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2014-02-07 06:03司丽艳
菏泽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舞蹈培训体育

司丽艳

(宿州学院体育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引言

在体育舞蹈事业逐渐走向成熟的今天,我们需要一支具备较高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教师队伍,来加强体育舞蹈的教学和训练,以便更好地推广和普及体育舞蹈这项运动.然而,目前我国体育舞蹈教师的素质,还存在诸多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如技术不够完善、文化水平不高、经验不足等,特别是对舞蹈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对技术动作的准确性的把握、对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对音乐节奏的处理等方面,还存在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舞蹈的教学效果.作为提高体育舞蹈教师素质的有效手段,继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进行研究,以南京市继续教育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南京市继续教育的体育舞蹈教师基本情况,分析体育舞蹈继续教育的特点.

1 相关概念

继续教育是指学员为了提高和补充其职业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等,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更新自身专业知识而进行的形式多样的培训.本文的继续教育是指在高校开设的继续教育课程班.

体育舞蹈教师继续教育是指从事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师为了提高和补充体育舞蹈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等,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更新自身专业知识而进行的形式多样的培训.本文参加继续教育的体育舞蹈教师指非体育舞蹈专业出身的教师[1].

2 体育舞蹈教师继续教育的必然性

2.1 体育舞蹈规范化发展的要求

2002年4月, 国际奧委会承认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世界综合性的运动会中开始出现体育舞蹈项目,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体育舞蹈提出了规范化的要求.我国体育舞蹈联合会的成立标志着体育舞蹈事业步入正轨,并进入飞速发展时期,体育舞蹈社会逐渐走向规范化.由台湾体育舞蹈教师王子文提出的体育舞蹈技术等级考试,规范了青少年的体育舞蹈技术,对他们的体育舞蹈动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舞蹈技术等级考试要求在准确把握每一个技术环节的基础上,身体的方位、脚法都要精准到位,要掌握关节、肌肉、骨骼的用力方法和顺序,要清晰、精确、细致地完成每一个动作[2].

2.2 高校为体育舞蹈教师继续教育提供条件

按照教育部的教学思路,1993年,北京舞蹈学院将国标舞列入专业必修课,1996年,成立国标舞专业,同年,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率先成立体育舞蹈专业,随后多所院校相继成立体育舞蹈专业.作为一个独立的舞蹈专业进入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成为了培养体育舞蹈教育人才的摇篮,使体育舞蹈发展更加专业化.同时,建立了较完善的体育舞蹈教师专业培训体系,拥有高水平的师资, 配备较完善的教学环境和场地,具有科学、完备的课程设置.以上这些,使体育舞蹈教师的继续教育成为可能,为体育舞蹈教师的继续教育创造了条件[3].

2.3 体育舞蹈迅速发展和人才培养市场化竞争的需要

体育舞蹈在我国逐渐普及和迅速发展,各种体育舞蹈培训班相继成立,并逐渐成为了少儿学习体育舞蹈的主要途径,随着培训班的成熟和发展,地方基层纷纷开设了体育舞蹈培训学校,在经济发达地区,各培训学校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竞争,他们不但比教师的专业技术,还较量教师的学历层次、个人素质及个人修养.随着体育舞蹈学校的发展,教师工资的支付方式也逐渐向正规化方向发展,按照教师的教学能力、学历背景等综合因素支付工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体育舞蹈教师进行继续教育.

综上所述,体育舞蹈的规范化发展,高等院校设置体育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激烈的市场化竞争等,都促使体育舞蹈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从而促进了体育舞蹈继续教育的发展.具备一支高素质的体育舞蹈教师队伍,才能够提高我国体育舞蹈教学水平,为体育舞蹈的发展培养后备人才,促进体育舞蹈进入良好的发展轨道.

3 南京市体育舞蹈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分析

3.1 参加继续教育的体育舞蹈教师调查

3.1.1 参加继续教育的体育舞蹈教师的基本情况

对南京市85名参加继续教育的体育舞蹈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南京市参加继续教育的体育舞蹈教师的基本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在学历上,参加进修的大部分教师在专科以下学历,文化层次偏低,影响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继续教育应加强低学历教师的理论教学,弥补背景知识的不足;在年龄结构上,大部分教师的年龄在35岁以下,年轻教师学习能力较强、精力充沛、勇于创新,但欠缺教学经验,应加强对这部分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在职称上,大部分教师没有职称等级,专业水平低,亟需提高专业水平;在男女比例上,男性人数过少,男女数量差距较大,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为体育舞蹈的显著特点是两个人的舞蹈,需要男女配合来演绎;在运动经历上,大部分教师没有参加过市级以上级别的比赛,反映出教师没有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比赛经验;在教学训练上,教师只教授拉丁舞或标准舞,教学对象以儿童少年为主,说明体育舞蹈受到越来越多的儿童的喜爱;只有很少数教师所教的学生获得过国家级比赛名次,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1.2 体育舞蹈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需求

在参加继续教育的需求上,对85名体育舞蹈教师调查的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教师都选择了更新专业技术知识和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只有45.88%的教师选择了更新专业理论知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体育舞蹈教学以技术知识为主,以理论知识为辅,随着体育舞蹈行业竞争的加大,体育舞蹈教师不得不参加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素质,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表2 体育舞蹈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需求

在调查中还了解到,85名参加继续教育的体育舞蹈教师都认为继续教育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这说明体育舞蹈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需求很迫切.

