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2014-02-18 09:39杨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16期
关键词:糖尿病人糖化空腹

杨华

江苏省海安县立发医院,江苏海安 226600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杨华

江苏省海安县立发医院,江苏海安 226600

目的探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应用,旨在研究糖化血红蛋白对于诊治糖尿病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58例患者,分别对糖尿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空腹血糖(FBG)的检测,再与健康组人群的同类指标进行对照。结果检测人群中的糖尿病人的HbAlc和空腹血糖(FBG)之间成正比关系,而且和健康人群(P<0.01)相比来说,他们的HbAlc和空腹血糖指数也明显偏高。结论HbAlc与空腹血糖相比而言,前者在糖尿病检测中的作用远大于后者,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应常规检测HbAlc,降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

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人;空腹血糖

糖尿病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也较难治疗的代谢类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的分泌异常如分泌过少等引起的糖类物质和蛋白物质的代谢紊乱,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损伤甚至衰竭,临床的主要表现就是血糖指数持续偏高。在过去对糖尿病的临床诊治中,医生主要是通过检测病人的空腹状态以及餐后2 h的血糖量,但是实际上,每次血糖的检测值可能因为病人所吃食物、药物等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出现偏差,很难具有临床的参考价值。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血红蛋白的一种,它与血液中的血糖息息相关,一旦血液中糖的浓度有所增加时,人体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也会随之增加。为探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应用,该研究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58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在该文中选取的58例糖尿病病例来自该院确诊的病人,诊断的标准时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公布的相关标准来的,年龄在45~73岁之间,其中男31例,女27例。而对照组的人则来自于该院近期健康体检的58人,其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在42~69岁之间,均可排除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等情况。

在该检测中采用的方法是,早晨在空腹的情况下,取2 mL的静脉血后再放入EDTA-A2抗凝管中反复混匀。然后抽取3 mL的静脉血放入化管,等待1 h后,通过相关机器对血清进行检测以测定空腹血糖。检测的结果取(±s)来表示,两组的比较则用t检验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检测结果

①通过附表,我们可以看到健康组与糖尿病组的结果:在检测中,通过成组的t检验,糖尿病人的HbAlc以及空腹血糖的含量都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的同类指标。

表1 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检测果比较[(n=58,n(%),mmol/L]

②通过回归方程的方式来对检测中糖尿病人的HbAlc和空腹血糖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可以得出:相关系数为R数值为0.646,这就很明显地可以看出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成正比的关系。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有多重致病因素的内分泌疾病,最大的特点就是表现为慢性高血糖。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糖基化作用将蛋白质氨基酸残基与糖基缩合,使先前形成的不稳定的希夫碱解离或者通过Amadori重排最终形成糖化血红蛋白。这一形成过程是不可逆的,因此,血液内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与平均寿命120 d的红胞的平均浓度相关,每天血液内葡萄糖的波动,运动和食物引起的血糖异常都对其产生不了影响,因此,可以反映过去大概120 d左右的平均血糖浓度的糖化血红蛋白可以说是评估血糖状况的最为可靠的实验室指标了。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在检测的样本中,糖尿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的指数水平,而且他们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成正比关系,即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越高,伴随葡萄糖产生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就越高。糖尿病人由于身体内的胰岛素分泌紊乱致使体内糖的代谢出现问题,一旦血液内的血糖浓度异常升高就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因此,在糖尿病诊治过程中,血糖水平检测是相当重要的。只有这样才有助于评价糖尿病治疗的效果,方便病人通过调节饮食、活动或者治疗方式将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得糖尿病人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长的生存时间。许多相关研究表明,非糖尿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位4%~6%左右,一旦糖尿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在90%以上,患者就很有可能会出现白内障、动脉硬化或者肾衰竭等并发症,甚至是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进一步研究也指出,如果糖尿病人能通过治疗等方式将糖化血红蛋白降在8%以下,这种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因此,糖尿病治疗专家建议糖尿病人通过定期定量检测过去数周或者数月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了解并控制血糖水平。如果患者的血糖水平已降在标准以下且长时间内保持平稳的话,每年应当至少进行两次HbAlc检测,而对于控制不稳定或者正在治疗的患者,建议应该三个月稳定一次HbAlc水平。

通过该次研究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糖化血红蛋白在对于糖尿病诊治过程的巨大价值,这对于设备相对没那么先进,尤其是乡镇医院的医生在全面分析判断病人血糖水平变化,尤其是对于注射胰岛素和病情反复比较严重的患者具有要的临床意义。

[1]黄炳坤,黄东平.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1(19):3925-3926.

[2]王学通,刘礼乐,蔡奕斌.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2(12):16-17.

R446

A

1672-4062(2014)08(b)-0036-01

2014-05-22)

杨华(1976.12-),男,江苏海安人,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诊治。

猜你喜欢
糖尿病人糖化空腹
采血为何要空腹
浙大研发 糖尿病人专用稻米
糖尿病人应重视神经病变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空腹喝水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米酒酿造的糖化条件优化
有些食物别在空腹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