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内科循环系统教学中的应用

2014-02-05 11:09杨萍刘晨赵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内科多媒体教学课件

杨萍 刘晨 赵玲▲

1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云南 昆明 650032;2 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放射科,云南 昆明 650021

多媒体在内科循环系统教学中的应用

杨萍1刘晨2赵玲1▲

1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云南 昆明 650032;2 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放射科,云南 昆明 650021

探讨了多媒体在医学高等教育内科循环系统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在医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医学教学;多媒体;循环系统

在医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通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实现双方对学科内容知识、方法、认知能力的把握,达到教学目的。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在医学教育领域中,多媒体技术(Multimedie Technology),因其具有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形式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系统化表现信息的技术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医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医学教学内容、医学教学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医学课堂教学,可以利用其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信息量大等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从而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1-2]。

循环系统作为内科学中一个重要的临床医学分支,是生命科学领域内发展较快的学科之一,其所包含的知识内容繁多而复杂,且枯燥、抽象,难于理解和掌握,如: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等。此外,该部分内容牵涉到循环系统的CT、MRI、冠脉造影、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和局部解剖学等,对医学生来说是十分难以理解的。如何在内科循环系统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以提高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启迪思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是目前医学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多媒体应用于内科循环系统教学的优势

1.1 教学内容直观化,实现理论与临床的有机融合

内科循环系统教学是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很多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等内容,在教科书上采用了繁杂的字句,抽象的概念,使学生们难于理解。许多知识点是不容易只靠讲解和画图能解释清楚的,通过多媒体可以再现临床病症的特点,若配以图像、动画、声音加以演示,例如: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让学生看到患者急性发病、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强迫坐位、大汗、烦躁,同时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让学生听到患者两肺布满湿性啰音和哮鸣音,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同时有舒张早期第三心音奔马律;配以影像资料图片,胸片示蝶形肺门,严重肺水肿时,为弥漫满肺的大片阴影。有声有色的多媒体展示能使学生把抽象繁杂的书本知识转换为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远比枯燥的讲授要深刻,使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过目不忘、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并保持对知识记忆的持久性。

1.2 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循环系统作为内科教学的重点、难点,是信息量比较大、知识点比较抽象的课程部分,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保证内科循环系统的教学质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参与

教学便是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多媒体课件转换信息灵活高效,简化了课堂教学程序,节省了教学时间,增大了信息密度和课堂容量。在授课课件中,直接运用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减少了书写板书板画的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应用动态的图片序惯性的展示,引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力,让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易学,从而节省了大量的课时,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播放与本次教学相关的外延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激发大脑对原有知识的回顾和再现,引起对新知识的兴趣、记忆。多媒体教学传播的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能够节约空间和时间,使学生能够多方位的获得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统计结果显示:多媒体教学普遍提高教学质量40%,节省时间50%,总计能提高教学效益一倍左右[2]。

1.3 发挥网络优势,动态跟踪学科发展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由于医学的不断发展进步,内科循环系统成为发展较快、知识更新较多的学科之一[3],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内容与之同步,而多媒体教学迥异于传统教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能将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有机地整合到教学之中。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讲授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治疗措施时,通过互联网可以查询到教材中没有提到而目前是国际CAD治疗研究热点的体外心脏震波疗法(Extracoperal Cardiac Shock Wave Therapy,CSWT)。国内外研究结果已证实,CSWT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CAD新型血管再生疗法。通过多媒体可在课堂教学中实时更新教学内容,并随时增补新的知识点,让学生紧跟国际国内学科发展前沿。同时,学生可方便快捷地从网上下载教师布置的相关参考资料和教学任务。学生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便捷快速的优势,向指导教师提问,与网上的其他学生交流,获得更大的学习自由和空间,获取更全面的信息,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2 多媒体在内科循环系统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

目前多媒体在内科循环系统教学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讲课时忽略重点、难点,一味照着多媒体课件上的文字念,缺乏课堂上的师生交流、互动;多媒体课件制作欠精良,有的教师甚至把教科书中的一整段内容照搬到多媒体课件上;教学内容显得条理不清晰、欠逻辑性。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不是照本宣科,而必须认真备课,教师认真备课、熟悉教学内容、思路清晰是成功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关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是保证课件质量的基础。在制作多媒体课件前,应明确课件的适用对象,针对教学的不同群体,以医学教材为基础,教学大纲为主轴,正确表达学科的知识内容,反映准确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教学策略。如果多媒体课件缺乏科学性,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多媒体课件内容要丰富,形式要朴素简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制作相应的课件。备课时除了传统教学中的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等诸多环节外,还必须明确教学的基本目标,优化课件内容。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设计整合,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课堂网络教学系统。然而,有些教师备课草率,仅把书本中的文字扫描到幻灯片中,而并未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能动性,使多媒体课件具备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徒有多媒体的形式,而缺乏应有的内涵。在多媒体教学中还存在另一种不良倾向,即一味地追求多媒体课件的视听效果,插入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视频,甚至和教学内容关系不大,往往忽略了课件应有的严肃性和严谨性,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2.2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统一

内科循环系统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不能排斥或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3],传统教学方式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信息、多彩的画面、优美的音响效果,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乏味为生动活泼,目的是吸引医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由于多媒体信息呈现的速度加快,停留时间缩短,每个学生接受、理解、消化知识信息的能力也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学生记录困难,影响学习效果。而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和用提问题的方式检验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肢体语言、板书来解答疑问,有利于和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课堂氛围良好。因此,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对知识点进行更有效地吸收、消化和整合[3-4]。在内科学循环系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受体,教师只应在教学活动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多媒体课件技术则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一座桥梁,可以增强双方的沟通。目前,有少数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活动时,常常只是忙于演示课件,却不重视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忽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离开多媒体课件,便不知所云了,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我们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生动、信息量大等特点,同时我们应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教学内容的相关重点和难点。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掌握课堂气氛和课程进度,在演示课件的过程中,穿插使用传统的黑板板书

手段,从而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反馈和互动交流,充分发挥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可以增强广大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动性,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统一。

综上所述,多媒体在内科循环系统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优势作用。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虽有许多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它既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不能取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实际医学教学中,要辩证地认识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既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又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技术,只有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的结合,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预期的多媒体教学效果。

[1]彭云珠,郑圆圆. 多媒体在循环系统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 2011, 25(8): 29-30.

[2]王苒, 桂淑玉, 孙耕耘. 多媒体教学在呼吸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探讨[J]. 临床肺科杂志, 2013, 18(12): 2301-2303.

[3]李阳, 梁蕊. 循环系统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及教学应用体会[J]. 当代医学, 2011, 17(10): 163-164.

[4]寻尚同. 多媒体技术对临床医学课程教学实效的影响[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 12(3): 41-43.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Circulation System of Internal Medicine

YANG Ping1LIU Chen2ZHAO Ling1▲,1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1st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32, China 2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4th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21 China

This article clarifies the advantages and the problems of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circulation system of internal medicine. To advocate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s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medical education.

Medical education, Multimedia, Circulation system

G642

B

1674-9308(2014)07-0010-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7.006

▲通讯作者:赵玲,E-mail: dreamingemy@aliyun.com

猜你喜欢
内科多媒体教学课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动画设计研究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PPT课件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高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小学多媒体教学刍议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探索
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在血管外科见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