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护理中人性化理念的渗透

2014-02-18 09:39薛晓红王会霞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16期
关键词:人性化依从性理念

薛晓红 王会霞

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山东莒县 276500

糖尿病护理中人性化理念的渗透

薛晓红 王会霞

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山东莒县 276500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护理工作中人性化理念的渗透。方法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4例糖尿病患者,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性分成两组,一组37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试验的对照组;一组37例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作为试验的观察组。结果观察组37例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护理工作中渗透人性化理念有助于临床治疗依从性的提高,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行之有效,应该进一步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

糖尿病;护理;人性化理念

糖尿病属于代谢紊乱性的一种疾病[1],临床特征表现为高血糖。随着人们日常饮食结构的改变,社会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其患病率逐渐增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均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因为糖尿病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并发症,会进一步对机体造成重大伤害。患者在临床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疾病的好转。现择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4例糖尿病患者,进一步了解糖尿病护理中渗透人性化理念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4例糖尿病患者,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性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37例患者。观察组中,包括17例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年龄范围41~81岁,平均年龄(66.37±4.05)岁。病程时间3~9年,平均时间(5.82±2.02)年。对照组中,包括16例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年龄范围42~84岁,平均年龄(67.76±5.23)岁。病程时间2~11年,平均时间(7.21± 2.33)年。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信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可比性明显。

1.2 方法

对照组:37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是全方位分析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定期对患者血糖、胆固醇进行检测,检查患者机体循环情况、神经系统、身体皮肤,评估视网膜是否有病变迹象。

观察组:37例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①情感护理:紧密注意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候诊过程中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对患者的病情要了如指掌,在必要情况下帮助患者合理安排提前就诊。与患者进行亲密交流,全方位了解诊断、治疗期间患者遇到的有关问题[2],同时给予尽可能的帮助,进而让患者保持放松、愉悦的心情,自愿配合临床的各项治疗。做好初诊患者的导向护理,主动为患者提供咨询、指导帮助,配合特殊患者完成整个就诊,并且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工作。②心理疏导:因为糖尿病患者必须长期用药、饮食控制,同时绝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的防治知识严重缺乏,一些患者存在沉重的心理负担,认为糖尿病不能彻底治愈,特别容易出现烦躁、悲观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该针对这些情况,主动为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病理机制、病情进展、临床并发症、预防措施、有效治疗方法以及临床预后,利用亲切、友善的态度[3],温和的语言,帮助患者重拾治疗的信心,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③饮食指导:糖尿病患者必须严格掌控饮食,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检测血糖、尿糖以及体重水平,自行控制饮食。由于患者自身状况各不相同,制定针对性的食谱,严格遵照食谱进餐,以蔬菜为主,严格控制蛋类、油脂、肉类、鱼类的摄入[4],确保低盐饮食,多选择新鲜的水果、蔬菜,合理调控主食。④胰岛素护理: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准确把控胰岛素的应用时间、剂量,注射后30 min才可以进食。胰岛素注射以后,按时巡视病房,认真了解患者的详细情况,特别是首次应用胰岛素的患者所产生的临床症状,以利于对低血糖反应、局部反应、过敏反应能够及时发现。如果患者发生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心慌饥饿、大汗淋漓等症状,应适当饮用些许糖水,同时及时通知临床医生给予正确处理。

1.3 统计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试验数据实施系统化处理,通过均数±平均数(±s)表示,计量数据进行t检验,计数数据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37例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应分析[n(%)]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全新的护理模式,可以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人性化护理的概念极大程度的推动了专科护理服务的进步,把护理工作中将疾病看作中心的理念转变成将患者看作

中心。在实际护理工作中,人性化理念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的健康、生命以及患者的需求及人权等方面的维护,充分让患者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被尊重、被理解,以利于糖尿病护理工作服务质量的提高。人性化护理重点是爱心、责任心、护理流程以及护理技巧等诸多方面[5],其最终的目的在于优化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环境,让患者在最舒适的环境下接受治疗,进而提升整体护理服务质量。

糖尿病是一种对患者生理、心理均具有严重影响的疾病,患者心理一旦产生问题,便会出现负性情绪,对临床治疗、预后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或是还会导致疾病的进一步恶化。所以,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的人性化护理,尽可能消解患者的心理负担,才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试验中,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14.59±2.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1.44±1.83)分,充分验证了上述观点。

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严格遵照护理操作标准执行,减少护理人员工作的差错率,提高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遵照标准流程对患者实施护理,可以让患者或其家属尽可能迅速的熟悉医院的环境,充分了解自身疾病的状况,消解患者住院期间的不安情绪,进而让患者可以更好的接受治疗,提供患者的依从性,以利于疾病的恢复。在糖尿病护理工作中渗透人性化护理,保持和谐的护患关系,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最大的支持。该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达100%、满意度为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7%、81.08%。由此数据充分证明,糖尿病护理工作中渗透人性化理念有助于临床治疗依从性的提高,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行之有效,应该进一步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

[1]汪烈兵,刘新平,张建荣.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J].求医问药·下月刊,2012,10(8):144-145.

[2]郑秀君,朱秋芸.糖尿病护理中人性化服务的应用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5(12):149-150.

[3]李淑芬.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29):242-243.

[4]袁向芳.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 2014,22(6):275-276.

[5]龙秋仙.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2013,7(18): 175-176.

R473.5

A

1672-4062(2014)08(b)-0063-02

2014-05-28)

薛晓红(1978-),女,山东莒县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内科疾病。

猜你喜欢
人性化依从性理念
人性化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