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多元化延伸服务的研究

2014-02-05 03:48胡云波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图书馆院校高职

胡云波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杭州 311112)

高职院校图书馆多元化延伸服务的研究

胡云波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杭州 311112)

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高职学校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肩负着全新的使命。在分析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图书馆多元化延伸服务的含义及开展多元化延伸服务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构建多元化延伸服务的对策及建议。

高职院校;图书馆;多元化;延伸服务

0 引 言

在如今的“知识经济”、“信息爆炸”时代,知识服务、知识组织等方面的需求必将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正在由简单的数量要求向更高的质量要求转变,对于图书馆这个“生长着的有机体来说”,传统的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已不能完全满足读者的需要,多元化服务是当下国外许多文献信息服务机构普遍追求的一种服务模式,它是以实现读者的最高满意程度为目标,对文献信息服务机构进行的长期、全面、彻底的服务系统改革,从而使整个机构从规划、组织、执行、服务、考核能够做到整体的配合,进而实现全方位参与并形成高品质的服务。

所谓图书馆多元化延伸服务,就是延长伸展图书馆提供的各项服务,即把馆藏资源、信息检索和传递等服务的优势发挥到最佳的效果,在做好常规服务的同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延伸,进一步为读者提供深层次的服务,在更大范围内积极主动服务读者,创新服务形式。

1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现状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国内教育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说是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很多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楼都成了全校的标志性建筑,但外部面貌的变化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影响内部管理、服务等多方面的实质性变化,从服务上来看,主要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很多高职院校图书馆在馆藏上还是以纸质文献的收藏为主,并且在采购过程中,为片面追求馆藏数量的提高而盲目增加复本量,关于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的文献资料相对增加较慢,很难实现馆藏数量与质量的同步发展。同时,在数字资源建设上,不仅存在着“重买轻用”的思想,而且在专业数据库的购置、专题数据库建设等能够体现学校特色的特色资源体系建设上明显跟不上学校发展的步伐。

1.2 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方式过于陈旧

这是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都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服务方式上来看,主要还是以传统的、粗放型的“坐等”服务为主,有的甚至最基本的“为人找书”的服务都难有很好的保证;从服务内容上来看,也基本上没有摆脱传统服务理念的影响,主要工作内容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管理好馆藏”、“管理好空间”、“管理好读者”的传统服务理念上。时代在发展进步,读者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中,如果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还局限在原有的范围内,显然不能满足读者的多样化的需求。

1.3 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由于历史发展、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现有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少,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更少。同时,对图书馆职员的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不重视,图书管理人员学习的机会也不多,致使图书馆新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难以推行,只能提供一些最简单、最原始的服务,不能进行资源组织、知识管理方面的专业性服务,服务质量也难有大的提升。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用户对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作为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水平的提升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和培养人才的需要。

2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多元化延伸服务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服务全校师生及社会的重要基地,读者群主要是本院校的师生,同时,作为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辅助机构,也承担着教育职能和科研信息服务的职能,是高职院校整体水平的对外象征。从这些角度出发来考虑,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多元化延伸服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学术本来是一个崇高的名词,但由于各种原因,学术论文现在成为“抄袭”和“作假”的代名词,这是让人痛心疾首的事。学术期刊编辑部有责任和义务对发表在本刊上的文章作层层把关,防范有学术不端行为的文章的发表。

2.1 服务机构职能的综合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文献提供部门,既要能够对读者提供借阅服务,也应当能够解答读者在查找和利用文献信息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信息参考部门应对读者提供用户教育、参考咨询、信息检索及信息推送等专业的知识服务;阅览部应对读者提供基于网络环境的期刊数据库检索、文献传递等专业的学科服务。

2.2 服务内容的整体化、精细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着眼于读者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主体工作及专业设置等特点,通过精心的规划与设计把自身的服务内容有序地组织起来,以满足读者多方而、多层次、多角度的阅读需求。

2.3 服务人员的多能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人员必须克服技能单一的弊端,做到一专多能,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的知识背景,同时,也要精通图书馆的业务工作,既是文献信息系统的组织者、建设者和传递者,又是文献信息使用的向导和顾问,这是对现代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人员的要求所在。

3 高职院校图书馆多元化延伸服务的对策建议

近些年来,为了进一步宣传学校形象,扩大自身服务范围,提高社会效益,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积极开展了各种面向社会的延伸服务,初步建立起了校内、校外一体化的服务体系。这一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说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服务范围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从单纯地服务校内向服务校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服务范围的扩展并不一定能带来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的提升,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来说,想要构建多元化延伸服务体系,必须进一步明确认识、统一思想、统筹协调、合理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将服务工作的水准推向更高的层次,从而为学校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3.1 加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改革,服务学校中心工作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给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冲击,也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挑战。图书馆需要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紧贴学校的发展目标,要按照技能人才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的要求开展自身的工作。首先,必须对图书馆服务机构的职能进行改革。按照职能的综合化的要求,参照政府设置的联合办公服务中心的方式,调整图书馆的机构设置,为读者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其次,要突破常规的服务模式,结合学校的优势学科、重点、特色专业的个性要求,加强个性化的学科服务,按照学科特色、学校特色及地方特色等方面展开服务,构建满足学校服务对象的特色资源体系和特色服务体系,在提升服务内容整体化的同时,实现服务的精细化。

