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及糖化血清白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4-02-11 03:50陈旭虞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16期
关键词:糖化白蛋白空腹

陈旭虞

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钦州 535000

空腹血糖及糖化血清白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陈旭虞

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钦州 535000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PG)水平及糖化血清白蛋白(HbAlc)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与50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检测两组患者的FPG与HbAlc含量,并分析统计结果。结果糖尿病患者的HbAlc含量和FP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白蛋白含量进行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的诊断监测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联合;检测

糖尿病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低下导致,如不及时治疗,患者病情不断加重,易诱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也就是糖尿病肾病[1]。目前,临床中筛查、诊断糖尿病患者主要将FPG或者餐后血糖作为指标,但由于血糖测定受许多因素影响,增高并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近年来,随着检测水平在不断提高,糖化血清白蛋白的检测得到广泛重视[2],糖化血清白蛋白作为反映长期血糖水平的金标准,已成为诊断与监测糖尿病最重要的指标。为探讨空腹血糖(FPG)水平及糖化血清白蛋白(HbAlc)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该研究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与50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和分类标准,排除肝功能不全、急性心脑血管疾病、非糖尿病性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以及心力衰竭的患者。其中,观察组:男45例,女39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4.9±6.2)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8.5±2.0)年;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5.0±6.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采集样本患者入院后,次日清晨采集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群3 mL空腹静脉血,运用常规方法分离患者血清,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另外,采集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群3 mL空腹静脉血,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给予抗凝,并对全血中的HbAlc含量进行测定。

1.2.2 检测仪器及方法血糖测定使用奥林巴斯Au 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方法为已糖激酶法;糖化血清白蛋白测定使用爱科来HA 8160分析仪,测定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所有操作严格按标准操作程序。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检测后,观察组患者的HbAlc含量为(9.59±0.98)%,FPG为(9.80±1.06)mmol·L-1;对照组患者的HbAlc含量为(4.61±0.57)%, FPG为(4.75±0.52)mmol·L-1;糖尿病患者的HbAlc含量和FP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其为多种病因导致出现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给人类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约为3%,每日增长速率为3000例[3]。为有效治疗糖尿病患者,需要对其血糖水平进行监测和控制。监测血糖是糖尿病日常诊断、治疗过程中缓解、有效控制血糖能够有效延缓糖尿病病情的慢性、急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良好控制短期平均血糖具有重要意义。以往临床中主要将餐后血糖或者FPG作为主要监测指标,但对患者血糖进行监测,仅仅能够测量出某一个时间段的血糖水平,表明患者实时身体状况,不能将某一个时段内的平均血糖控制水平体现出来,且易受到饮食、应激、身体状况以及药物等方面因素影响,对患者的HbAlc进行测量,能够将患者2~3个月中的平均血糖水平准确反映出来。其中,HbAlc作为一种血红蛋白,是血液中血红蛋白游离氨基间非酶促化和葡萄糖游离醛基互相结合后形成的产物,合成过程具有缓慢性、不可逆性的特点,能够在红细胞整个生命期中持续性存在,合成速率和红细胞血糖含量浓度之间具有正相关性的特点,能够将患者近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准确显示出来,且检测结果不会受到空腹、抽血时间以及是否使用胰岛素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对血糖控制水平进行临床筛查、诊断的重要评估指标。空腹血糖测定受很多因素影响,增高不能作为糖尿病诊断治疗的依据,而糖化血清白蛋白作为反映长期血糖水平的金标准,已成为诊断与监测糖尿病最重要的指标。所以它们的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的诊断监测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联合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白蛋白含量,对糖尿病的诊断监测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1]张崇林.糖化血清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诊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4,1(4):722-723.

[2]古达清,朱长清,吴伟琼,等.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白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中的筛查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9):1709-1712.

[3]国佳,罗梅,贺岩,等.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白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3,14(22):83-84

R587.1

A

1672-4062(2014)08(b)-0028-01

2014-05-20)

陈旭虞(1969.12-),女,广西钦州人,主管技师,临床检验。

猜你喜欢
糖化白蛋白空腹
采血为何要空腹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空腹喝水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米酒酿造的糖化条件优化
有些食物别在空腹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