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与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14-02-18 09:39施龙灵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16期
关键词:格列吡嗪降糖

施龙灵

福建省泉州石狮市医院内二科,福建泉州 362000

单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与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施龙灵

福建省泉州石狮市医院内二科,福建泉州 362000

目的探讨单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与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3例。A组口服二甲双胍,B组口服格列吡嗪,C组两种药物联用,比对其降糖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A、B、C三组降糖有效率分别为62.79%、72.09%和95.34%,其中A、B两组降糖效果对比无差异(P>0.05);A、C与B、C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明显(P<0.05);②A、B、C三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8%、4.65%和9.30%,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吡嗪疗法,安全可靠,降糖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2型糖尿病;安全性

2型糖尿病即以成人发病为主的糖尿病,患者多集中于中老年群体,是一种因环境或遗传因素导致胰岛素生物效应降低的代谢性疾病[1],患者靠药物刺激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或胰岛素替代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行。该研究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12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单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与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就诊的12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3例。受试的所有患者均通过FPG检测、2hPG检测与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符合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2],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排除受试前30 d内摄入抑制糖代谢类药物者;排除合并严重疾病者;排除受试类药物过敏者;排除肝、肾功能异常或血肌酐水平超标者。其中男73例,女56例;年龄42~85岁,平均(63.9±4.0)岁;三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三组患者均合理控制饮食,调整作息规律,治疗期内保持愉悦心情,其中A组:二甲双胍,OP,初期0.5 g/次,BID,后根据病情增加药量,最大给药剂量需低于2 g/d;B组:格列吡嗪,OP,5 mg/片,2片/次,TID;C组:二甲双胍0.5 g+格列呲嗪10 mg,OP,BID。所有组别患者均持续给药1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降糖疗效判断标准

记录治疗后三组患者低血糖、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标准参考见表1。

表1 降糖疗效标准

1.4 统计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处理数据,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降糖效果对比情况分析

A、B、C三组降糖有效率分别为62.79%、72.09%和95.34%,其中A、B两组降糖效果对比无差异(P>0.05);A、C与B、C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明显(P<0.05);详细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降糖效果对比情况(n/%)

2.2 临床用药安全性分析

A、B、C三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8%(3/43)、4.65%(2/43)和9.30%(4/43),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3。

表3 三组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3],糖尿病患者中95%以上为2型糖尿病群体,需长期依靠药物刺激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或胰岛素替代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格列呲嗪是第二代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物,患者服用后可有效激活体内胰岛β细胞活性,以加快胰岛素分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问题。二甲双胍是一种双胍类降血糖药物,药效作用于人体后,能延缓胃肠道对食物中葡萄糖的摄入量[4],增强对葡萄糖的代谢功能,起到抑制肝肾的糖原异生效果。

该研究选择12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受试对象,分别采用单服二甲双胍、单服格列呲嗪与联合用药三种方案完成治疗,发现联合用药的C组患者降糖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的A、B组患者,且三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说明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呲嗪可有效提高降血糖效果,吞服后基本无不适症状,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患者可放心服用。

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吡嗪疗法,安全可靠,降糖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张翼飞,洪洁,宁光,等.二甲双胍对比格列吡嗪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10):861.

[2]常宝成.2010版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标准》修订内容解读[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30(5):294-295,301.

[3]江学容,成小蔓.国家基本药物中口服降糖药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12):1021-1024.

[4]姚军,卢桂芝,杨金奎,等.格列吡嗪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8,24 (5):387-391.

R587

A

1672-4062(2014)08(b)-0007-02

2014-05-23)

施龙灵,男,研究方向: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老年性疾病。

猜你喜欢
格列吡嗪降糖
快乐降糖“穴”起来
大叶榄仁叶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
HPLC法同时测定降糖甲片中9种成分
降糖“益友”知多少
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Ⅱ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加用格列美脲对单用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漂移的影响
浓香型“山庄老酒”中吡嗪类物质的分析研究
4H,8H-双呋咱并[3,4-b:3',4'-e]吡嗪的合成及热性能
吡嗪-2,3,5,6-四甲酸及4,4′-联吡啶与ds-金属配合物合成、结构及发光性质
两个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含能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