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干预

2014-02-07 03:27李雪梅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6期
关键词:连续性危重症肌酐

王 丽 李雪梅 林 芸

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干预

王 丽① 李雪梅① 林 芸①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危重症患者纳入研究,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随机分为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肾功能指标及治疗相关并发症的例数。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均高于治疗前;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心律失常、心绞痛、低血压、心包填塞、低氧血症以及穿刺点感染、血肿的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危重症患者的心功能、肾功能,且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少治疗并发症的发生。

连续性血液净化;危重症;护理干预

[First-author’s address]Critical Care Medicine Department, Nanchong Central Hospital, Nanchong 637000, China.

近年来,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治疗。目前的临床研究认为,CBP治疗除了在肾脏疾病中取得了积极的临床价值外,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临床价值。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分析了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南充市中心医院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32例;年龄32~59岁,平均年龄为(43.6±6.9)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34例;年龄33~60岁,平均年龄为(44.2±8.3)岁。纳入标准:①明确的危重症原发病诊断;②合并有多器官功能损害、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③收治ICU后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研究期间无失访、脱落、死亡病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干预方法

(1)治疗前的护理干预。熟悉掌握连续性血液净化机的性能、操作方法及各种参数所表示的意义,在治疗前首先将连续性血液净化机调试准确。对患者的病情、诊断及辅助检查指标有准确的了解,核对血液净化治疗的方案,确保净化的方式及时间准确无误。

(2)心理护理。正确地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建立互相信任的医护关系,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对于存在激动、紧张及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安慰、疏导,使其能够主动配合治疗,保证治疗过程的顺利完成。

(3)血管通路的护理。在中心静脉置管前,将管路系统用肝素生理盐水浸泡,以避免在净化治疗过程中发生凝血反应;在中心静脉置管的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最大程度的防止感染的发生;置管处用医用胶布妥善固定、每日给予消毒处理,每次血液净化治疗后用肝素生理盐水封闭管道。

1.3 入组患者各项指标

(1)入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时检测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包括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与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的比值E/A、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和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

(2)入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时,采集外周血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水平、血尿素氮水平及内生肌酐清除率。

(3)两组患者治疗相关并发症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发生心律失常、心绞痛、低血压、心包填塞、低氧血症以及穿刺点感染、血肿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和肾功能指标

治疗后,患者的E/A值、LVEF、LVEDD、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均高于治疗前;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63,t=9.521;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相关并发症的情况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心律失常、心绞痛、低血压、心包填塞、低氧血症以及穿刺点感染、血肿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和肾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和肾功能指标比较±s)

肾功能指标E / A值L V E F ( % ) L V E D D ( m m )血肌酐( u m o l / L )血尿素氮( m m o l / L ) C c r ( m l / m i n )治疗前1 . 3 6 ± 0 . 2 2 6 2 . 4 ± 9 . 4 5 1 . 9 ± 9 . 3 1 6 9 . 8 ± 2 3 . 5 1 5 . 8 ± 3 . 1 7 5 . 3 ± 1 1 . 4治疗后1 . 4 3 ± 0 . 3 2 6 7 . 5 ± 1 2 . 6 5 6 . 8 ± 8 . 6 1 1 2 . 8 ± 1 8 . 1 8 . 3 ± 1 . 9 9 6 . 2 ± 1 5 . 9 t值4 . 9 5 3 5 . 8 2 5 6 . 2 3 5 6 . 8 6 3 9 . 5 2 1 6 . 2 2 5 P值<0 . 0 5<0 . 0 5<0 . 0 5<0 . 0 5<0 . 0 5<0 . 0 5心功能指标

表2 两组患者治疗相关并发症的比较(%)

CBP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对脏器功能起支持作用的各种血液净化技术的总称[1]。该治疗方式属于肾脏替代治疗的范畴,是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2]。1960年Scribner首次提出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概念[3],而Kramer等则首次将连续性血液滤过应用于临床治疗[4]。由此以后,肾脏替代治疗由最初的间歇性转为持续性、由透析转为超滤,直至近年来发展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5]。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的CBP技术包括连续性动(静)静脉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连续血液透析滤过、缓慢连续性超滤、连续性高通量透析、高容量血液滤过、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以及日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多项技术[6-8]。上述治疗方式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出身体外,并通过一种净化装置,除去其中致病物质,净化血液,进而达到治疗目的[9]。近年来,CBP治疗除了在肾脏疾病中取得了积极的临床价值外,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临床价值[10]。

临床中的危重疾病患者多合并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全身水电解质紊乱、毒副物质聚积及多器官功能受损[11]。患者心脏、肝脏和肾脏等功能均会发生损害,其原因与有害代谢产物无法及时排出、炎性因子大量产生密切相关[12]。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危重病患者的救治优势为:①改善心功能、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②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③清除毒素、炎症因子;④改善肾功能,持续的稳定控制氮质血症;⑤改善通气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在本研究中,由于危重症患者多存在心功能、肾功能的损害,为此比较了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和肾功能指标。其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E/ A值、LVEF、LVEDD、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均高于治疗前;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有效的改善心功能和肾功能,也能够反应该治疗方式在危重症患者中积极的治疗价值。

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大量体液的流失可能会影响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并导致心律失常、心绞痛、低血压、心包填塞及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而长期的中心静脉置管,则会增加穿刺部位感染、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13]。因此,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14]。本研究分析了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方式,并通过比较治疗相关并发症的情况来反映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心律失常、心绞痛、低血压、心包填塞、低氧血症以及穿刺点感染、血肿的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表明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更为有效的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减少治疗并发症的发生。

[1]蒋凤仪,胡毅敏,叶丽英,等.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1):202-203.

[2]熊雪英.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抢救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106-107.

[3]欧阳德伟,梁兰青.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多脏器功能衰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3):476-479.

[4]刘国鲜.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患者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6):1566-1567.

[5]姚辉,鞠新莲.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患者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191-192.

[6]吕游,蔡新明.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病治疗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2,8(1):156-158.

[7]曹宏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溶血尿毒综合征临床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3):563.

[8]陈春香,于海燕,黄雪芳,等.无肝素抗凝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中的观察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1):1706-1707.

[9]郑茹娜.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高危出血患者CBP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807-808.

[10]姚淑兰,古英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胰腺炎的观察和护理[J].透析与人工器官,2008,19(4):42-44.

[11]李智娟.危重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观察[J].护理研究,2008,22(5A):1180-1181.

[12]赵会文,贾琳,陈粤,等.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老年重症患者的护理要点[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598-599.

[13]戴宁军,邓素红,王维红,等.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2):1146-1147.

[14]鄢建军,严贺,曾锐,等.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患儿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2,27(3):31-33.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machine used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ANG Li, LI Xue-mei, LIN Yun// 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4,11(6):113-115.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s of CBP used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Methods: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ere enrolled and given CBP treatment, then randomly divided into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usual care. Cardiac function, renal function and treatment related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Results:after the treatment, E/A, LVEF, LVEDD, Ccr were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Scr, BUN levels were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cases of arrhythmia, angina pectoris, hypotension, cardiac packing, hypoxemia and puncture point infection, hematoma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ess than control group.Conclusion:CBP therapy can improve heart function and renal func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n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reatment.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Critically ill; Nursing intervention

10.3969/J.ISSN.1672-8270.2014.06.040

1672-8270(2014)06-0113-03

R47

A

2013-07-31

①南充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四川 南充 637000

王丽,女,(1966- ),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南充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研究方向:重症医学护理。

猜你喜欢
连续性危重症肌酐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
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