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抢救分析

2014-02-18 09:39闫肃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16期
关键词:酮症酸中毒胰岛素

闫肃

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徐州 221009

3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抢救分析

闫肃

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徐州 221009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抢救方法和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抢救经验。结果33例患者抢救成功,患者的血糖、血碳酸氢根Na+、K+、动脉pH、血红蛋白等血液生化指标在治疗后有显著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内患者的血糖水平降至14 mmol/L,酮体症状平均转阴时间为10.2±0.8 h;2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抢救的同时,及时补充患者体液、补充钾和碱、防治感染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也是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重点。

糖尿病;酮症酸;抢救方法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内科常见急症,它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的临床特点[1]。患者多由饮食或治疗不科学、感染等应急因素造成体内胰岛素缺乏,引起酮和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脱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是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它有较高的病死率。据科学统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死率在3.5%左右[2]。为探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抢救方法,为探讨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抢救方法和要点,文章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的35例患者依据《实用内科学》(第13版)关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均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12例和21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39.27±5.24岁;1型糖尿病患者9例,2型糖尿病患者26例,病程为1.5~18年;29例患者并发感染,上呼吸道感染9例,尿路感染10例,肠道感染3例肺部感染7例。

1.2 方法

首先,使用口服或静脉滴注方式给患者补充NaCl溶液150 mL左右,并及时根据患者的体重以及患者的血压、尿量和脱水情况调整溶液剂量。其次,向NaCl溶液中微泵注入0.1U胰岛素,待患者血糖量水平为10 mmol/L,且患者的尿酮转变为阴性时,将静脉滴注胰岛素变为皮下注射胰岛素。

其次,补充患者的钾离子和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症状的原因在于患者钾离子水平降低。在每500 mL注射液中加入浓度为10%的氯化钾10 mL,并让患者口服钾剂一周,根据患者钾离子水平是当延长或缩短服用时间。此外,动脉血液酸碱度低于7或血液的碳酸氢根浓度低于5 mmol/L的患者补充碱,以改善患者体内酮症酸状况。

最后,防治感染和严密观察。使用不具有肾毒性的抗生素治疗感染的患者,保护患者的胃粘膜,防治胃粘膜受损而引发其它并发症。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尿量、血压等生命体征,定期检测患者尿酮、Na+、K+和血肌酐等指标的水平。在初期需要增加检测的频率,待患者酸中毒得到适当缓解后可降低检测频率。

1.3 统计方法

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均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和组间比使用χ2检验。

2 结果

从表1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到,患者的血糖、血碳酸氢根Na+、 K+、动脉pH、血红蛋白等血液生化指标在治疗后有显著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内患者的血糖水平降至14 mmol/L,酮体症状转阴时间为10.2±0.8 h。

表1 抢救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对比

3 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糖尿病并发症,它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脱水、口感、多饮、多尿和腹痛腹泻、呕吐、意识异常、休克等[2-3]。抢救DKA患者的关键在于补充患者所需的胰岛素类型,及时调节患者代谢糖和脂肪的水平,补充电解质,纠正酸碱水平,并针对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虽然补充胰岛素是治疗该病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但是由于患者脱水严重,末梢组织循环灌注条件较较差,胰岛素难以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因此,抢救的第一步是使用氯化钠容易补充患者的体液,改善末梢组织循环灌注条件[4]。而且中毒患者钾离子流失严重,补充体液和注射胰岛素后,造成患者的血钾浓度进一步降低,因此补充患者体液后立即使用静脉滴注氯化钾方式补充钾离子。最后,并发症救治也是抢救中毒患者的重要内容。DKA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为感染,因此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采用无肾毒性副作用的抗生素治疗和预防患者感染,减少抗生素造成其它并发症。在该研究中33例患者的血糖、血碳酸氢根Na+、K+、动脉pH、血红蛋白等血液生化指标在治疗后有显著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内患者的血糖水平降至14 mmol/L,酮体症状平均转阴时间为10.2±0.8 h。总而言之,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抢救的同时,及时补充患者体液、补充钾和碱、防治感染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也是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重点。

[1]刘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 2(5):28-29.

[2]鞠淑梅,王淑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4,1 (3):204-205.

[3]黄比戏.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临床诊治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 2012,18(35):3789-3790.

[4]于晓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6(11):454-455.

R587

A

1672-4062(2014)08(b)-0023-01

2014-05-17)

闫肃(1982.10-),女,汉,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主要研究方向或所学专业:危重病人诊治。

猜你喜欢
酮症酸中毒胰岛素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预防及治疗策略
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育肥羊口炎并发慢性瘤胃酸中毒的诊治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