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经济学对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作用

2014-02-05 08:37吕昌彬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药事经济学医疗机构

吕昌彬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5)

药物经济学对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作用

吕昌彬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5)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有了更高、更多样化的需求。因此药物资源的有限性与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日渐突出,如何用有限的药物资源满足人们对健康状况最大程度的需求,药物经济学起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尤其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药物经济学;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药物经济学将经济学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应用于医疗、药物治疗方案与其它方案,它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作用逐步凸显。

1 遴选新药及基本用药目录的制定

我国医药市场中普遍存在一种药物多家生产的现象,同时,其价格差异也很大。为此,政府为纠正药品流通领域中的不正之风,减轻广大患者的医疗负担,采取了集中招标采购、降价及“一品二规”等措施。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医疗机构药品的遴选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医疗机构应尽可选能遴选安全、有效、经济(即成本效果好)的药物,纳入医疗机构基本用药目录中,以使药品费用的增长幅度控制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这也是药物经济学在药品流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可根据本院临床实际需要,运用药物经济学基本理论、方法和研究结果,全方位评价预选药品,从中遴选出疗效确切、质量可控、不良反应小、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药品进入医疗机构的基本用药目录,以减少选药的随意性和不合理性。将真正具有良好成本效果的药品奉献给广大的人民群众,满足患者的实际需要,为医疗机构新药的遴选和基本药品目录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 以药物经济学优化治疗方案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应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制定合理的成本效果处方,可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对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评价,只考虑效果,不顾成本消耗是不可取的;只考虑成本,不考虑效果也是无意义的。关键在于平衡成本与效果,寻求一个最佳点。在多个治疗方案中,一个治疗方案即使成本较高,但临床效果显著,仍不失为较佳的治疗方案。成本效果最佳的治疗方案未必是实现特定治疗目标费用是最低的。在选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时,要综合考虑效果与成本在临床治疗方案评价中的作用,使成本效果分析更加科学化。

目前我国许多省市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迅速上涨,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政策。对医疗机构的药品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医疗机构尽可能使用疗效好、价格低的药物,即使用成本效果好的药物,并将其纳入医疗机构的用药目录中,以便使药物费用的增长幅度控制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医疗机构将那些成本低、效果好的药物遴选到医疗机构的用药目录中。与此同时,医疗机构用药目录的制订也规范了医生的用药行为,防止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同时充分发挥药事委员会的作用,对价格昂贵、疗效一般、副作用大的药品,施行摒除;对疗效确切、价廉、副作用较小的药品,优先鼓励使用,对实行医疗机构处方管理,处方点评、药效评价等提供了依据,防止大处方、滥用药等,进一步规范了药品采购、使用的行为准则。

3 正确指导患者正确选择药物 有效降低治疗成本

由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逐步增强,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也将因此有所改变,不会纯粹是医疗服务的供方市场,尤其是药品服务,越来越多的患者将会自己到药店选择购买药品。因此,患者对有关药品信息的需求将会增加,尤其关注药品的价格、疗效和成本效果。患者希望得到成本效果比较好的药品。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可满足患者这方面的需求。例如: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府对部分药品实行了限价等手段,遏制了药品的虚高定价;同时也发挥了药师的指导用药作用,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药物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可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避免医药资源浪费。药师或驻店药师充分利用成本—效益分析(CBA)、成本—效用分析(CUA)比较药物间及药物与其他医疗措施之间的经济效果,在保证药疗安全、高效的基础上,通过药物经济学评价对同一药物的不同来源(国产、进口)、不同剂型、不同给药途径,同类药物的不同品种及不同药物配伍方案等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择比较合理的药疗方案,最大限度使用药者使用质价比最好的药品,有效降低治疗成本。

4 指导新药的研发与生产

在我国现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的需求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质量。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必然具有一般商品的特征,它的需求同样取决于药品自身的价值和质量(疗效)。药品的成本效果比越小,其需求量也越大。因此,对研制生产药品的医疗机构来说,必须尽可能研发生产出成本低、效果好的药品,从而获取更大的利润。在国际上,药品审批政策也逐渐关注药物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鼓励对新药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药品生产方可根据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做出是否生产某种药品的决定,或在遵循药品价格制订原则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药品的价格,以提高药品的成本效果。

正确掌握药物经济学,是医疗机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基础,对提高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控制医药费用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陈芳萍.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海峡药学,2010,(6):1.

[2]姚宏.国际药物经济学研究与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76.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5.097

1672-2779(2014)-05-0153-01

杨 杰 本文校对:张习航

2013-11-14)

猜你喜欢
药事经济学医疗机构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更年期安全用药四个“药事”需谨记
简明经济学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药事管理在地震灾害救援中的作用探讨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