3.2 强化管理,创新服务

对许多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来说,都存在着工作人员压力不大、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也直接导致了很多服务无法开展或者说开展的效果不好。这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健全和完善内容管理机制:第一,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的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机制;第二,建立健全竞争和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而是为了实现服务的创新,从而推动工作更好地发展。首先,在服务理念上要做到四个转变:一是“读者第一”理念向“读者权益理念”、“人性化服务”理念转变;二是被动服务理念向主动服务理念转变;三是文献信息服务理念向知识服务理念转变;四是服务空间由单纯的馆内服务向馆内馆外结合服务转变。其次,在服务范围上要进一步延伸,其主要方式方法有:加强同企业、社区的合作和共建共享,搭建学校和企业、社会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进一步扩大图书馆和学校的对外影响;进一步加强同校内各部门的联动,同时,还要加强与系统内图书馆、兄弟院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以及各专业图书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加强业务合作和经验交流,把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大平台中;充分利用馆舍环境、校园环境,采取多种手段宣传图书馆并努力打造校园的文化氛围;把图书馆的服务全程融入到教、学及社会实践的整个过程中等等。

在服务方式上一定要以“结合新时代、服务新需求”为主导思想,在做好传统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创新型服务。(1)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开展网上调查、读者荐购、用户培训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加深对读者需求的理解;(2)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定期组织一些技能培训、技能比赛等活动,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学生的就业、执业及自主创业等方面的工作;(3)结合学校及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服务,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图书馆可以在整合学校和厂商数字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同厂商、合作单位之间的合作和共享,结合自身的建设需要,建设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特色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为全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工作服务。

3.3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知识服务水平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应用的不断产生,对于图书馆的用户来说,如何获取信息已经不是最终需求,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才是最核心的需要,图书馆也从早期的文献服务过渡到信息服务,现在已经进入到了知识服务的时代。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来说,如何更好地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将会直接关系到图书馆自身甚至是学校的长远发展。

(1)要构建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学科资源体系。要在充分分析和全面掌握学校的各种需求、办学特色、专业情况等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图书馆的自身条件,合理地调整馆藏结构、数字资源结构及各类体系,结合用户需求的变化以及学校发展、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调整不断地加以优化,构建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学科资源体系。

(2)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知识服务团队。知识服务是一项专业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服务团队来支撑,它要求服务人员必须在精通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前提下同时具备某一专业的学科背景。对于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来说,很难有现成的符合要求的服务团队,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培养和建设:

首先,内部培养。知识服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服务团队的建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需要相当长的过程,我们可以先从图书馆内部挑选出一些业务能力强、事业心强的馆员组成一个团队。同时,建立校内沟通的平台,加强同校内相关学科、专业的教师的联系,在相关保障制度和激励政策的鼓励下,建设一支高效、高素质的知识服务团队。

其次,要实行积极的人才政策,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创新人才。由于岗位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图书馆能够争取学校的支持,打破原有观念和体制上的束缚,创新用人机制。不仅要积极地依靠政策、争取政策支持来吸引人才,更要实行科学的岗位聘任制度和责任制度,促进内部人员的竞争和流动,不仅能使工作人员在不同的岗位得到不同的工作体验和尝试,也能促进他们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从而促进服务工作的良性发展。

再次,要加强业务培训、培育团队精神。业务培训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培训的重点为国内外有关图书馆服务方面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等,并能结合本校、本馆的特色进行一些互动研讨和探索交流,以利于大家整体素质的提高。图书馆的团队精神就是各部门之间及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之间应该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各尽所能,开成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向着一个共同目标前进。良好的团队精神不仅会增强工作人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形成凝聚力,而且能够充分激发每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向心力,并愿意为图书馆的发展而积极努力。

4 结 语

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来说,发展任重而道远,它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一定要紧紧地把握住学校的实际情况,围绕中心工作,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凸显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多元化的延伸服务,拓宽服务空间、延伸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才能更好地服务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并以此为基础更好地服务地方、服务于社会。

[1]李金秀,徐跃慧.图书馆现代信息服务与传统信息服务比较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 (2):26-30.

[2]尹慧勇.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4,(1):165-168.

[3]杨东铭.从图书文化到书香校园再到文化育人——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转型与升级[J].职教通讯,2014,(7):66-68.

[4]李跃.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84-86.

[5]徐觉瑛.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对策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19):135-137.

[6]单学平.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策略研究[J].情报探索,2014,(3):133-135.

Research on Diverse Extension Services at Professional College Libraries

HU Yun-bo

(Zhejiang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Hangzhou 311112,China)

As a critical infrastructural component in the professional colleges, libraries nowadays are expected to carry on brand new missions under a brand new educational backgrou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atus of current services provided by professional college libraries, before elaborates the meaning and content of diverse extension services, as well as some suggestions on its implementation in the real world.

professional college;library;diversity;extension services

2014-09-23

胡云波(1961-),女,浙江杭州人,助理馆员,E-mail:huyunbo@zjvtit.edu.cn。

G258

A ?

10.3969/j.issn.1671-234X.2014.04.019

1671-234X(2014)04-0086-04

猜你喜欢
图书馆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图书馆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