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典型人工植物群落和自然植物群落组成及结构的比较

2014-02-06 02:01叶盖宇吴棣飞李建胜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温州市乔木样地

叶盖宇,吴棣飞,李建胜

(1.浙江省温州市公园管理处,浙江温州 325000;2.浙江易拓园林开发有限公司,浙江温州 325000)

温州市典型人工植物群落和自然植物群落组成及结构的比较

叶盖宇1,吴棣飞1,李建胜2

(1.浙江省温州市公园管理处,浙江温州 325000;2.浙江易拓园林开发有限公司,浙江温州 325000)

以温州市5个公园植物群落、5个居住区植物群落和5个森林公园植物群落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的方法,研究温州市人工群落与自然群落的物种数量、科属组成、乔灌草组成、常绿落叶比、群落结构,比较分析两者之间差异,为温州人工群落结构营建提供参考。

人工群落;自然群落;组成结构;比较;温州

自然植物群落是由植物之间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所形成的自行发展、演变的植物群体[1],有合理的结构和功能,并具有自我维持和调节的能力。其优势种都较适应于该地区环境,且大部分为该地区的乡土植物,能反映该地区特色的植被景观类型[2]。人工植物群落是人类学习与借鉴自然植物群落而营建的结果,但其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与配置、植物群落的营建与维护均服从于人类生产、美化与生态防护等功能的需求,群落结构的被控制性使其存在植物配置手法单一、苗木品种应用较少、乡土树种比例低下等问题[3]。

目前,城市人工植物群落营建的趋势向着自然化、森林化方向发展[4],强调构建生态环境和绿色空间的植物群落配置模式。通过研究自然群落中的物种组成、结构特征,找寻近自然群落构建方式[5],探索改进人工群落构建的方法,实现与自然相融合的城市群落环境,能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利于缓和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对提高城市绿地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而且,模拟自然群落构建结构合理、功能稳定的近自然人工群落本身就是地区传统文化的载体,并可对该地区文化遗产的继承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影响[7]。

比较人工植物群落与自然植物群落的差异,不仅能为营建近自然城市生态园林指明发展方向,同时对人工群落的构建、结构调控也具有指导意义[8]。作者通过温州市人工群落与自然群落的比较,为营建人工植物群落的物种选择和结构优化提供基础依据,促进人工群落景观构建水平的提高,对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山水生态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在大罗山、永嘉龙湾潭森林公园中选取5个群落,在城市中心区选取5个公园群落、5个居住区群落。调查采用标准样地法,先在地图上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工群落与自然群落,通过现场踏查,选择植被丰富的典型地段设置样地。样地面积20 m×30 m,共计调查样地15个。

调查样地内所有植物种类。每个样地内于四角和中心以梅花形选取5个2 m×2 m的小样方,调查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种盖度和层盖度,选择典型植株测定高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落组成

2.1.1 物种

5个公园群落样地调查结果,共有物种104种,隶属45科,92属。包括裸子植物2科4属4种;被子植物40科85属97种,其中双子叶植物33科62属71种,单子叶植物7科23属26种;蕨类植物3科3属3种。

5个居住区群落样地调查结果,共有物种136种,隶属59科,110属。包括裸子植物3科4属5种;被子植物52科102属127种,其中双子叶植物43科84属109种,单子叶植物9科18属18种;蕨类植物4科4属4种。

5个自然群落样地调查结果,共有物种179种,隶属83科,140属。包括裸子植物3科4属4种;被子植物67科122属157种,其中双子叶植物58科101属132种,单子叶植物9科21属25种;蕨类植物13科14属18种。

总的物种数和所属科属数上,都是自然群落>居住区群落>公园群落,去掉人工群落中的野生种后,公园群落仅有植物种58种,居住区群落仅有植物种57种,不及自然群落物种数的1/3。表明温州市目前人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远未达到自然群落的水平。

物种组成上,三者共同特征为双子叶植物为群落主要组成部分,裸子植物均较为贫乏。不同之处在于自然群落中蕨类植物明显多于公园与居住区群落,而单子叶植物公园与居住区群落在科级水平上高于自然群落。可以看出自然群落较人工群落有更丰富的物种。表1表明,人工群落的乔木、灌木种百分比均低于自然群落,而草本种比例远高于自然群落。将人工群落中的野生种去掉后,乔灌木种百分比迅速上升,而草本种比例则大幅下降,可见目前人工群落由于管理不善,生长了极多的野生草本以及少量灌木和乔木的幼苗。

表1 温州市公园群落、居住区群落和自然群落的乔灌草组成情况

2.1.2 常绿落叶种

5个公园群落,乔木中常绿5种,占比为55.56%,落叶4种,占比为44.44%,常绿落叶比为1.25∶1;灌木种中常绿12种,占比为66.67%,落叶6种,占比为33.33%,常绿落叶比为2∶1。

5个居住区群落,乔木中常绿9种,占比为47.37%,落叶10种,占比为52.63%,常绿落叶比为0.9∶1;灌木种中常绿23种,占比为63.89%,落叶13种,占比为36.11%,常绿落叶比为1.77∶1。

5个自然群落,乔木中常绿19种,占比为61.29%,落叶12种,占比为38.71%,常绿落叶比为1.58∶1;灌木种中常绿27种,占比为51.92%,落叶25种,占比为48.08%,常绿落叶比为1.08∶1。

