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例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2014-02-18 09:39何咏梅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16期
关键词:空腹肌瘤胰岛素

何咏梅

河南省许昌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许昌 461000

43例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何咏梅

河南省许昌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许昌 461000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43例具有手术指征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措施。结果43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2例,感染率4.65%;41例患者切口达Ⅰ期愈合,阴道残端均愈合良好;住院治疗期间1例发生低血糖症,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等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2.33%。结论重视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同时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保证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重要保障。

子宫肌瘤;糖尿病;围手术期

随着糖尿病患者发病人数地增加,越来越多的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者被发现。对子宫肌瘤,基层医院临床工作中手术切除仍是主要的处理方式,但对合并糖尿病的子宫肌瘤患者,其机体免疫能力降低、手术创口恢复延缓,血糖增高还可导致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这也使得围手术期处理对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顺利康复显得尤为重要。为探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在2010年3月—2014年6月期间,笔者共收治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147例,其中43例行手术切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3例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多因腹盆腔下坠感、腹痛及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月经血增多等症状就诊。年龄35~72岁,平均(44.5±5.3)岁;患者空腹血糖8.12~14.47 mmol/L、餐后2 h血糖9.24~15.01 mmol/L;3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多食、多饮、多尿以及无明显原因的体重减轻等,8例患者糖尿病症状不明显。43例患者中有39例入院前已查出患糖尿病,另4例为入院后查出血糖增高。39例入院前确诊为糖尿病者,糖尿病病程1~13a,平均(8.5±3.5)a;入院前31例长期服用降糖药,3例注射长效胰岛素,5例未进行正规的糖尿病治疗。

1.2 诊断标准

1.2.1 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子宫肌瘤的诊断参考以下标准[1]:①患者月经量多,月经期延长或月经周期不规则;②患者下腹或盆腔下坠感,有时可触及硬物,可伴有疼痛或压迫症状;③体检可见患者子宫体积增大、形状改变、质地变硬以及宫腔增长或变形等;④B超检查和(或)子宫镜检查可协助诊断。

1.2.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符合以下标准中的任意2条[2]:①患者随机血糖浓度≥11.1 mmol/L,且有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②患者空腹血糖浓度≥7.0 mmol/L;③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 h血浆葡萄糖浓度≥11.1 mmol/L。

1.3 手术指征

子宫肌瘤的手术切除需符合以下指征[1-2]:①患者子宫体积增大超过孕10周大小,或单个子宫肌瘤的直径>6cm;②患者子宫肌瘤体积虽未明显增大,但患者月经量明显增多,或出现中重度贫血,或出现尿频、便秘等压迫症状;③子宫肌瘤体积短时间内突然增大者,或绝经后子宫肌瘤体积增大者;④患者的生育功能受到影响者;⑤绝经后新发现的子宫肌瘤;⑥不能排除卵巢肿瘤者。

1.4 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1.4.1 术前处理常规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准备。同时术前分别对每例患者进行血糖监测,监测时间分别是清晨起床后(空腹)以及三餐后2 h,根据血糖监测情况进行降糖治疗[3]。降糖治疗应在合理膳食以及适当体育锻炼的基础上进行。术前应使用速效胰岛素进行降血糖治疗3~7 d,从小剂量开始,可分别在三餐前0.5 h皮下注射胰岛素12 U、8U、10 U,同时根据患者血糖监测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每次可增加2~4 U。如使用速效胰岛素达不到满意疗效,可在晚餐前加用长效胰岛素。当患者的空腹血糖<8 mmol/L,餐后2 h血糖均<10 mmol/L,且餐后2 h血糖未出现明显波动时方可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

1.4.2 术中处理手术当日晨例行监测患者的空腹血糖、尿糖,如在控制范围内,手术按原计划进行,设计手术方案时应尽量缩短手术的时间。如手术简单,能在2 h内完成,则术中可不进行血溏监测,患者手术过程中可选择非糖类平衡液进行输液。如手术难度较大,手术时间超过2 h,则应在术中随机抽查患者血糖,输液时应交替使用5%葡萄糖液、格林氏液、5%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应引起注意的是,应控制葡萄糖输入量,且每输入4 g葡萄糖应同时输注胰岛素1 U,而且应根据术中随机抽查血糖水平来调整患者的胰岛素用量。

