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读电子书籍对学生独立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影响

2014-02-06 06:21汪文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15期
关键词:电子书籍课本知识点

◆汪文进

自读电子书籍对学生独立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影响

◆汪文进

学习材料一定不仅仅是课本,所指的阅读也一定不仅仅是课本的阅读。网络提供了大量的可利用资源,要多角度引发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读的兴趣,全方位指导学生的自读方法。

自读能力;信息技术;电子书籍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语文课本不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教材编得再好也是有限的,但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课程资源是无限的。近年来,笔者认真实践,努力探索,潜心改革,在此背景下,围绕“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形成自读电子书籍的能力”这一课题,依托课堂进行探索、观察和实践。笔者认为,在培养初中生自学能力的实践中,最重要也最基本的一个任务应该是培养初中生形成自读课本的能力。

1 运用网络资源,提高自读的积极性

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也多次强调,阅读,是对学习困难者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教育家们所指的学习材料一定不仅仅是课本,所指的阅读,也一定不仅仅是课本的阅读,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可利用资源。

拉动学生自读的内需 要想让学生自读电子书籍,需要调动他们自主阅读的积极性。

一是课前布置学生预习,给出一定的预习任务。学生带着任务预习,阅读电子书籍的目的非常明确,会更用心地读。在读的过程中能够完成任务时,学生会感受到自读的快乐。

二是在语文课堂中,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若干个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设置一些“小障碍”,鼓励学生通过自读电子书籍去寻求突破口。当学生在自读过程中受到启发时,他们对课本的“感情”自然会升温。

三是课后注重知识体系的建构,每学完一个章节内容后,都应引导学生及时补充、更新原有的知识网络。这个构建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点会比较多,涉及的学习跨度会比较大,此时的电子书籍,使用价值就显得更为重要。

学生只要真切感受到了电子书籍在读前、读中、读后的每一个学习环节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读课本就会成为他们的一种内需。而只有当自读课本成为学生的一种自我需求时,自读的质量和效率才可能求有所得。

指导明确自读课本的内容 学生有了自读电子书籍的意识,并不代表他们就一定能读好电子书籍。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看清”电子书籍,明确可以在电子书籍中“读什么”,学生才会自读得更有针对性、更有时效性。

读电子书籍基本概念 电子书籍中有很多概念性的知识,需要学生认真读、反复读,读懂读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能“反映本门学科特点的、重要的结论和概括、公式、规则、定理和规律性”的这些关键知识,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这个熟记和记忆的保持从第一次自读就已经开始了。

读电子书籍重点标注 电子书籍中,有很多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的用插图人物的对话体现,有的用蓝底红字的文本框标出,有的用红宇加红色箭头标出,还有的用红底黑字红边框的文本框标出。不管用哪种方式,这些知识点在电子书籍中的呈现都非常醒目。教师要指导学生重点细读这些标注的内容,以便抓住学习的重点、突破学习的难点。

2 指导方法,提高自读电子书籍的针对性

学生有了读电子书籍的需求,了解了应该阅读的内容之后,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学习时间组织学生研读,进行自读指导,帮助学生总结基本的自读方法,形成基本的自读能力。第一遍自读电子书籍,学生初次接触新知,会读得有些茫然。教师要引导学生边读边记,记下什么读懂了,什么不明白,什么一知半解,以便在和老师、同学讨论交流时有的放矢。不同类型的电子书籍,学生自读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概念中的关键句子要逐字理解 概念言简意赅,每个字都有存在的价值,要逐字认真品读,必要时勾画出重点字词反复揣摩,才能真正读透意义。例如,关于“一个整体”的描述,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里的“一个”和“一些”,学生必须关注到、理解透,才能真正理解。

要读懂读透 学生自读电子书籍不一定能全部领悟,但是必须鼓励他们尽量地独立思考,只有独立思考充分了,后面的交流研讨才会有效。

3 问题引领,提高自读的科学性

学生经历了第一遍自读,对电子书籍的学习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后,教师要出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以此为依据深度自读。这个环节的读以解决导读问题为主要目的。

导读问题的设计原则 导读问题的存在是为了调整学生自读的指向,为了确保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所以问题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奔目标。学生自读电子书籍究竟有没有关注到每一个教学的重难点,这是全面落实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效率的关键。所以导读问题一定要指向课时重难点,全面涵盖教学目标中预设的每一项知识技能,让学生在边读边思中能感受到每一个知识点的存在。

2)起点低。每一个学生的自读能力、理解能力各有不同,所以导读问题不宜过难。设计一些起点低的问题,可以照顾到大多学生的自读热情和信心。当然,为了照顾到优秀群体的学生,也可以适当设计思维含量高的题目,但是一定只作为补充,不能成为主体。