3.2 体育舞蹈继续教育的特点

3.2.1 体育舞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特点

一是课程设置.针对体育舞蹈教师的培训课程一般包括理论、技能和技术三部分,在调查中发现,现今体育舞蹈进修班的课程设置仅包含技术课程,几乎没有理论课程和技能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拉丁舞,很少涉及摩登舞,一方面是因为进修班男女比例失调,摩登舞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是缺少专业的体育舞蹈教师.调查中也发现,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正在逐渐完善[4].

二是教学特点.目前,继续教育的教学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师主宰课堂教学,按自己的意愿安排教学进度和目标,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调查中发现,继续教育普遍没有教学大纲,没有明确具体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因此,每一期的教学内容都是不同的.

三是培训师资特点.在调查中发现,目前体育舞蹈继续教育的师资情况为:教师以国内优秀教师和国内外优秀选手为主,体育舞蹈知名学者、国际级裁判、国家队教练等比较少.主要因为国家队教练和国内外知名学者受身份和职业的限制,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继续教育的教学工作.

四是培训的经费来源.参加体育舞蹈继续教育的学员大部分是自费,因为大部分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是社会舞蹈教师,他们通过教授体育舞蹈获取收入,拿出其中的一部分收入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只有一小部分学员是公费,他们一般来自高校,学校承担相应的培训费用,但经调查了解到,这部分学员为了进修,提升自身技术,也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

3.2.2 体育舞蹈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限制因素

一是资金不足.资金不足是制约体育舞蹈继续教育发展的首要因素,体育舞蹈的动作细腻,技术性较强,仅通过继续教育难以满足学员的需求,要想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学员一般都需要聘请教师进行辅导,聘请教师的费用是相当高的.此外,考取体育舞蹈教师资格认证也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5].

二是受培训期时间的限制.目前进修班在课程设置上,一期的时间大约需要半年.大部分体育舞蹈教师有自己的舞蹈工作室,难以挤出这么多的时间进行继续教育.因此,要考虑拓宽培训的形式和渠道,设立更多的函授站点,适当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频次,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3.2.3 体育舞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些体育舞蹈教师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他们认为学习是一劳永逸的事,没有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思想,对外面世界的发展形势了解不够,认为继续教育没有必要.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师,认为没有什么竞争,自身具备的知识储备已足够使用,没有意识到随着体育舞蹈的普及和发展,人们的要求和审美水平会越来越高,对体育舞蹈的期望也会逐渐提高,体育舞蹈教学会逐渐规范,没有树立终身学习思想的教师将会被淘汰[6].

高校是继续教育的组织者,在继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有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都希望通过进修,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以提高教学能力和竞争能力.但有时会因为学生数量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任务重、未按学员技术水平分班教学、教学管理不完善等原因,影响继续教育的教学效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4 结论

1)随着体育舞蹈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社会对体育舞蹈教师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舞蹈教师需要通过进修,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2)参加继续教育的体育舞蹈教师大部分是非体育舞蹈专业出身,存在学历普遍较低、男女比例失调、教学经验不足、缺乏比赛经验等问题.

3)参加培训的体育舞蹈教师认为继续教育很有必要,对进修有迫切的需求,通过进修,首先希望提高自身专业技术,其次希望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参与调查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仅设置了技术课程,没有设置理论课程.

4)培训教师以优秀选手和国内优秀教师为主,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

5)影响体育舞蹈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原因为:资金不足、受训时间限制等.

参考文献:

[1]马申,卞有江.在新时期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 19(2) :132-135.

[2]韩拥军.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J].体育科技,2003, 19(1) :76-79.

[3]王港.我国体育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影响丙素的体系构[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4]周信德.体育教师再教育研究[J].内江科技,2002, 25(4):89-91.

[5]黄欣加,张敏杰,熊晓正.从屮西体育舞蹈历史演绎谈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J].体育与科学,2006,25(2) :68-71.

[6]陈自旺.我国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舞蹈课开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 29(2): 244-246.

猜你喜欢
舞蹈培训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培训通知
学舞蹈的男孩子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