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寿险公司利润路径选择

2014-02-09 07:16陈肖
上海保险 2014年1期
关键词:中资投资收益寿险

陈肖

我国寿险公司利润路径选择

陈肖

利润路径的选择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寿险公司经营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保险经济学认为,在初级市场中,利润来源于保费收入,保费扣除保险事故发生的经济补偿给付额和各项费用后即为公司的利润。然而,在成熟市场中,保险经营的资金流量包括了保费收入、赔款支出和投资收入三部分,其中保费收入和投资收入均为资金流入项,成为寿险公司利润的两大来源,也就是本文中提及的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

一、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的关系

现代保险业的发展实践表明,寿险公司的主营业务已发展成为由承保业务和投资业务两部分组成的综合性业务。因而理论上来讲,承保业务和投资业务都是寿险公司的主营业务。但现实经营活动中,寿险公司承保业务的利润值却常常为负,部分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为投资收益,用投资收益弥补承保上的亏损。总之,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始终是寿险公司的主要利润路径。

在保险公司利润路径的选择上一直存在着两种理论。一种是基于山的沉稳内涵而定义的“山派”理论。该理论主张保险公司应将稳健经营视为其经营过程中的关键所在,提倡互助精神和共同分担,因而强调保险是一种责任分担机制,公司利润应主要来源于承保利润。另一种则被称作“海派”理论,主张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对公司资金的有效运用,将承保业务看作其资本投资筹集资金的融资过程。该理论较“山派”理论明显多了几分随意性,并不强调稳健的承保业务。

基于以上理论,笔者认为,我国寿险公司的盈利来源应是两种学派的结合体,既不能忽视承保这一基本业务所带来的盈利,又不可懈怠投资业务。两者共同作用于保险公司的经营利润。

二、我国寿险公司营业亏损严重

本文以我国66家寿险公司2012年年报为数据来源,通过对各家公司2012年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的统计分析,结合各公司的注册资本以及总资产和保证金的数量,对比分析其公司规模对寿险公司利润路径的选择有无直接影响。

(一)中资寿险公司的盈利状况

本文共选取了41家中资寿险公司。统计结果表明,其中有12家寿险公司在2012年盈利,仅占样本总数的29.27%。也就是说,其余70%的中资寿险公司在该年度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

表1 2012年实现盈利的中资寿险公司基本信息统计单位:百万元

从表1可以看出,12家实现盈利的中资寿险公司中,仅有安邦人寿一家公司承保利润为正。其余11家寿险公司的投资业务给公司带来了收益,弥补了承保业务上的亏损,因而总体营业利润为正。

(二)外资寿险公司的盈利状况

本文共选取了25家外资寿险公司统计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仅有9家公司实现了总体盈利,其中只有招商信诺人寿保险公司的承保利润为正,其余8家外资寿险公司均靠投资收益才弥补了承保业务上的亏损。

表2 2012年实现盈利的外资寿险公司基本信息统计单位:百万元

从表2可看出,招商信诺在外资寿险公司中的盈利总额并未排到前三位,但其却是唯一一家实现了承保业务盈利的公司。更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招商信诺的注册资本量在这9家寿险公司中最小。如此小规模的公司竟可实现这么理想的盈利水平,值得其他寿险公司学习和借鉴。

三、不同规模公司的盈利路径选择

寿险公司的规模可通过两类指标来考量,首先是注册资本金。一家公司的注册资本是公司在登记机关登记注册的资本额,也叫法定资本,它代表着公司法人财产权,反映该公司的经营规模。其次是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额,寿险的承保业务是其主营业务,公司的保费收入是衡量其规模的又一个指标。本文选择注册资本作为衡量各公司规模大小的标准,并分别对我国中资和外资寿险公司进行分析。

(一)不同规模的中资寿险公司的盈利路径

按照不同注册资本区间对以上41家中资寿险公司进行分类(如表3)。

表3 按规模划分的中资寿险公司盈利状况

可以发现,公司的规模越大,其总体上盈利的可能性相对越高。但总体盈利却不代表其承保业务也盈利,绝大多数公司只是以投资收益弥补了承保上的亏损。

(二)不同规模外资寿险公司的盈利路径

相对于中资寿险公司,外资公司的规模一般较小。按照注册资本对25家外资寿险公司进行分类。如表4,这25家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分布于2亿元至37亿元之间不等。

表4 按规模划分的外资寿险公司盈利状况

盈利公司分布规律与中资保持一致,规模较大的公司中实现盈利的公司家数也较多。若将各公司的具体盈利情况(即绝大多数公司承保利润为负的情形)考虑在内,可发现规模大的寿险公司虽然和其他小公司一样在承保业务上是亏损的,但其投资收益可以弥补承保亏损,实现总体盈利。而小公司显然没有这种优势,受到规模的限制,其投资收益远不及承保亏损量,因而总的营业利润依然为负。

四、国外寿险公司的利润路径选择

虽然不同地区的承保和投资收益状况各不相同,各个国家的寿险公司盈利状况参差不齐,但营业利润总是来自于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两个方面。比较、借鉴各国、各地区的经验,对我国寿险公司的路径选择将有所帮助。

资料显示,北美的寿险公司承保利润几乎全部是负数,而欧洲保险业则与北美有所不同,寿险承保业务的利润较好。受日本保险业低迷的影响,亚洲保险公司承保利润也普遍较差,但日韩一些保险公司在资金运用上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弥补了承保业务的亏损。承保利润较差的北美地区也是这种情况。

中国寿险公司在资金运作上没有显著的优势,承保业绩平平,致使其总体盈利状况不佳。考虑到资金运用情况的不理想,各中外资寿险公司都应在承保业务上更加努力。

五、结论及建议

作为营业利润来源的一部分,承保业务对中外保险公司经营业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阶段,承保利润应成为我国寿险公司的主要利润路径。即使在投资业务相对发达的地区,也有相当一批保险公司靠较高的承保利润获取营业利润。从当前我国寿险公司普遍亏损的角度来看,实现盈亏平衡甚至微利,是各寿险公司努力的方向。在金融市场依旧不够成熟、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能力相对较低、市场风险较大的现阶段尤应如此。

我们发现,规模较大的寿险公司通常可以实现较高的投资收益,且能够更进一步地弥补承保业务上的亏损。因此,规模小的公司,应更加注重承保业务,提高承保质量,加强核保,这才是盈利的重要途径。规模大的寿险公司的承保业务亏损尽管可以从较高的投资收益中得到弥补,但若能实现承保盈利又何尝不是增加公司总利润的好方法呢?总之,寿险公司的业绩应由保费与投资的双轮驱动模式实现,不可只重视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尤其要重视作为保险公司基础工作的承保业务。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中资投资收益寿险
Lévy模型下的最优寿险、消费和投资
起底中资房企海外债
设立合资人寿险企的实务分析
中资美元债券责任管理:流动性压力下的主动应对
2016年中资海外矿产能源投资报告
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哪个好
万峰痛批寿险乱象
个人投资者财务知识对股票投资收益的影响研究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