可见,人工群落中乔木常绿树种的比例低于自然群落,而灌木常绿树种比例又高于自然群落,群落基本以常绿种为主,这跟温州的植物区系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亚地带比较吻合,说明大部分温州市典型人工群落的植物种在大的类型上与温州地带性植被相吻合。人工群落中,公园群落常绿种比例高于居住区,尤其是乔木差别极大,居住区乔木常绿落叶比为0.9∶1,公园则为1.25∶1,这也与公园群落注重遮阴、居住区群落注重冬季采光和落叶树种的丰富季相的功能差异相吻合。

2.1.3 外来种

5个公园群落中外来种27种,占25.96%;乔灌草外来种比例分别为22.22%,33.33%和24.68%。5个居住区群落中外来种31种,占22.79%;乔灌草外来种比例分别为26.32%,38.89%和14.81%。5个自然群落中外来种22种,占12.29%;乔灌草外来种比例分别为3.23%,7.69%和17.71%。

总体上看,人工群落与自然群落的外来种比例均不高,说明在区系组成上有较强的地带性特征,乡土种应用也已较为广泛。但与自然群落相比,人工群落乡土种比例低10个百分点以上,目前温州城市绿化对乡土植物利用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人工群落中去掉野生种后,公园群落外来种比例上升为39.66%,居住区群落外来种比例上升为45.61%。说明人工栽培种中,外来种远高出野生种。

2.2 群落结构

从表2可看出,人工群落乔木层的高度、郁闭度和灌木层的高度、盖度均远低于自然群落,而草本层的盖度又高于自然群落,表明人工群落多数属于新建植物群落,整体高度低于当地自然植被各层次高度。而乔木层高度、郁闭度过低,会削弱绿地夏季的遮阴和降温功能。人工群落乔木层郁闭度较草本层盖度低,而灌木层的盖度最低,说明温州市人工植物群落中草本层相对最发达,乔灌层相对较稀疏,尤其是公园群落灌木层平均盖度仅为33.00%。这也反映出温州市公园绿地过于重视草坪和疏林草地的营造,这种绿地有利于提供较多的人为活动空间,但是景观和生态功能不足。

表2 温州市公园群落、居住区群落和自然群落的垂直结构情况

草本层盖度越大,会导致平时养护管理费用较高,不利于建设节约型城市绿地;同时,如果草本层盖度过大,草本种类又不耐践踏的话,反而会限制城市居民对绿地的利用和进入活动,降低绿地的使用功能。调查中还发现,部分群落草本层盖度大与养护管理不善、杂草丛生有关。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对温州市人工植物群落与自然植物群落的调查与分析,温州人工群落营建中存有乔木应用较少、外来树种引进过多、群落构建形式过于单一等问题,自然群落丰富的乡土物种组成及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式结构能为人工植物群落的构建与发展提供借鉴。

温州拥有丰富的乡土蕨类植物、藤本植物,若能根据其不同的适生环境,对其进行适宜性开发,并通过合理配置,将会有效丰富人工群落物种,增强群落稳定性。今后温州人工植物群落的营建应多注重自然性,以乡土植物种为群落构建的主要树种,发展多层次多结构的近自然型植物群落。充分发挥乡土树种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的优势,合理搭配常绿落叶种比例,因地制宜配置乔木、灌木、藤本和地被,适当提高幼树或幼苗的多样性以丰富人工群落的垂直结构层次,达到种群间相互协调和人工群落与城市环境的协调。

[1] 丛日晨,揭俊,赵黎芳.论城市绿地中的自然化植物群落建设[J].园林科技,2006(4):15-17,42.

[2] 钟飞,田苗苗,赵言文,等.常熟沿江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与水质的关系[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5):995-1000.

[3] 陈冬福,陈宇,蒋海燕.探索构建人工植物群落的新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2):9512-9514.

[4] 王杰,周忠玲.谈城市园林绿地植物景观建设[J].中外建筑,2008(9):101-102.

[5] 刘秀群,田绍婧,陈龙清.武汉市区典型自然植物群落组成及其园林应用潜力分析[J].广东园林,2009,31(4):38-41.

[6] 李守峰,王松贺.园林绿地对城市环境的作用[J].当代生态农业,2012(增刊2):124-127.

[7] 王瑛,王文峰,黄小凤,等.城市“近自然”植物群落构建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9(1):35-37.

[8] 许伟.无锡市城市生态绿地人工植物群落结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责任编辑:张才德)

Q 145

A

0528-9017(2014)06-0931-03

文献著录格式:叶盖宇,吴棣飞,李建胜.温州市典型人工植物群落和自然植物群落组成及结构的比较[J].浙江农业科学,2014(6):931-933.

2014-04-15

叶盖宇(1981-),男,浙江温州人,工程师,硕士,从事风景园林管理工作。E-mail:give1215@163.com。

猜你喜欢
温州市乔木样地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温州市神鹿种业有限公司
仁怀市二茬红缨子高粱的生物量及载畜量调查
额尔古纳市兴安落叶松中龄林植被碳储量研究
基于角尺度模型的林业样地空间结构分析
15 年生鹅掌楸林分生长差异性研究
园林绿化中乔木栽植难点及养护
乔木栽植和养护管理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分析
探究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与养护管理
温州市瓯三垟灯具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