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操作方法

2014-02-12 16:57天津市北辰区实验中学金树芊
天津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试卷学困生分层

■天津市北辰区实验中学 金树芊

教学实践表明:分层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潜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不同学生的素质。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这是我们在实施分层教学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近年来,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就分层教学的实施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探索与研究,并归纳提炼出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愿与同行交流讨论。

一、学生学习状态的分层

学生学习态度、学业水平、发展潜能的准确分层,是分层教学有效开展的基础。我在接到一个班后,首先通过问卷、个别访谈、测试等多种调查方法,全面了解学生在数学基础、学习态度、心理状况等多个方面的特征。其次,为了避免家长对分层教学产生误解,认为是给学生贴“标签”,我与家长充分沟通,让家长理解分层教学是手段,目的是因材施教,给孩子提供更适合的教育,争取家长的支持。分层教学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实施才是可持续的、有效的。实施分层教学要讲究策略,分层可以是显性的,即师生共同协商,在班内公布;也可以是隐性的,即教师掌握分层情况,不公开。通过分析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可初步将全班学生分为“优生层”“中等生层”“学困生层”。

我对学生分层是按如下标准掌握的。

“优生层”:基础知识扎实,数学成绩优秀,有较浓的学习兴趣,接受能力强,具有一定的探究数学的能力;

“中等生层”:学习兴趣一般,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成绩一般或不太稳定,但一般保持在及格以上水平;

“学困生层”:对学习不感兴趣,感到学习困难,成绩通常难以达到及格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是增强教学活动针对性,使“教”与“学”相适应。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停留在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上,教师的教学应该引起、激发和启动学生一系列的内部发展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完成相对其现有知识水平而言更高层次的知识水平的学习。

针对“学困生”设计的教学目标不能低于教学大纲的最低要求,即“双基”的目标与内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基本能力;“中等生”应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侧重练习有一定综合性和提高性的习题,教师要着力培养其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生”也应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侧重于能力的迁移及创造性学习,教师要着力培养其勇于探索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拓宽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促使其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三、教学过程分层

教学过程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教学操作难度最大的部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首先要转变“讲授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多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等合作交流式教学方法;同时改变单一的“粉笔+黑板”的课堂教学方式,引进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采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自学、讨论等,将分层教学、分组学习、分类指导有机融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激励。教师针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指导。

其次要做到三个分层,即:(1)教学内容分层。教师在熟悉教科书上例题、概念所处“地位”的同时,可以对例题、概念等恰当进行分层,有的直接讲解,有的加以铺垫与引申,形成变式例题或习题,以供不同层次学生选用。(2)提问分层。教师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优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学困生”,适中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3)练习反馈分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布置练习时要体现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中等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三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允许学生根据自己能力恰当选择,这也是分层教学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最直接的体现。

四、课外作业和课外辅导的分层

布置作业时,各层学生作业题大体一致,以避免“学困生”边缘化现象出现。但具体内容和要求不同。“学困生”做课本上的基础题,侧重于模仿型作业,旨在促进学生重视基础知识,打好基础,提升学习自信心,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中等生”完成书上基础题后,还要做一些有一定综合性和提高性的练习,旨在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优生”在完成书上基础题外,还要思考一些综合性、探索性的问题,侧重于应用实践型作业,旨在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勇于探索的创新品质。分层作业旨在克服“一刀切”做法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渐感到作业不再是负担。

数学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对各层次的学生的辅导要有针对性。对“优生”进行提高性的辅导,注重培养能力,发展特长;对“中等生”主要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辅导;对“学困生”主要是单独辅导,激发其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帮助其向高一层次发展。

五、考核和评价的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幅度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学习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考核测试是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方法之一,其结果又是评价学生的依据之一。考核和评价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考核测试也要进行分层。分别命题、异卷同考时,试卷的分层与学生分层对应。“学困生层”的试卷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能力要求较低;“优生层”的试卷重视能力的考查,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和适度创新,起点较高;“中等生层”的试卷介于二者之间。各层学生的考试时间和分值相同。当然,每次考核也可以用一份试卷。统一制卷、同卷同考时,试卷内要分必答题和选答题,必答题为全体学生必做,选答题的每一题都对应同一知识点,按学生分层又分为若干个小题,各小题难易存在区别,分别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做。全卷还可以有附加题,供“优生层”学生选做。命题必须把握好易、中、难试题的比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方法也应不同。在不同的要求下,分层考核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学习,都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趋于接近,使各层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综上所述,实施分层教学虽然有一些困难和不足,但是能够很大程度地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量力而行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身心和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教师,应本着敢于实践、敢于探索的精神,在分层教学中融入更多的创新的教学方法,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找到更适合数学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从而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大幅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后备人才。

猜你喜欢
试卷学困生分层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