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均方差决策法新疆与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比分析*

2014-02-07 06:03赵南哲
菏泽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平均水平文化产业新疆

赵南哲,郭 辉

(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54)

1 新疆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1.1 新疆文化产业总体发展程度

《2012年新疆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指出,新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年稳步提高.2012年,新疆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77.2亿元(按现价计算),相对2011年增长了17.0%,占当年GDP的1.03%;2008~2012年间,新疆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平均增速为26.8%,高于全国增速3.8个百分点;文化服务业法人单位人均增加值11.2万元,是同期全区人均GDP的3.3倍.但是在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文化经营企业少且规模小、文化资源未充分开发利用、文化产业仍以文化事业为主、文化消费力不强、文化人才相对匮乏、文化产业投资单一化等问题.

1.2 新疆文化产业各地区发展状况

据《新疆统计年鉴2013》的数据测算,2012年新疆各地州市共有文化、体育、娱乐产业城镇在岗职工28 960人,其中67.6%在北疆地区,41%在乌鲁木齐市,南疆、东疆地区共占32.4%;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 224个,其中59.15%在北疆地区;共有文化产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38 564万元,其中66.3%投入到北疆地区;共有入境旅游收入55 057万元,其中北疆地区占78%,仅乌鲁木齐市就占到36%,南疆、东疆共占22%.

新疆各地州市的文化产业明显失衡,大部分文化人才和资源集中在了北疆,尤其是乌鲁木齐市.南疆、东疆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2013年新疆8个自治区特级公共图书馆中有6个在北疆,20个一级公共图书馆中有11个在北疆,南疆地区只有2个特级公共图书馆和8个一级公共图书馆,东疆地区只有1个一级公共图书馆.南疆、东疆地区由于城市化率较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文化从业人员数量少,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严重落后.

2 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比较注重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蓝庆新和郑学党(2012)结合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在国际上的地位,提出了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相关建议[1];李雪茹(2009)参考波特的钻石模型评价体系,运用VRIO模型构建了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为学者分析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时的指标选取提供了参照[2];李卫强(2012)结合北京等环渤海五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运用指标体系法和因子分析法分析了五地文化产业竞争力,并提出了北京文化产业的不足与改进建议[3].王家庭和张容(2010)结合文化产业竞争力基本理论,以F检验和Hosman检验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相关面板数据,总结出造成地区间发展差距的原因[4].

还有学者研究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陆立新(2009)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VAR模型等计量方法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认为文化产业发展支持了地区经济增长[5];陈石清等(2010)从我国文化产业的实际问题出发,采用ADF检验探讨了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地区经济的反作用,提出了促进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6].

对新疆文化产业做出研究的有:甘晓成等(2012)从新疆文化产业的市场需求、产值比例、与总体经济状况契合度以及产业投资等方面分析了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与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7];李建军(2012)从挖掘新疆多元化文化资源的角度分析了将文化产业同其他产业结合发展的可能性,提出了利用文化产业实现区域文化交融的建议[8].

得益于以往研究,致力于做以下延伸研究:由于统计口径的改变,且以往设置的指标体系中侧重于其研究对象,个别指标的代表性较弱.因此从生产能力、基础设施、市场发展、政府支持、资源开发、人才培养、对外影响、产业集中度八个方面,构建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标体系.采取较为定量的均方差决策法评价新疆文化产业在全国文化产业大系统中的地位,并且分析了新疆文化产业各个子系统发展程度及主要问题.

3 我国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指标体系构建

以往学者多用文化产业产值来衡量文化生产能力,用城、乡居民文教娱乐支出水平来衡量文化市场发展;用高等院校本专科学生数来衡量文化人才培养;用贸易竞争指数等来衡量对外文化影响力.因《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统计口径改变,本文采用全年制作电视节目时间、出版印刷企业工业销售产值、艺术表演场馆观众人次三个具体的指标来衡量文化生产力;用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总资产、总利润等生产性指标衡量文化市场发展;用文化部门教育机构专业技术人才数和在校生数替代了高等院校本专科学生数;用对外文化交流次数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代替了贸易竞争指数.从《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系统》等统计数据中选取了20个指标,构建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中国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及权重

续表

注:括号内的数字为权重值

4 基于均方差决策法新疆与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对比分析

4.1 均方差决策法的计算步骤

均方差决策法利用标准化之后的随机变量值来求随机变量的均方差,从而判断随机变量的离散程度.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选取评价指标为随机变量,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的影响

2)通过计算标准化后的各类变量的标准差来确定权重

3)根据所得的指标权重值和标准化数据,求出每一个样本的综合评价值

表2 2012年全国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4.2 新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在全国的地位及实证结果分析

4.2.1 新疆文化产业在全国的地位

按照表2的评价结果,可以将全国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分为5个层次.

第1梯队,广东、浙江、江苏.这三个省的综合评价得分在40分以上,属于文化产业的领先地区,产业质量和规模都排在全国前列.

第2梯队,上海、北京、山东、河南、四川、安徽、湖北、山西;这些省份的综合评价得分在25分以上且40分以下,在文化产业的质量和规模中有一项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第3梯队,湖南、河北、陕西、福建、辽宁、江西、云南、重庆,这些地区的综合评价得分在15分以上且25以下,处于全国中游水平.

第4梯队,天津、内蒙、新疆、黑龙江、广西,这些地区的综合评价得分在10分以上且15分以下,文化产业相对落后地区.

第5梯队,剩下的地区,综合评价得分在10分以下,属于文化产业发展落后地区.

