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中药对褥疮的临床防治

2014-02-05 08:37王秀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紫草褥疮内服

王秀英

(山东省寿光市台头中心卫生院,寿光262735)

略述中药对褥疮的临床防治

王秀英

(山东省寿光市台头中心卫生院,寿光262735)

通过作者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以及参阅多部文献资料,总结分析中药对于褥疮的临床防治。

褥疮;中医药防治;文献综述

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或局部摩擦,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坏死、溃烂。常发生在长期卧床病人的骨突部位,如臂部、髂部、骶尾部、耳廓、枕骨结节、肩胛部及足跟等处。中医称为“席疮”,乃因久病气血大亏,长期卧床,局部受压以致气血运行失常,经络阻塞,无以荣肤所致,如不及时救治,肉腐骨露合并感染,严重时引起败血症,导致死亡。中医药对于褥疮治疗历史悠久,且外治内服疗法众多,疗效较佳。

1 中药外用治疗

1.1 湿润烧伤膏 湿润烧伤膏的主要成分是黄芩、黄柏、黄连等,具有清热解毒、止痛、去腐生肌的作用。其外用与渗出物及组织代谢物混合后,易与坏死组织结合形成液化物,失去亲脂能力,自行离开创面,从而产生有效的引流作用。湿润烧伤膏具有很强的抗感染能力,它在创面上形成生理湿润环境,在创面上产生一种纤维层,对创面可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一方面它不利于细菌生长而利于细菌排出,另一方面又阻止外部细菌侵入。为创面创造一个清洁无菌的生长环境。此外,它能改善创面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增强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以原位干细胞培植再生修复技术达到创面“去腐生肌”,能最大限度发挥淤滞组织的再生修复能力,恢复皮肤弹性,减少瘢痕形成,使褥疮不再难治,不易复发,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缩短了疗程。

1.2 紫草油 紫草为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甘寒,其功效为凉血、活血、解毒、生肌。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紫草具有抗菌抗炎作用[1]。王玉霞等[2]使用紫草油覆盖创面,治疗Ⅱ、Ⅲ度褥疮31例,治愈30例,占96.77%;有效l例,占3.22%。经3~6个月随访,愈后虽有不同程度瘢痕或周围皮肤色素沉着,但无瘢痕挛缩增生,愈合时间最长91天,最短7天,疗效显著。娄连阁[3]使用复方紫草油治疗烧伤、烫伤、褥疮160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复方紫草油药物组成为紫草50g,虎杖25g,地榆25g,白芨25g,乳香50g,没药50g,麻油50g,上药合用对烧伤、烫伤、褥疮等多种疾病有较好疗效。张莉萍使用紫草油+红霉素10片+次碳酸10片+强的松10片制成紫草油混合药粉治疗55例褥疮患者,其中Ⅲ度、Ⅳ度共127处,占发病的84.7%,观察结果显示,创面愈合率达95%。

1.3 双料喉风散 双料喉风散由牛黄、珍珠、冰片、黄连、甘草、青黛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主治咽喉和牙龈肿痛等。罗志远[4]应用双料喉风散通过直接喷洒、湿敷治愈Ⅱ、Ⅲ期褥疮20例,效果满意,并认为II期褥疮早期用药见效快,可缩短疗程.

2 内服治疗

单纯研究内治法治疗褥疮的文献很少,内治法可整体调节褥疮患者免疫功能,对于褥疮创面恢复及褥疮防护有较大意义。李振宏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褥疮患者36例,方用黄芪50g,当归15g,地龙10g,川芎15g,赤芍20g,桃仁10g,红花10g,皂角10g,马齿苋10g,毛诃子10g,甘草5g,甲珠6g,马勃15g,黄药子15g,败酱草15g,疗效满意。其认为此方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瘀祛络通,可以起到“标本”兼治之效。方以黄芪为君药,以当归、红花等为臣药,共同促进机体的调节功能,马齿苋等为佐药消肿排脓,加快创口愈合。

3 内服外敷法

褥疮病人因多为长期卧床,年老体弱,气血运行失常,或长期受压,经络瘀滞不通,局部失养。《外科启玄》中指出:“席疮乃久病着床之人挨擦磨损而成。”除了外治之外,内服药物对于全身机体恢复及局部血液运行均有一定效果,已有学者运用益气养血及活血化瘀等内服外敷法同时治疗。王建忠等[5]运用内托生肌汤(生黄芪15g,花粉15g,生杭芍9g,乳香、没药、丹皮、甘草各6g,结合双料喉风散、蔗糖、鸡卵内皮等外用药物,治愈6例巨大褥疮。

4 针灸按摩

①艾条熏:艾条成份为艾叶,捣绒为艾绒,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别录》:“灸百病,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本草纲目》:“温中,逐冷,除湿。”艾灸可发挥药物与热力的协同作用,具有通经活络、调整脏腑的作用。现代医学已证实:艾灸可使局部组织血行旺盛,血供充足,促进肉芽组织的增生。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灸法可使白细胞、红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对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明显作用[6]。艾叶烟熏对细菌、真菌有较明显的抗菌作用,对腺病毒、疱疹病毒等有抑制作用,可使烧伤创面脓性分泌物减少,控制感染,去除臭味,加快愈合;②王振琴等使用艾熏法治疗褥疮42例,每日艾熏30~60分钟,一日两次,疗效满意。表皮红肿未溃之14例均于1~8天内治愈;已溃化脓为金葡菌感染之26例亦治愈,治疗时间为1~2周,总治愈率为96%。

总之,褥疮在卧床病人中是常见病、多发病,长期以来,中医治疗褥疮大多偏重外治方法,单纯采用内治法很少,内外合治法也不多见,特别是缺少采用内外合治法的循证医学研究。由于褥疮病人多为老年人,仅用外治法不利于创面的愈合,尤其是全身状况较差者,需使用标本兼顾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内服外敷法开始受到临床的重视,内外合治疗法能结合二者的治疗优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袁晓英.复方当归活血液防治褥疮的护理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2):1116.

[2]王玉霞,王彩丽.紫草油治疗Ⅱ、Ⅲ度褥疮31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5,14(4):17.

[3]娄连阁.复方紫草油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0,1(2):166.

[4]罗志远.双料喉风散治疗Ⅱ,Ⅲ期褥疮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6,8(4):177.

[5]王建忠,穆吉兴.内托生肌汤治疗巨大褥疮[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9(9):554.

[6]陈璇,何晓瑾.艾灸加祛腐生肌膏外敷治疗褥疮32例[J].江苏中医药,2002,23(9):19.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5.060

1672-2779(2014)-05-0100-02

苏 玲 本文校对:卢连伟

2013-11-24)

猜你喜欢
紫草褥疮内服
不同种类紫草对比研究
小儿红屁股涂紫草油
紫草素对慢性宫颈炎大鼠模型中免疫因子的干预作用
选用褥疮垫,视病情而定
蒙药嘎木朱尔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
昏迷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循证护理
中药内服配合药浴治疗小儿湿疹90例:附单用中药内服30例对照
不同市场紫草相关质量的比较研究
褥疮管理办法纳入科室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分析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5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