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与机要秘书

2014-02-20 16:06高诗朦周琼媛
晚晴 2014年2期
关键词:聂卫平习仲勋首长

高诗朦+周琼媛

葬礼,也许是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最后、也是最浓郁的一环。

耿飚的小女儿耿焱一直记得2000年自己的父亲去世时,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和耿焱的哥哥耿志远一起捡起耿飚的骨灰,装入骨灰盒。

这相当于土葬时代的入殓环节。

“这是儿子,而且长子才会做的事情。”时隔13年,耿焱回忆起这个细节时,仍然充满感激。两年后,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去世,耿志远在习仲勋的葬礼上陪伴了习家人全程。

习近平不是外人。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和国防部长的耿飚,是习近平政治生涯开始时的老首长,是他父亲习仲勋的老战友。

耿飚和习近平的关系,是上下级、是父辈和子辈、是师徒。

习近平从清华毕业后,给耿飚当了三年机要秘书。习近平也同时服了三年现役,成为邓小平之后第一个曾经服过现役的中国最高领导人。

那是他开眼界、长本领的关键三年,见到的、学到的东西,很可能至今影响他的世界观。

机要秘书

习近平接受了三年近乎苛刻的压力训练。

古代的少年想要成为骑士必须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扈从阶段,那时期的工作包括协助骑士穿戴和保养铠甲、马匹,以及各种照料协助和保护,骑士则教给自己的扈从以战斗和工作的经验,直到他可以独当一面,成为年轻的骑士。

但机要秘书的工作比中世纪的扈从复杂得多。

1979年春,习近平接到了国务院办公厅秘书的任命。这位26岁,毕业于清华的青年本来即将成为国务院副总理耿飚的秘书,不过就在他报到前后,中央调整了耿飚的工作。

耿飚的新工作是中央军委秘书长,这是一个军方职务。

习近平需要多办一个入伍手续,作为机要秘书,如果没有现役军人的身份,是无法接触那些军队内部重要文件的。耿飚对这一点尤其重视,他收到的绝密文件,都会锁在抽屉里,然后把钥匙随身携带,即使妻子儿女也无法靠近。

担负了多年的驻外大使和外交工作,耿飚被中央目为一个忠诚而谨慎的人,在1976年对“四人帮”实行逮捕之后,耿飚被派去坐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个有着重要战略意义的单位,在那里他带着换洗衣服盯守了十几天。

“习近平去向耿飚报到的时候,大概是3月20几号,那时耿飚还在西山的指挥部。”《耿飚传》的作者,耿飚1985年之后的秘书孔祥琇说,“当时还在进行(对越)自卫反击作战。”

国务院办公厅的秘书习近平在那场边境冲突即将结束时参军,跟随耿飚转入了中央军委。根据他的本科学历,他被定为副连级,工资是每月52元。

耿飚还有另外两位秘书。机要秘书习近平最年轻,高春明和蔡华同稍后也都穿上了军装,级别是副营级。

那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实行军衔制,大家的军服都是绿色“三块红”军装。

秘书和首长的军装款式完全一样,和士兵相比仅仅多了上衣下排的两个口袋,那个时代人们用“四个兜”来指代军官,甚至于普通干部。

干部被认为是需要开会的人,下面的两个口袋对于干部来说意义深远—开会时装小笔记本可能是最重要的用途。

不过习近平的下两个口袋基本上没派上用场,因为很多事情耿飚根本就不许习近平记录。

机要秘书要有一个好脑子,这是耿飚对习近平的要求,耿飚要求习近平记下了几百个电话号码。这对这个当时清瘦的青年是个不小的挑战。

当时的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是华国锋,副主席则是邓小平和叶剑英,负责日常工作的其实是耿飚这位秘书长。做耿飚的机要秘书,清华大学毕业生习近平必须万无一失。

“他有时候也会‘作弊,”孔祥琇说,“一些事情如果实在无法记下来,他会听完了赶紧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写在纸条上,悄悄塞进兜里。”

耿飚那几年会参加很多中央的会议,他的事务可谓庞杂:军队、地方和外事工作无所不包。作为秘书的习近平可以看到很多中央的东西,比如有些会议、文件,中央怎么处理问题,在习近平的眼前都不再神秘。

“那段时间对他很重要。他一毕业就直接进到中央,直接接触最高决策层。”耿飚的小女儿耿焱说,“他(习近平)从上海调到北京来以后,到所有的老一代人家里看望。他自己的话就是‘不陌生。如果他一辈子都是在地方,一下子进中央,那真的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但他不会,因为他很熟悉了,这是他的优势。”

由于“文革”时期领导人出访较少,耿飚曾经提出了“还债”的概念,1978年他担任副总理以来出访不少。当时耿飚会轮流带秘书出去,习近平也曾陪同首长出访和在各省考察,积累了很多经验。