1.4.3 术后处理术毕,患者麻醉复苏后每2~4 h监测患者的血糖,当其血糖水平稳定后可改为1~3次/d,同时应注意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给予相应胰岛素。在患者正常饮食前,静脉补充葡萄糖100~150 g/d,同时应给予胰岛素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8 mmol/L以下。待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后逐渐过渡至术前的糖尿病治疗方案。

2 结果

43例患者手术全部顺利;术后切口感染2例,感染率4.65%;41例患者切口达Ⅰ期愈合,阴道残端均愈合良好;术后住院治疗期间1例发生低血糖症,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

渗性昏迷等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2.33%。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肿瘤之一,常见于30~50岁的妇女,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子宫肌瘤患者被发现。研究表明,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因而又称为子宫平滑肌肿瘤;依据肿瘤发生部位不同,又分为子宫肌壁间肿瘤、粘膜下肿瘤和浆膜下肿瘤,多数子宫肌瘤患者平时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在盆腔或子宫检查时才被发现。子宫肌瘤可随着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而逐渐缩小或消失,但如患者出血过多、疼痛明显、子宫肌瘤生长过快、影响患者生育或出现恶变可能时,则手术切除。

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低下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可给机体造成多种伤害,而且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渐增高,越来越多的其他疾病合并糖尿病被发现,因而近来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无论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均应考虑血糖增高可能对疾病治疗产生的不利影响。

手术切除肿瘤的过程中,因手术的刺激作用,患者将出现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胰高血糖素等分泌增加,加之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存在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因而手术切除可能导致患者糖尿病病情加重。再者,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增高,体内物质代谢紊乱,白细胞吞噬能力因高糖影响出现相应降低,机体免疫能力降低,术后发生感染、切口延迟愈合的机率要高于普通患者[4]。还有,糖尿患者血管危险较高,手术风险较高[5]。因而,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前必须进行降糖治疗。该组患者术前拟定降糖方案,并根据患者血糖变化情况进行调节,术前将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相对稳定、可调控水平;术中根据子宫肌瘤切除难度大小及患者血糖水平进行监测及调节,有效避免手术刺激导致血糖水平增高,降低手术风险;术后逐渐调节至术前糖尿病治疗方案;因而,该组43例患者手术全部顺利;41例患者切口达Ⅰ期愈合,阴道残端均愈合良好;虽有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但术后对症处理,换药后痊愈。值得提出的是,该组有1例患者术后住院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症,主要因为患者术后担心血糖增高影响切口愈合,因而饮食减少并私自增加降糖药物引起,这也提醒临床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关注。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拟行手术治疗时,围手术期进行血糖监测,并及时调整患者降糖治疗措施,将患者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可控的范围内,对哮安全度过围手术期起着重要作用。

[1]李海倩,周红银.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9):3914-3915.

[2]杨晓菊,岳亚飞,杨宗利,等.老年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3):215-216.

[3]帅洁莉.妇科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J].新疆医学,2009,31:43-44.

[4]戴红艳,杜菊梅.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30例围术期处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107-108.

[5]卢桂雨.58例老年妇科手术病人合并糖尿病围术期处理[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2,6(4):246-247.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控制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率(93.3%)、餐后2 h血糖控制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80%,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控制情况对比[n(%)]

3 讨论

糖尿病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且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控制患者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很多患者住院期间血糖控制良好,但是一旦出院后,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指导,自我管理意识较差,导致患者血糖整体控制水平低下[2]。加强出院后家庭随访,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生活自我保健指导等,可全面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且嘱咐患者定期回医院复诊,可面对面的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强化指导,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该组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运动、饮食、用药、复诊等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控制率明显提高,与李雪琴等[3]研究报道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加强出院后家庭随访,可很好的监督、指导患者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血糖控制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87 -797.

[2]吕阳梅.糖尿病新型饮食疗法[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87-144.

[3]李雪琴,蔡红卫.糖尿病患者院外遵医行为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3,39(7):502.

(收稿日期:2014-05-24)

R737.33

A

1672-4062(2014)08(b)-0026-02

2014-05-22)

何咏梅(1976.8-),女,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妇产科疾病防治。

猜你喜欢
空腹肌瘤胰岛素
采血为何要空腹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空腹喝水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