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中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2014-02-07 08:23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肌力中风肢体

陈 红

(辽宁省大连市中医医院,大连116013)

护理干预在中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陈 红

(辽宁省大连市中医医院,大连11601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肢体康复的作用。方法 将6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30例,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采用Harris评分比较2组的康复效果。结果 B组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A组。结论 对中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促进肢体功能康复。

护理干预;中风;功能康复

在我国,脑卒中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死亡率已由第七位上升为第一位,致残率明显增加。但是,根据一些医学資料显示以及到我院就诊的患者情況来看,绝大多数都已错过了康复最佳时机,并且患者和家属对肢体康复训练的方法知之甚少,因此中风患者的康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院对此类患者有针对性地采用护理干预,帮助他们恢复肢体功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中风患者60例,年龄≥60岁,平均年龄65.7岁;其中脑出血15例,脑梗死45例;男40例,女2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30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①心理调护。情志变化对健康的维护和疾病的康复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豁达乐观可使五脏安和,气机调畅则促进疾病相愈,反之,忧思郁怒损伤五脏,影响气机,使病情恶化。采用交谈和心理测试等手段综合评估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性给予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加强膳食管理,保证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低盐(一啤酒瓶盖盐5g)、低胆固醇及高纤维素、高维生素的食物,忌食辛辣、肥甘厚味之品,并戒烟酒。饮食以早中餐为主,晚餐量宜少。高维生素是指维生素B族,C等,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高纤维素是由于中风病人肢体功能不便,活动较少,常易便秘。故应当吃芹菜、油菜等纤维素多的蔬菜,因其能刺激肠蠕动,防止便秘。③功能锻炼。入院后立即予良肢体位的摆放及定时的体位变换,对抑制痉挛模式、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根据病情每1~2小时更换体位1次,动作适度,防止褥疮发生和关节挛缩。良肢位保持采用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2种方法,尽量不采取仰卧位,仅为过渡性体位。患侧卧位是最重要的体位,患侧肢体在下方,肩关节向前伸展并外旋,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手掌向上放在最高处,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踝关节轻度跖屈。健侧下肢髋关节屈曲呈90度,膝关节屈曲呈90度,踝关节呈跖屈位。并分别在健侧膝关节下及背部放一康复枕。健侧卧位是健侧肢体在下方,患肩前屈,手平放于枕头上,伸肘,患侧下肢髋、膝屈曲,髋稍内旋。对于意识不清或不能进行自我运动的患者,借助治疗者的手法进行运动,预防关节挛缩和早期使患者体会正常的运动感觉,促进运动功能改善。但要注意应在发病的2~3天进行,取仰卧位,两侧均要进行训练,先做健侧,后做患侧,以给大脑一个正常的刺激。并且要在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内进行,活动某一关节时,近端关节要充分固定,防止替代运动,手法缓慢、柔和、有节律,避免产生疼痛。各关节的每个运动方向均要进行训练,每个动作每次重复3-5遍,每日两次。对伴有疼痛的关节,训练前进行热敷等物理治疗。从康复角度出发,对于无意识障碍,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可以从病后2~3天开始进行体位变化训练,开始时可采取半坐位,时间5分钟。以后每日增加坐起的角度,并逐渐延长坐位时间5~10分钟。训练过程中,交互增加坐位角度和坐起时间。一般情况下,10日左右患者坐位可达80度,维持30分钟的水平。以后进一步增加每日的训练次数,达到每日三餐维持1小时的目标。指导患者选择性运动,如十指交叉握手的自我辅助运动、桥式运动(选择性伸髋)、垫上运动等有助于缓解痉挛和改善已形成的异常运动模式。患者出院后的训练依照住院时的方法,家属帮助练习,强调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的原则,同时建立回访热线,对出院后训练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答。

1.3 观察指标 采用Harris肢体功能评分评价2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Harris包括2个维度,疼痛(44分),畸形(4分)。得分越高表明功能越好。肌力的评估采用0~5级的6级肌力记录法,0级:完全瘫痪;1级:肌肉可轻微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不能活动关节);2级:肌肉收缩可引起关节活动,但不能抵抗地心引力,既不能抬起;3级: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4级:肢体能作抗阻力动作,但未达到正常;5级:正常肌力。选择3个时间点对2组患者进行评价,分别是入院时、住院后10天、出院前1天。

2 结果

2.1 2组不同时间Harris评分比较 见表1。表1显示,B组总分明显高于A组。

表1 2组不同时间Harris评分比较(x±s)

2.2 2组不同时间肌力的评估比较 见表2。表2显示B组的肌力恢复情况明显高于A组。

表2 2组不同时间肌力评估比较(%)

3 讨论

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喎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病证。特点是发病急,来势凶猛,变化快,与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约3/4存在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通过护理干预,使患者及家属正视早期康复的重要性、训练内容与开始的时间,激发其恢复健康的自我意识。通过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使其掌握正确康复的方法,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5.069

1672-2779(2014)-05-0113-02

苏 玲 本文校对:曲凤英

2013-11-15)

猜你喜欢
肌力中风肢体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肢体语言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