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空气活动频繁西南地区多阵雨

2014-02-06 15:57
中国农资 2014年43期
关键词:大部地区中东部西南地区

北方空气活动频繁西南地区多阵雨

各区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东北、内蒙古: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有利于畜牧业生产;但受雾霾天气的影响,日照偏少,对设施蔬菜生长和秋粮晾晒不利。

西北、华北、黄淮:大部地区气温偏高1℃-4℃,土壤墒情适宜,有利于冬小麦出苗及分蘖生长。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西部平均每日日照不足2小时,寡照对设施蔬菜生长不利;河北中东部无降水,部分地区旱情发展,不利于小麦幼苗生长。

江淮、江汉:大部地区降水量有10-100毫米,土壤失墒的局面得到扭转,降水为小麦播种提供了良好的水分条件。

江南、华南:大部地区以晴好天气为主,气温偏高,部分地区偏高4℃-6℃,利于晚稻灌浆和成熟收获;江南北部出现大到暴雨天气,降水量有50-100毫米,湖南北部达100-250毫米,部分农田出现渍涝,不利于晚稻收晒和油菜移栽。

西南:西南地区东部降水日数有3-6天,四川东部、重庆中东部、贵州出现1-2天大到暴雨天气,降水量有25-100毫米,部分地区油菜移栽和冬小麦播种推迟。

农业生产建议

北方地区积极应对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做好温室大棚加固保温工作,及时收获露地蔬菜。

北方冬麦区要根据苗情、墒情做好麦田分类管理,促进小麦扎根分蘖;河北中东部存在旱情的麦区要及时灌溉,力争减轻干旱的不利影响。

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要抓住降水间隙,适时播种冬小麦和移栽油菜;土壤过湿的地区要注意清沟理墒,排湿降渍,确保秋播顺利进行。

江南南部、华南要抓住晴好天气时收获晚稻,确保颗粒归仓;同时做好防旱抗旱工作,干旱的地区要适时造墒,确保秋冬种顺利进行。

(本栏目内容由北京华风天际气象服务有限公司提供)

猜你喜欢
大部地区中东部西南地区
基于MCI指数的西南地区近60年夏季干旱特征
中国西南地区百年气温的时空演变特征
吉林一号卫星在吉林省中东部松林变色立木监测中的应用
西南地区干湿演变特征及其对ENSO事件的响应
中东部地区历史文化古城镇色彩的表现特征
山西队戏向西南地区的传播
中期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