由表2可知,新疆的文化产业处于全国中下游,综合排名第22位,每一个子系统的评分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西部地区,新疆的文化产业综合评分排在四川、陕西、云南、重庆、内蒙古之后,排名第6.

4.2.2 新疆文化产业各个子系统排名分析

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全国的排名见表3.从表3可知,生产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发展和资源开发排名稍高于综合排名;而新疆的政府支持程度、人才培养、产业集中度和对外影响力等四个子系统排名落后于其综合水平.

表3 新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各子系统在全国的排名

1)生产能力子系统排名分析

从表3可知,新疆文化产业生产能力在全国排名第21位.其评分仅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生产力低下.其中新疆全年制作电视节目时间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新疆出版印刷企业工业销售产值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3%,艺术表演场馆观众人次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24%,新疆的出版印刷业和艺术表演业发展落后.

2)基础设施子系统排名分析

新疆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评分略低于全国水平分数,但排名在全国第13位,这说明全国文化基础设施分布失衡,中、西部地区严重落后.新疆的文化、体育、娱乐产业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24%,文化产业的市场投资较少;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5%,政府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投资较多.

3)市场发展子系统排名分析

新疆文化市场发展程度综合评分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7%,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总资产和总利润两个指标占全国平均水平的34%和21%,文化市场规模较小.文化、体育、娱乐行业城镇从业人员数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6%,说明新疆文化产业力资本不足.地区间文化产业内部发展的侧重点不同,如湖南省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处于中下游水平,文化市场的发展程度却是全国领先.新疆的文化事业、文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明显领先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市场的建设,应当大力引导文化企业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促进产业内部发展的平衡.

4)政府支持子系统排名分析

新疆文化企业的政府补贴不仅远远低于内地,与陕西、甘肃等西部其他省区也有很大差距.文化产业发展前七名的地区都是经济大省或者区域经济中心,其财政收入西部地区难以比拟.新疆政府对文化产业支持力度的评分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用于文化事业的指标“文化事业费”(间接反映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而用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政府补助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显然新疆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远远大于文化产业.

5)资源开发子系统排名分析

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前十名的地区并不只有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中、西部的河南、安徽、湖南、四川凭借着丰富的文化资源都榜上有名.新疆文化资源开发的指标评分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2%,其中国家5A级景区数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同,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较好,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22%.新疆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6)人才培养子系统排名分析

新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指标评分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文化教育机构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在校生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2%和26%.新疆还面临文化产业人才结构失衡和人才流失情况,虽然山西省总体经济和文化产业并不发达,文化人才培养的指标评分排在全国第一,其经验值得新疆参考借鉴.

7)对外影响子系统排名分析

虽然新疆具有借助“丝绸之路”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的优势,但新疆文化产业对外影响力的指标评分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33%,对外文化交流次数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4%和26%,显然新疆文化产业对外的影响力不足.

8)产业集中度子系统排名分析

新疆文化产业集中度的指标评分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4%,文化企业的地区集中程度上新疆处于全国下游水平,还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文化企业分布分散.乌鲁木齐市应当利用文化从业人员集中的优势,大力创建文化产业园区,加大对乌鲁木齐市七坊街等文化创业基地的宣传与支持,尽快形成规模效应.

5 提高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程度的对策建议

5.1 推动文化事业单位市场化改革

新疆文化产业内部各部门发展不平衡,出版印刷、艺术表演等部门生产能力低下,落后于全国水平.新疆应当逐步鼓励出版社、艺术团等文化事业单位进行公司制改革,由文化事业单位转为文化企业,以商业杂志、图书、演出等产品和服务作为主要的产品和服务,依靠市场机制促进文化生产力的提高.

5.2 加强文化市场的招商引资

新疆文化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多以政府的事业型投资为主体.新疆应当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入疆投资,投资更多的需要市场主体的参与而非政府的单一投入.

5.3 加大力度扶植文化市场经营单位

新疆各级政府应树立保护幼稚产业的意识,逐步增大对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的补贴,将财政支持的重点由文化事业单位转移到文化企业上来.有意识地引导文化企业成立行业协会,为文化企业组建资金、人才、信息共享平台,着力发展和宣传乌鲁木齐七坊街等文化产业基地.

5.4 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

新疆地处世界四大文明交汇处,文化资源丰富,但地区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少,新疆各级政府应当将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结合起来,引导各族专业的文化艺术人才进入文化市场,发展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5.5 加强文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新疆的文化教育部门专业人才匮乏,人才的培养能力有限,所培养的文化人才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新疆各级政府应当注重文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规划,培养大量懂经营、管理又有文化专业水平的人才,同时以优越的待遇吸引内地的文化人才来疆工作.

5.6 加强文化产业的对外交流

新疆文化产业对外交流较少,国内和国际市场影响力不足.考虑到与中国内地的地理距离,新疆应当针对中亚地区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借助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有利时机和地区优势开拓中亚文化市场,让新疆的文化产品成为新疆对外开放的名片.

参考文献:

[1]蓝庆新,郑学党.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及策略研究——基于2010年横截面数据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3):32-39.

[2]李雪茹.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基于VRIO模型的修正[J].人文地理,2009,24(5):76-80.

[3]李卫强.北京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3):90-96.

[4]王家庭,张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的区域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2):79-81.

[5]陆立新.文化产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J].统计与决策,2009,(20):86-87.

[6]陈石清,李健健,龚芳.文化产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31(6):98-101.

[7]甘晓成,刘环玉,姚卫坤.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2,33(7) :31-39.

[8]李建军.以地域多元民族文化增强新疆文化软实力[J].兰州大学学报,2012,(5):82-86.

猜你喜欢
平均水平文化产业新疆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新疆多怪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