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脂联素水平的干预研究概况

2014-02-11 03:50南小亚胡芸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16期
关键词:糖脂脂联素中医药

南小亚 胡芸

四川省成都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四川成都 610000

中医药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脂联素水平的干预研究概况

南小亚 胡芸

四川省成都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四川成都 610000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脂联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其浓度下降与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脂联素具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调节糖脂代谢,保护血管内皮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作用,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研究发现中医药可影响脂联素水平,降低炎症反应等作用,其治疗中有其独到之处且疗效确切。

中医药;脂联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炎症因子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威胁全人类健康的疾病,而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脂联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其浓度下降与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其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保护作用[1]。

近年来发现脂肪组织不仅是被动的能量储存器官,还是可以产生一系列有生物活性的脂肪细胞因子的内分泌器官[2],如脂联素(APN)、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介素-6(IL-6)、瘦素(1eptin)等,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是炎症性疾病,而脂联素与炎症因子密切相关。中医中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中尤其独有优势,关于中医中药对脂联素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相关性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主要从影响脂联素水平、降低炎症反应、调节糖脂紊乱等方面入手,研究其发生机制,现分述如下。

1 脂联素与糖脂代谢

近年来对APN的研究发现其与DM、IR关系密切,是一种联系糖脂代谢潜在的胰岛素作用促进剂,在糖脂代谢的多个环节中发挥作用[3]。人类脂联素基因位于染色体3q27(系胰岛素敏感位点),该区域存在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冠心病的易感位点。国外研究发现,与野生杂合子脂联素基因缺乏小鼠相比,纯合子脂联素基因缺乏的小鼠显示出严重的胰岛素抵抗,这一实验证实了脂联素对于维持胰岛素敏感性、正常的糖代谢是必需的。APN可以增加胰岛素受体的酪氨酸磷酸化,增加脂肪酸的氧化而减低肝糖输出和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对的合成,调节糖脂代谢,脂联素受体与胰岛素敏感性正相关[4]。脂联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李平等[5]研究发现ANP与SBP、DBP、BMI、FBG、HbAlc、TG、CIMT成负相关,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的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糖尿病组和正常组,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脂联素水平随着大血管病变的发生而降低,脂联素浓度降低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潜在高危因素。

2 脂联素与炎症因子,动脉硬化

APN具有抗炎症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特性,并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的负性调控作用[6]。近年来观点认为,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性疾病,炎症因子及脂肪细胞因子参与了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动脉粥样硬化(AS)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病理基础,而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阶段,也是其中心环节。陈燕铭等[7]研究发现,随着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加重其血清APN的浓度更低,其浓度与血清炎症因子,如ICAM-1、TNF-α和hs-CRP浓度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提示血清脂联素水平的下降,血管内皮炎症反应加重,脂联素可能通过抑制TNF-α诱导的黏附分子表达抑制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国外研究发现,动脉内皮细胞经脂联素处理后,脂联素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TNF 2A诱导的VCAM21、E 2选择素及ICAM2l等在内皮细胞表面的表达,从而抑制TNF 2A诱导的单核细胞黏附于内皮细胞。脂联素可能是联系炎症反应的纽带,其保护性作用可能是通过拮抗炎症反应来实现的。

3 中医药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脂联素的干预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属于中医消渴之变证,是由于消渴病日久而引发并发症,石鹤峰、徐立然认为痰湿是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病理转化的重要基础,是各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而瘀血贯穿DM病程始终。在动脉硬化中医证型与脂联素相关性研究

中,痰瘀互结证ANP水平明显低于痰证及瘀证组,痰证组ANP水平明显低于瘀证组。陈学勤等人临床研究发现T2DM中医各证型血脂联素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其血脂联素水平依次为:湿热困脾证<血瘀阻络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热盛证<阴阳两虚证;其中湿热困脾证组明显低于其它四个证型组,有显著性差异,瘀阻络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热盛证及阴阳两虚证血脂联素组问比较无显著差别。提示痰湿及瘀血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脂联素水平影响较明显。高允珊等人用补肾活血法选用滋肾降糖丸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脂联素水平的研究中发现,其可升高血清脂联索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血管内皮损伤。张冰冰等人用清热养阴,活血化瘀法,选用中药复方“益糖康”对糖尿病大鼠白色脂肪脂联素和脂联素受体1的基因表达的影响:中药组大鼠睾周脂肪中APN的mRNA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脂联素受体1的mRNA的表达,模型组低于空白组,考虑益糖康通过上调高脂性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脂联素和脂联素受体1水平,能够达到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林长青等人用化痰降浊法,用中药复方“糖脂平”,与西药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血脂和上调APN水平的优势;有研究发现,服用黄连素第八周时血清脂联用,胰岛素敏感素水平逐渐提高,瘦素水平逐渐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脂联素受体(AdipoR1和AdipoR2)在介导脂联素作用中起重要作用,苏建明认为可以开发AdipoR1和AdipoR2为靶点的抗糖尿病和抗动脉硬化的中药。

4 问题与展望

脂联素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一种保护性因子,有延缓和抑制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作用。中医药可上调脂联素水平,从而降低炎症反应,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具有疗效,但需进一步研究中药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影响脂联素水平的作用机理。

[1]Kadowaki T,Yamauchi T.Adiponectin receptor signa 2 ling:a new layer to the current model[J].Cell Metab,2011,13(2):123-124.

[2]Tracyhurn P BJ Physiological role of adipose tissue:white adipose tissue as an endocrine and secretory organ 2001.

[3]Tarquini R,Lazzeri C,Lafi G,etal.Adiponeetin and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fium risk to disease[J].Intern Emerg Med,2007,2(3):165.

[4]Okamoto Y,Kihara S,Funahashi T,et a1.Adiponectin:a key adipocy—tokine in metabolic syndrome[J].Clin Sci,2006,110(3):267-278.

[5]李平,申秀玲,刘永.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09,8(6):22.

[6]Yokota T,Oritani K,Takahashi I,et a1.Adiponectin,a new mem-ber of the family of soluble defense collagens,negatively regulates the growth of mylomonocytic,progenitors and the functions of macrophages[J].Blood,2000,96:1723-1732.

[7]陈燕铭,熊肇军,尹琼丽,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脂联素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19(10):843-845.

R587.1

A

1672-4062(2014)08(b)-0021-02

2014-05-23)

南小亚(1987-),女,甘肃人,硕士研究生,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研究。

谢春光(1964-),男,四川人,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糖脂脂联素中医药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糖脂康平颗粒对糖脂代谢紊乱大鼠血糖血脂的作用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脂联素生物学与消化系统肿瘤
自噬与脂联素诱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关系
脂联素、瘦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孕妇妊娠中期糖脂代谢紊乱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