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示范到底要“示范”什么

2014-02-06 04:37中国农资评论员赵光辉
中国农资 2014年15期
关键词:示范农资农民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传媒时评

农业示范到底要“示范”什么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在农资行业,“示范”是个很常见的词汇。有比较靠近农业科技的示范田、示范户,有比较靠近营销推广的示范村、示范县。这些年我也参加了不少企业和农业部门组织的各种“示范”建设的活动。一路看下来,总觉哪里有些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年了,示范来示范去好像永远在浅层次重复?难道中国农业一直在探索中不断推倒重来?如果是原地踏步,这种示范对农业究竟价值几何?这些内心的质疑逼着我想弄清——农业示范到底要示范什么?

每次参加农业示范活动,总会遇到前来参与的农民。不管他们是出于自愿还是客串群众演员,但他们的底色本色总会显现出来。他们在现场总能提出很具体的问题、期待很专业的服务。农业的需要、农民的心声告诉我们,农业示范真正要示范的是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益的产品、技术和服务,更是举一反三、由点及面的农业种植方案和管理模式。

但现在很多农业示范活动都流于形式、疏于跟进、懒于服务。具体表现就是:要么不同的地方和企业在做相同的示范,感觉在浪费资源;要么不断翻新花样,用示范炒作新概念、新产品,缺乏沉下心、建真效的后续跟进;要么干脆就是一场秀,秀过之后牌子零落无人理会,示范总被雨打风吹去……尤其在重点农业地区,由于其代表性,成为“示范牌子”竞相“插足”的地方,城头变幻示范牌,劳民伤财谁复问?

细究其背后的原因,内则为——农业弱质,无法强力上位。因此在农业发展与农业投入品、涉农部门和行业关系中无法由农业本位来统领。质言之,在农业示范这个为农业本身设计和推出的宴席上,农业无法元帅升帐,农民只能叨陪末座。自然,农业示范难免类似农业“赏饭”。

外则为——官本位强势,很多农业示范都是做给各级农业主管官员看的。那些借此与权力部门合作,从项目、资金、影响上获得收益的企业自然一心考虑领导的风光、企业的影响;那些希望通过此示范带动销售的企业,已经是有志于、有功农业深值得赞一个了。

当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出现了新的气象:那些追求“高大上”的节会活动缩减了,那些远离实体经济的奢华面子工程少了。这些都为我们重新审视、重新定位“农业示范”这类活动的方式和价值提供了升级换代的新契机。

应该看到,农业示范这种形式在过去多年的农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而实在的作用,政府和企业也都通过这种有效的方式为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的攻坚战中,我们还必须直面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农资行业“农业示范”这个具体而微的环节,用群众路线要求它,把农民的问题、农业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端正自己的动机,把各种各样的农业示范活动办得“接地气”、有生气、少官气;用改革创新的思维提升它,一切从三农出发又归结到三农,在扎扎实实的为农服务中,以示范为起点,开始一场真真正正的助农之旅,实现强农的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示范农资农民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平行文本在旅游翻译中的示范作用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
参加农资展会,细节绝不能丢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