机分布,各诱捕器间距25~40 m。成虫盛发期每隔1~3 d调查1次,发生量较少时,3~10 d调查1次。调查时间在8:30。每20 d更换1次诱芯。

1.2 空间分布型测定

秋季不同代次斜纹夜蛾卵块分布型调查选择在2013年9-12月进行。9月16-17日在沿赤地区选择花菜田9块,其中5块花菜地处于花球形成初期,营养生长期(9~12叶)1块,营养生长前期(5~8叶)3块;平均每10株1个取样点,每块田调查9~16个点。10月16-22日选择青花菜田6块,花芽分化期2块,营养生长期(9~12叶)3块,营养生长前期(5~8叶)1块。平均每20株1个取样点,每块田调查25~30个点。11月15-16日选择青花菜田3块,均处于花球成熟期,每25~50株1个取样点,每块田25~45个点,共调查283个取样点。以上取样点均为网格式分布,覆盖整个田块。调查数据选用测定病虫空间分布型的扩散系数(C)和负二项分布参数(K值)法进行分析。

1.2.1 扩散系数(C)

式中,xi为样本的虫数;¯x为平均数;S2为方差;n为抽样数。当C<1时为均匀分布,当C=1时为随机分布,当C>1时为聚集分布。

1.2.2 负二项分布中的K指标

在负二项分布中,K=x2/(S2-¯x)。K<0时为均匀分布;K→+∞时为随机分布;K>0时为聚集分布。

由于昆虫的聚集可由本身行为或由环境条件引起,因此进一步使用聚集均数(λ)来判别。

判别标准为:λ<2,聚集可能是由环境(如植物长势、微气候、食料等)因素造成的;λ≥2,聚集是由昆虫习性及环境条件因素综合所致。

2 结果与分析

2.1 斜纹夜蛾成虫发生情况

图1 2011-2013年斜纹夜蛾成虫发生动态

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斜纹夜蛾成虫发生动态监测结果(图1)显示,年度间斜纹夜蛾成虫高峰期出现时间并不完全一致。其中2011年9月到12月期间,9月20日、9月26日、10月5日、10月30日和11月16日分别出现5个高峰,每个诱捕器平均捕获成虫数分别为131.7,105.5,16.2,169.5和232.5头。其中9月20,26日和10月5日,高峰相隔时间仅为6和9 d,因此估计造成连续3个高峰的原因是斜纹夜蛾世代重叠引起。

2012年3月1日第1次捕获成虫,4月18日出现第1个高峰(8.67头),5月11日出现第二个高峰(2.8头),6月1日出现第3个高峰(6.2头)。整个7月期间成虫很低,未出现明显发生高峰。9月16日出现1个小高峰(5.5头),11月1日形成1个大高峰,成虫捕获数上升至91头,然后下降,于11月19日再次形成1个高峰(48.7头)。全年可判别的高峰为6个。

2013年斜纹夜蛾最早出现在3月15日,3-6月期间无明显高峰。7月29日出现第1个小高峰(2.6头),8月9日第2个高峰(16.1头),8月20日再次出现小高峰(2.1头),这3个高峰可能与3-7月间斜纹夜蛾发育历期较长引发的世代重叠相关。9月份成虫量较低,10月6日出现1个较大峰(36头),10月30日出现1个小高峰(15.8头),11月12日出现全年最高峰,平均每个诱捕器捕获成虫59.4头;11月25日出现全年最后1个小高峰,平均每个诱捕器捕获虫量为13.1头。全年有7个明显的成虫高峰。

2.2 秋季不同月份斜纹夜蛾卵块分布型

9月份本地区种植面积较多的十字花科蔬菜为花菜。在调查的8个点中,2个处于营养生长前期,1个处于营养生长期,5个处于花球膨大期。其中2,4,6,7,8号田块扩散系数C分别为1.59,1.55,1.21,1.50和1.75,C>1,卵块属于聚集分布型,其余2田块C<1,属于均匀分布型。在聚集分布型田块中,仅4号田聚集均数λ>2,聚集可能由昆虫习性等因素引发;2,6,7,8号田块聚集则可能由环境因素造成。

10月青花菜已较大,大部分田块已有9~15张叶片,在调查的6个田块中,仅1号田块处于营养生长前期,其中1,4,5和6号田块C>1,但对应的λ<2,因此这4个田块的卵块分布型为聚集分布,聚集可能由环境因素造成。

11月份青花菜均处于花球成熟期,调查的3个田块C<1,为均匀分布型(表1)。

表1 2013年秋季不同月份斜纹夜蛾卵块各项聚集度指标

3 小结与讨论

近几年的害虫监测资料显示,斜纹夜蛾在浙江省秋季的发生量是比较大的,已经成为秋季十字花科蔬菜上发生最重的鳞翅目害虫[7,10]。目前,斜纹夜蛾幼虫在不同作物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国内已有较多报道,研究认为幼虫在低龄阶段高度聚集,聚集的原因是成虫产卵行为所致;高龄阶段聚集度下降,有虫不断扩散,扩散的原因是密度制约引起[6]。斜纹夜蛾卵块在密度较低时呈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密度较高时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是由昆虫习性以及环境因素综合所致。卵块的聚集度受到周围作物的影响,周围若为寄主植物则会降低卵块聚集度,反之则会提高卵块聚集度[12]。这些研究提高了斜纹夜蛾防控效果,但是斜纹夜蛾是1种寄主植物广泛,很容易转移危害的害虫,研究各个成虫高峰期所在月份的卵块分布型,可为防治策略的细化提供可靠依据。

