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罗密欧,她也不是朱丽叶
——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2014-02-07 06:35孙韵丰
剧作家 2014年4期
关键词:田沁鑫罗密欧与朱丽叶朱丽叶

孙韵丰

在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的2014年4月,国内外众多剧院、剧团都纷纷重排莎剧以示对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敬意。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田沁鑫重排的这部莎士比亚经典悲剧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显出了这份对莎翁的诚意。这部由中国当代剧坛新锐导演执导、多位知名青年演员联手呈现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自2月在香港成功首演后便开始了它的全国多地巡演。

走进田沁鑫的剧场,这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舞美装置一定让观众意外:幕布敞开,布景暴露台上,两根醒目的旧电线杆子矗立台前,舞台两侧是象征两家势力范围的二层钢筑体,深处是一张中国上世纪80年代常见的网格铁门,台上散乱堆放着如今公路骑行运动常见的“死飞”自行车。演员没有在后台候场,而是在台上呈现出生活甚至排练的常态。临近演出正式开始,没有响起正式场铃,一个近似业余播报的声音出现:“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三、二、一。”一时间分不清正式演出或还在排练中。一部经典悲剧就这样拉开序幕。

尽量“接地气”,结合本土元素

《罗密欧与朱丽叶》,一部对西方观众来说百演不衰的严肃悲剧,在中国观众眼里,或许充其量是一个带有浪漫色彩而结局不如《牡丹亭》中杜丽娘与柳梦梅那样起死回生走运传奇的故事。不同的中西哲学与文化,让我们看到中国古典文学中少有纯粹的悲剧,从来都以悲喜剧为主,以大团圆结尾。是的,在中国上演的西方经典名剧总是遭遇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不同的文化语境和历史背景,使观众在读解作品时本能地存在一道隔阂。田沁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提到:“中国人演莎士比亚的戏总让人有种距离感,即使是我们的演员穿着本土化的服装来演出,抑或是我们用实验的方式来诠释,总显得不亲,因为那毕竟不是我们血液里流淌着的东西。我只想让莎翁落个地,用我们的方式,讲出他的心里话。”

这部戏保留了原版主要的故事情节,把

时间拉到现代,把空间挪到北京大院,将焦点聚在“爱情”。一个义无反顾的青春爱情故事就在“发展中的当代中国”这特定时空中展开。在中国印刷发行较多的是朱生豪译的莎剧剧本,只要读过朱老先生译的剧本,就能体会莎剧中文版华丽如诗般的字句,为能“接地气”,田沁鑫首先就在剧本改编上下功夫,除保留了原本中的几处经典桥段外,其余则让语言变得更朴素,更口语,更当代。这在开场就有直观体验——

“当年你二姨那什么了我姥姥,我怎么允许你们家那什么我姥姥!”

“当年你大舅怎么着了我大爷,我怎么能让你们家怎么着我大爷!”

朱家和罗家的男男女女们互相用京片子骂骂咧咧开始了争斗,因为一部自行车,两家矛盾爆发。还有另人印象深刻的一处桥段,便是从戏中充满喜感的神父口中念出的一段中国特色的相声快板,这令全场观众捧腹大笑。此外,自行车成为这个舞台上的重要道具,对此,田沁鑫认为这种“既怀旧又时尚”的自行车代表着已经消逝的“自行车时代”以及正“时尚地发展的中国”。舞台上的两根电线杆也同样成为田沁鑫眼中“接地气”“很中国”的时空符号,正如她所说:“电线杆子现在已经消失了,但电线杆子又是我们所有人的记忆。”