3)概而精。虽然说导读问题要全面覆盖每一个知识点,但是不宜过碎。教师在编制问题时,要尽量拓宽问题的外延,争取用最少的问题融入最多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在自读过程中的思考会相对集中,避免思维走向的凌乱。

4)宜交流。导读问题的作用不止是引导学生自读,还要承载引导交流提升的任务,所以问题的内涵要尽量丰富一些。学生个体自读过程中能思有所获,在群体的研讨交流中也能有新的思维碰撞,有独立思考之后的新提升。

电子书籍导读问题的类型设计 遵循问题的设计原则,考虑问题的承载任务,笔者在实践中将电子书籍导读问题设计成以下几种类型。

1)直问式问题。这是最基本的一种类型,此类问题直奔主题,是学生独立思考的首选问题。

2)辨析式问题。把教学的难点设计成辨析式的问题,引发学生举正例、举反例反复论证去求解。这样的问题,思维含量很高,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

3)操作式问题。把一些需要学生亲身经历的知识设计成操作式问题,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思考边操作,逐步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到单纯读书得不到的经验,是最受学生欢迎的问题。

电子书籍导读问题一般出现在学生自读的初期,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自读的指向和研讨交流的指向,确保教学质量和效率。当学生掌握了自读方法,有了一定的自读经验之后,他们可以自己找到学习的重难点,提出需要研讨交流的问题时,导读问题就可以从初读预习到问题导读的深度理解,学生一直处于独立学习阶段。但是因为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同,他们的自读效果自然也就千差万别。通过自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很可能是比较肤浅的,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研讨交流,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提升。

4 互议质疑,强化自读效果

互议质疑过程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在交流中提炼知识点,把握知识的本质,必要时进行讲解,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落实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生生议 生与生之间的议论是贯穿自读的整个过程的。同桌之间或小组内,当自读到某个点上,学生自己理解不透时,就可以随时请教同学,一句话甚至一个动作,都可能会点醒他,促其继续自读。同学之间还可以就某个问题互相提问,判断同学回答正误的过程也是自己再度思考的过程,在一问一答中共同进一步强化认知。

师生议 师生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学生自读过程中,教师随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自读表现,当他们出现自读障碍需要教师点拨时要及时跟进指导;另一种就是学生自读之后的师生互动交流。根据导读问题,逐一落实,有侧重地深化,有选择地讲解。

全班议 全班交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延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交流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汇报自读所得,提出自读疑惑,解决疑难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交流可能会偏离交流主题,可能会因为某些意外因素引起思维的混乱,所以教师要认真倾听,及时捕捉,巧妙调节,让学生的交流重点得以突出,知识点得以提炼,理解和掌握程度得以提升。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当某位学生提出的论点引发大家的议论后,可能会再度出现看书需求,教师一定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回头看”之后认真反思:刚才为什么没有注意到?是思考的角度不对,还是自读的关注点不对?议论中的反思有助于总结自读电子书籍的技巧。

5 训练自查,积累自读经验

学生自读电子书籍之后,要紧跟部分训练,让学生在自我矫正和同伴互助下,及时沉淀自读所思所得,积累自读经验,体会自读的价值。

自我矫正 学生自读完电子书籍之后,尝试做一做教师设计的练习,自查一下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有困难,可以再读,再度思考。这样读练循环,有利于自我矫正自读的认知,积累自读的经验。

同伴互查 虽然同样经历了电子书籍自读、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这整个自学过程,但是学生之间毕竟是有差异的,就算已经进行到训练自查阶段,肯定还会有部分学生一知半解,不会学以致用。所以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再度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教学生。同伴互助的素材可以是教师提供的电子书籍,还可以小组内互相出题考查对方的自读效果。合理地出题是考查自读的方式。学生在一出一做中,可以相互提醒、相互借鉴,你学会的我为什么没有学会?是因为忽略了哪一点?互相交流自读方法和经验,可以更好地提高自读的质量。

要多角度引发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读的兴趣,全方位指导学生的自读方法。当教师陪伴学生走过运用信息技术自读初期的生涩后,一定可以欣喜地发现,自己的学生因自读而自主,因自主而自能。他们的成长终究是教师最大的安慰!

G434

B

1671-489X(2014)15-0060-03

10.3969/j.issn.1671-489X.2014.15.060

作者:汪文进,中学一级教师,临沂第八中学语文教师(276000)。

猜你喜欢
电子书籍课本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浅议数字媒体下的现代电子书籍设计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关于G20 的知识点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原创电子书籍的味觉体验及其设计过程的感知教学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