由于农民种植的作物种类及种植时间都受到产品供求关系的影响,三门县浦坝港镇沿赤地区2011-2012秋季大部分农户以种植青花菜为主,但2012年青花菜种植面积已经下降,而受2011和2012年青花菜价格低迷的影响,2013年秋季种植种类更是分散为花菜、青花菜和小青菜等多种十字花科蔬菜,青花菜的种植时间也由春季、秋季种植两季,改为只种秋季青花菜,同时延迟到10月上中旬定植,从12月中旬到次年3月收割。

本研究显示,十字花科作物多的年份如2011年9月,斜纹夜蛾发生量大,平均每日每个诱捕器捕获量最少也有5.8头,最多有131.67头。而2012年9月份发生量很少,发生量在0.1~5.5头之间,2013年情况类似,日虫量均不超过1头。但是在2013年调查的8个田块中,依然有5块田的扩散系数C大于1,其中1块的聚集均数λ(2.53)大于2,聚集原因是习性和环境因素综合所致。这说明即使成虫发生量小,斜纹夜蛾卵块依然呈现聚集分布的特性。需要指出的是,此时斜纹夜蛾发生量小也可能是因为农民防治频繁压低了虫口基数有关。对于10月份而言,2011-2013年发生量比较类似,捕获量多的日期往往出现在月初和月末。在10月16-22日的青花菜地调查中,6块调查田中有4块扩散系数C大于1,也有聚集分布的趋势。11月份对于斜纹夜蛾发生而言是个重要的月份,在2011-2013年的监测中,每年的11月份均会出现斜纹夜蛾全年发生高峰。不过卵块分布型调查却显示,此时斜纹夜蛾卵块为均匀分布型,并不受发生量的影响,而更可能与11月份温度开始明显下降导致其准备越冬有关。

[1] 吴福桢.中国农业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427-428.

[2] Zaz G M,Kushwaha K S.Efficacy of Bacillus cereus Frankland and Frankland against different instars of 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fed on treated cauliflower leaves[J].Journal of Entomology Research,1984,8:216-219.

[3] Skibbe U,Christeller JT,Challaghan P T,et al.Visualization of pH gradien ts in the larval midgut of Spodoptera litura using31P-NMR microscopy[J].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1995,42(8):777-790.

[4] Matsuura H,Naito A.Studies on the cold-hardiness and overwintering of Spodoptera litura F.(Lepidoptera:Noctuidae):VI.possible overwintering areas predicted from meteorological data in Japan[J].Applied Entomology and Zoology,1997,32(1):167-177.

[5] Sahayaraj K,Pau lraj M G.Screening the relative toxicity of some plan t extracts to Spodoptera litura Fab.(Insecta:Lepidoptera:Noctuidae)of groundnu t[J].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1998,7:557-560.

[6] 秦厚国,叶正襄,黄水金,等.不同寄主植物与斜纹夜蛾喜食程度、生长发育及存活率的关系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2):40-42.

[7] 陈庭华,陈彩霞,蒋开杰,等.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新方法[J].昆虫知识,2001,38(1):36-39.

[8] 贝亚维,茹水江,陈笑芸,等.温度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01,13(4):197-200.

[9] 汪恩国,刘伟明.西兰花苗期斜纹夜蛾发生与防治指标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2(3):603-605.

[10] 付永文,章金明,何贤超,等.三门县青花菜主要害虫消长动态[J].浙江农业科学,2013(7):839-842.

[11] 章金明,张蓬军,黄芳,等.浙江菜区斜纹夜蛾对几类杀虫剂的敏感性[J].浙江农业学报,2014,26(1):110-116.

[12] 付永文,章金明,李姣,等.青花菜地斜纹夜蛾卵块分布型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4(4):543-545.

[13] 黄立飞,杨朗.甘蓝地主要害虫的空间分布型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7,38(3):275-278.

(责任编辑:张瑞麟)

S 436.3

:A

:0528-9017(2014)10-1582-04

文献著录格式:付永文,章金明,谭文青,等.三门县沿赤地区秋季斜纹夜蛾卵块分布型调查[J].浙江农业科学,2014(10):1582-1585.

2014-04-2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9B06);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3021)

付永文(1960-),男,浙江三门人,农艺师,主要从事植保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E-mail:fuyongwen001@yeah.com。

章金明。E-mail:zhanginsect@163.com。

猜你喜欢
三门县卵块青花菜
千舟竞发
高湿贮藏对青花菜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一种估算草地贪夜蛾卵块中卵粒数量的简易方法
三门县“五老” 引领文明用餐新风尚
草地贪夜蛾覆毛卵块与绒茧蜂茧块的识别特征
我国青花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
褪黑素调控呼吸代谢及抗氧化活性延缓采后青花菜衰老
蔗糖在延缓青花菜黄化过程中维持其能量和抗氧化力
以三门县为例探讨海岸基干林带、平原农田林网建设
浙江省水利厅河道管理总站考核组赴三门考核河道保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