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汤临床运用举隅

2014-02-05 08:37吴小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白芥子泾县肉桂

吴小明

(安徽省泾县中医院,泾县242500)

阳和汤临床运用举隅

吴小明

(安徽省泾县中医院,泾县242500)

阳和汤;雷诺氏病;卵巢囊肿;乳腺增生

阳和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洪绪的《外科证治全生集》,由熟地黄、鹿角胶、肉桂、炮姜、麻黄、白芥子、甘草7味药物所组成。是治疗外科阴疮的著名方剂,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一切阴疽。笔者临床应用阳和汤加减治疗各种病证,效果显著,现举例如下。

1 病例

1.1 雷诺氏病 患者,李某,女性,33岁,2011年10月30日初诊。自诉患雷诺氏病2年,每因寒冷或情绪激动,两手指即发冷、发麻,指端皮肤苍白、青紫,时伴有疼痛,数小时后皮肤颜色恢复正常。经西药治疗不佳,此次受凉而发,伴肢冷,面色少华,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涩。证属阳虚寒凝,气血不畅之脉痹,治宜温经散寒,理气和血为法。以阳和汤加减治疗,方用:肉桂12g,麻黄10g,鹿角胶10g,白芥子9g,熟地黄15g,当归10g,川芎10g,地龙10g,炮姜6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共20剂,症状消失,四肢温和,脉缓有力,随访2年未发。

按:雷诺氏病是指肢端动脉阵发性痉挛,常见寒冷刺激或情绪激动等因素影响下发病。属中医“寒厥、脉痹”范畴,多由脾肾阳虚,阴寒内生,或寒湿之邪外袭,寒凝血脉或情绪不畅,肝失疏泄,气血运行不畅而致阳气不能通达四肢而发,故以温经散寒、理气活血为法,在阳和汤基础上去生甘草,增加当归、川芎、地龙以提高活血化瘀之功效,故取效迅速。

1.2 卵巢囊肿 王某某,女性,39岁,2010年4月20日初诊。患者月经衍期,经量少,色紫暗,少量血块,平时少腹发凉,腰膝痠软,乏力,舌淡紫、脉弦。B超检查示:左侧卵巢囊肿(约2×2.2cm)。此乃阳虚寒凝、血行不畅之证。治宜温阳散寒行滞。拟阳和汤加味:鹿角胶12g,三棱9g,莪术9g,香附9g,熟地黄20g,白芥子9g,麻黄6g,肉桂6g,炮姜6g,甘草5g,夏枯草30g,牡蛎30g。水煎服,日1剂,服10剂后少腹由冷转暖,腰痠乏力好转,再服半月复查B超囊肿消失,月经正常。

按:阳和汤原治阴疽,本例因经期寒冷所袭,使血遇寒而凝,虽不属于阴疽之证,却有一派阳虚寒凝之象,故以阳和汤为主温散寒凝,散结行滞。原方加三棱、莪术、香附增强理气活血之功;以夏枯草、牡蛎增强散结之力;故阴寒得散,血行得畅,癓瘕向愈。

1.3 乳腺增生 赵某,女性,30岁,2011年3月28日初诊。患者右乳房胀痛,月经期前为甚,月经来潮后减轻,右乳房可触及2个约1cm×1.5cm大小的结节,质软,边界不清,可活动,心烦易怒,舌红脉弦。X线、B超、红外线检查示:右乳腺增生。属于中医乳癖,由于痰、气、瘀凝滞,阻塞经络而致。拟阳和汤加夏枯草15g,香附12g,橘核10g。每日1剂,早晚分服,7剂后疼痛消失,结节缩小,再服半月复查,病已治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乳腺增生属中医“乳癖”范畴,由于情志内伤,肝郁痰凝、积聚乳房胃络所致,治疗以熟地补阴血,鹿角胶助熟地生精补血;肉桂加炮姜温阳散寒通血脉;白芥子去皮里膜外之痰;桂枝入营,麻黄达卫,共成解散之功,且宣熟地、鹿角胶之滞;加疏肝理气之品,故疗效更佳。

2 讨论

出自《外科全生集》的阳和汤,是中医外科的著名方剂,主治阴疽。此方剂充分发挥散寒通滞和温阳补血的作用。此方剂在临床中的基本运用的疾病是阳虚寒凝,只要将此病机牢牢的掌握住,就可以将各种各样的疑难疾病进行广泛医治,不管病症是属于何种表现形式,其形式是多么的繁杂,都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剂给予治疗,并且取得优质的临床疗效。阳和汤具备精当的组方,临床专家不断临床应用,其治疗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非外科阴疽治疗。因此只要有阳气不足、寒痰瘀滞、阴寒凝结等证候存在,都可以运用此方剂加减给予相关的治疗,在临床上,获取良好的治疗效果。

[1]王小勇.阳和汤临床应用举隅[J].四川中医.2011,2(1):145-154.

[2]赵建龙,谢吟灵.阳和汤的临床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4(2):89-90.

[3]娜巴依尔,王丽君.阳和汤临床应用举隅[J].新疆中医药.2009,1(5):56-78.

[4]南喜连.阳和汤外科临床应用举隅[J].陕西中医.2010,8(5):76-80.

[5]杨海峰,李文峰,李利敏.阳和汤临床应用举隅[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2(10):34-48.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5.081

1672-2779(2014)-05-0132-01

杨 杰 本文校对:章卫萍

2013-11-21)

猜你喜欢
白芥子泾县肉桂
从白芥子古今外治研究探寻中药“内病外治”机理的新思路
白芥子(李源恒)《人间有味是清欢》《暂放尘心游物外》
肉桂精油和肉桂醛的抑菌、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
体寒的人吃点肉桂
《辨证奇闻》中白芥子的运用规律探讨
正交试验法优选肉桂油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工艺
肉桂醛的调味、保鲜及稳态化研究进展
养生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
泾县蚕桑产业发展困境与破解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