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实主任中医师针药结合治疗不寐病经验※

2014-02-06 03:35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大椎补法泻法

甘 健

(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脑病科,萍乡 337000)

李远实主任中医师针药结合治疗不寐病经验※

甘 健

(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脑病科,萍乡 337000)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不寐病的疗效。方法 针灸交会穴三阴交、关元、大椎与中药辨证分型施治。结果 治愈24例,显效28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92.86%。结论 针灸中药辨证治疗不寐病疗效好,无毒副作用。

李远实;针灸;中药;不寐;临床经验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李远实主任中医师系第三批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30余年,擅长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多种疑难杂病,如对不寐病,疗法不仅新奇独特,而且简便灵验,笔者忝为弟子,侍诊在侧,言传身教,获益良多,现不揣浅陋,试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4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诊断标准参照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1]中不寐诊断标准,其中男46例,女38例;年龄27~65岁,平均40.5岁,病程1月~12年,平均2.2年。

1.2 辨证治疗

1.2.1 心脾两虚 夜来不易入寐,寐则多梦易醒,伴心悸,神疲,纳呆,便溏,面色少华,舌质淡,边有齿印,脉细弱。三阴交直刺1~1.5寸、关元直刺0.5~1寸、大椎斜刺0.5~1寸,针用补法,关元针后附子饼灸。中药予以归脾汤加减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1.2.2 心肾不交 虚烦不寐,或稍寐即醒,伴腰酸,手足心热,口干,舌红,脉细数。三阴交直刺1~1.5寸、大椎斜刺0.5~1寸,针用泻法,大椎针后拔罐,关元直刺0.5~1寸,针用补法,针后回旋灸。中药予以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1.2.3 痰热扰心 睡眠不安,心中懊憹,伴脘痞,口苦痰多,头晕目眩,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滑数。三阴交直刺1~1.5寸,针用补法,针后隔盐灸,关元直刺0.5~1寸、大椎斜刺0.5~1寸,针用泻法,大椎针后拔罐。中药予以黄连温胆汤加减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1.2.4 肝火扰心 头晕而痛,不能入眠,烦躁易怒,伴胁痛,口苦,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数。三阴交直刺1~1.5寸,关元直刺0.5~1寸、大椎斜刺0.5~1寸,针用泻法,3穴针后拔罐。中药予以龙胆泻肝汤加减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以上针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中药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10日为1疗程。老师针刺手法很有讲究,并注重手法的量化。提插方面结合徐疾补泻法和提插补泻法,三进一退、慢提紧按为补法,一进三退、急提慢按为泻法;捻转方面以順时针方向捻转、小幅度 (<180°)、高频率 (150~200次/分)为补,以逆时针方向捻转、大幅度 (>360°)、低频率 (80~100次/分)为泻;平补平泻则介入二者之间。

2 结果

2.1 疗效 临床痊愈 (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24例,显效 (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小时以上,睡眠深度增加)28例,有效 (症状减轻,睡眠时间增加不足3小时)26例,无效 (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睡眠时间减少)6例,总有效率92.86%。

2.2 验案举隅 陈某,女,46岁。因突受惊恐而失眠,逐渐加重,入睡艰难,甚则彻夜不眠,伴胸闷脘痞,口苦,目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乃胆气郁结,气郁生痰,痰火内扰之证。采用针药合治法,三阴交直刺1~1.5寸,针用补法,针后隔盐灸,关元直刺0.5~1寸、大椎斜刺0.5~1寸,针用泻法,大椎针后拔罐。处方:黄连3g,炒竹茹、陈皮各5g,法半夏、枳壳各9g,夏枯草、夜交藤各15g,茯苓12g,生甘草3g。经治7日后夜寐渐安,胸闷脘痞、目眩亦平。续以上方加减合针灸治疗1月而病愈。

3 讨论

《灵枢·口问》有云 “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又云 “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尽管不寐的病因有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及病后、年迈体虚等因素,但老师认为营卫失和、阴阳失衡是 “昼不精夜不瞑”的根本病机所在,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针灸取穴老师擅用交会穴,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合的腧穴,不但能治本经的疾病,还能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疾病,故针对不寐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从众多交会穴中选出三阴交、关元、大椎3穴,意在取精用宏,一举多得,简便而灵验。三阴交是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主惊不得眠,关元是足三阴、任脉之会,大椎是手足三阳、督脉之会,督脉是 “阳脉之海”和“督领经脉之海”,从 “四海”的划分又归属于 “脑为髓海”,任脉是 “阴脉之海”,诸穴合用,交通阴阳。针刺操作上老师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补泻手法,或针灸合用,或针罐合用。中药处方以辨证分型论治为原则,归脾汤等加减。针药合用,相辅相成,脏腑得以阴平阳秘,人体得以寤寐。

不寐属心神病变,除药物治疗外,还应重视精神调摄,积极进行心理情志调整,克服过度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从事适当的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睡前忌浓茶、咖啡及吸烟,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只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1]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10.3969/j.issn.1672-2779.2014.10.011

1672-2779(2014)-10-0022-01

张文娟 本文校对:李远实

2013-12-2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

猜你喜欢
大椎补法泻法
艾灸大椎、百劳、涌泉穴缩短静脉输液反应病程的疗效观察
浅论《黄帝内经》针刺补泻操作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基于少数类过采样的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浅析应用“补法”治疗慢性肝病
响应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地震云
太阳穴
大椎穴适宜的人群和使用宜忌
大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