青春的身体,爱无禁忌

在田沁鑫的作品中,我们总是可以看到她对于身体的展现。这部关于爱情的戏剧,青春的身体成为展现的对象。剧中开场的群殴戏中,一群青年男女穿着时尚,女生露背露脐穿着紧身皮裤,男人们露出胸肌,从头到脚流淌着躁动的血液。参加过田沁鑫戏剧工作坊的演员一定知道“隔空发力”这种训练方式,一人发力,并不作用在对方身上,受力方根据发力方的角度和力度来判断自己的受力方向和程度从而及时做出行为反应。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这场群殴戏中,我们看到了田沁鑫根据这种训练方式而展现在舞台上的行为处理。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相识的派对舞会上,我们看到的是一副副年轻身体展现激情与魅力的舞动群像。其中,朱丽叶的扮演者殷桃穿着一身黑色短蓬裙,顶着一头爆炸短发出现在舞会上,和所有人一样,她舞姿性感,狂热奔放,单纯而美好,青春的气息从上自下扑面而来。或许也只有这样的女孩才会和罗密欧拥有一段撕心裂肺的爱情。田沁鑫在选择殷桃作为朱丽叶的扮演者时谈到,她人漂亮,直接而本质,能够把自己的生命力张扬出来,具有很强的爆发力。戏中的朱丽叶这一角色在田沁鑫看来,是一个“在我们中国女孩头上的,不是传统审美意义下的那种女孩,乖乖的,或者天使范儿的,公主范儿的,女神范儿的都不是。”她像一只一心向爱情之火扑过去的飞蛾,她的身体里充满着感性细胞。罗密欧,在田沁鑫心里,应该是一个“爱神丘比特”的定位,为爱而生,为爱而死,形象上则要展现出男人的阳刚,李光洁扮演的罗密欧帅气而有些颓废,独特而纯粹。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多场对手戏中,吻戏不少,甚至有一场戏罗密欧一边说着台词“我一见到你就不想让你离开,我身体里所有的细胞都在叫嚷着,让我拥抱你,捏死你,把你揉进我的身体里”,一边将衣服脱到只剩底裤。熟悉田沁鑫作品的观众一定了解,在田沁鑫所有的作品中,从《生死场》到《青蛇》,身体姿态的狂放已经成为田沁鑫作品中人物表演的特点。《罗密欧与朱丽叶》也不例外,身体的展现是一方面,从技巧层面来说,田沁鑫也做了解释:“哎呀,没办法,还是莎大爷这事儿,因为莎老先生他在写的时候就写了这一对年轻人,这就是两人死扛着往下恋,所以到了一段的时候,两个人真的在一起的时候,我怎么能把我身体的一部分给你,我怎么能够把你怎么样,说这话的时候,如果让两人站着说,这显然都不符合这个人的情感了,他没办法,只能下一步进行这样的递进动作。”正是这样充满激情、青春洋溢的身体,才会为了爱而打破禁忌、冲破束缚、不顾一切勇往直前。

奢侈的爱情教育,现实的男女境况

田沁鑫排《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舞台上展现纯粹的爱情,这是一堂奢侈的爱情教育课。还记得爱情最初的样子是什么吗?在这个社会、经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爱情,逐渐被物质欲望、世俗观念冲淡。彩礼问题、“门当户对”、稳定安逸的生活标准都成为附加于爱情之上的筹码,对于这一点,田沁鑫也有所体会。该戏将原版中的乳妈改成奶爸康花花,这一角色的部分台词创作也都是来自于田沁鑫参加过的一场婚礼。婚礼上冗长的仪式以及新人父母对新人的要求“孝敬父母,侍奉公婆,团结领导,团结下属,爱护同事,回报单位,回报社会”,让婚姻在中国成为了爱情的坟墓。爱情不再是最初的那个样子。在中国,想要拥有幸福的婚姻就必须先拥有将爱情变现的能力——钻戒、房子、车子、存款,虽然这些条件并不能保证所有婚姻的完整,但至少,它们能够保证双方在步入婚姻的那一刹那是“幸福美好”的。

田沁鑫为了能让这部西方爱情悲剧更接近中国观众,编排上加入了众多中国元素,用意就是在于让观众懂得什么是爱情,爱情应该是怎样的。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从小学至高中期间的爱情是“早恋”,大学四年毕业以后,父母便指望子女忽然间找到合适完美的恋人带回家,按部就班地完成婚姻大事,好好地过日子。毫不夸张地说,如今收视飘红的各类相亲节目以及婚姻家庭纠纷节目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

在田沁鑫眼里,纯粹的爱情里是没有世俗标准的,这才是纯净而美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获得掌声的同时,获得的也许是部分观众深深的感动与共鸣,只是,离开观众席,剧场外面,等待他们的依旧是那个无法逃避的残酷社会以及无法抗拒的生活压力。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爱情,多么奢侈,甚至以生命为代价。然而在中国,你不会是罗密欧,她也不会是朱丽叶。

客观地说,当下的社会已经很难会有一部作品能真正改变这个社会的主流观念、一部戏能真正改变观众的爱情观。但这部戏,至少为我们对于爱情的理解提出了问题,提出了导演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在这个务实的年代,你可以不是罗密欧,她也可以不是朱丽叶,但你们应该需要知道,真正的爱情,这样存在过。

猜你喜欢
田沁鑫罗密欧与朱丽叶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祝》之比较
现代美国街头版罗密欧与朱丽叶
唱到爱恨缠绵时,以爱化解世仇——法语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田沁鑫:回归自己的表达
《罗密欧与朱丽叶》:法国音乐剧的新浪潮
田沁鑫:为戏剧置身出世入世间
亲爱的,你太胖了
《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何长盛不衰
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首登羊城劲刮浪漫“台风”
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