年长的同事也是习近平经验的来源之一。“他最年轻,就是来学习的。”耿焱说。

根据耿飚当时的司机杨希连回忆,三位秘书的办公室跟耿飚的办公室是对门。“高秘书的房间最大,他那时候是一秘,中间是蔡秘书的,他是二秘,习是三秘,他那时候刚过来。”杨希连说。

耿飚住得离军委不远,都在景山附近,有时候回家吃完饭就又回来办公。

习近平当时没有自己的房子,父母的房子在交道口,不过工作繁忙,不常回家,就在单位提供的宿舍里住下。杨希连住在耿飚家里,方便随时用车。

当时耿飚的车是一辆奔驰250,后来换成了奔驰280,和伏尔加、上海这样的苏式、国产轿车相比,奔驰车可以放磁带,而且声音相当不错。杨希连说,那会儿的习近平还不会开车。

在等待首长或者和习近平出门办事的时候,杨希连会和习近平一起听邓丽君的歌。

两个年轻军人都很喜欢她的歌,军歌固然能鼓舞士气,但邓姑娘则会让疲惫的人放松下来,杨希连说:“我们把那盘《小城故事》的磁带都听坏了。”

就在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马来西亚时,还曾经提到自己很喜欢梁静茹的歌曲。梁静茹被公认为是邓丽君歌曲的出色翻唱者,她多次唱过《小城故事》。这是昔日生活仍然影响习近平的一个小而确定的证明。endprint

知兵之人

首长展示给习秘书的,是一个恤下、重视科技和装备、身先士卒,不会让人白白流血的豪迈老将。

耿飚和习近平都在军委工作时的1979年到1982年,正是中国军队开眼看世界的时候。

与此同时,中国和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改善。1980年耿飚访美时,获得了空前的善意。这是耿飚接待美国国防部部长布朗之后的回访,习近平没有陪同耿飚参加那一次访美,陪同耿飚的是一位年长的警卫参谋。

耿飚身穿中山装和西装出现在美军的各种欢迎仪式上。陪同的还有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刘华清。

当时中美敲定了一系列的军事合作计划,包括美国向中国出售军事装备(特别强调了并非武器)和技术。北美防空司令部也向耿飚开放,这让美国媒体感到十分惊奇。

当时担任耿飚翻译的倪耀礼后来说: “最令我感到吃惊的是,我们在这块屏幕上看到了在空间轨道中运行的中国人造卫星。”

耿飚和刘华清登上了当时美军的最新式的核动力航空母舰,这次经历对刘华清将军的影响很大,后来他成了海军航母建设计划的最有力推动者,被称作“航母之父”。

美军还和耿飚分享了关于苏军的许多情报,耿飚目睹了一个机械化步兵营实弹射击一分钟,一分钟的射击之后,美军指挥官告诉耿飚,刚才这一分钟花了30万美元。

这次访美让耿飚感受到了巨大的差距,他回来之后到各部队和院校作报告时都会提到如何利用高科技武器,听到这些思路的年轻人,除了未来的高级指挥官之外,还有陪同他左右的机要秘书、未来的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耿飚少年时代是一个能工巧匠,他曾经是一个修表学徒,甚至七十多岁还会亲手修理自己的表,他长征路上就学会了照相,教会了士兵如何认美钞并用美钞去跟当地群众买粮食,最晚在1940年代就学会了驾驶吉普车。

耿飚同时又是一个罗宾汉式的传奇人物,他会带人偷出白军兵工厂的枪支,亲手割下土豪的耳朵,这样的一个人绝对不会是一个怕死的人。

不过湘江战役时常是耿飚的一个噩梦。耿飚的女儿耿焱和儿子耿志远都曾经多次听父亲提到渡过乌江的往事,但湘江是父亲提起来就会痛心的一场战斗。

那是红军的浴血惨胜,耿飚说,目击了那场血战的老百姓三年不愿意喝湘江的水。红军从江西带走的子弟,无论士兵或者民夫,在这里牺牲很大。

湘江之后的耿飚尽可能地打巧仗,他会组织士兵把步枪藏进草垛试图混进城门以拿下据点,这已经属于特种作战的范畴。不过由于一群说江西湖南口音贵州话的陌生人引发了敌军怀疑,这次作战没有成功。

他也亲历了外交和结盟的力量,耿飚长征时是一位团长,他的团深入民族地区时感受到了少数民族的不理解,这时是刘伯承亲自出面和彝族头领小叶丹结拜结盟,换取红军和平通过。

耿飚在草原上驯服了一些半野放的马匹,那些是汉人商人托当地人养的,耿飚用很便宜的价格从藏族群众的手里买了下来。好几位老总托警卫员来要马,耿飚自己留了一匹白马。

白马在战场上是高调的象征,作为一位指挥官,身骑白马能够振奋士气,却也把自己置于险地。骑白马的耿飚毫不鲁莽,他不怕死,他珍惜每一个弟兄的生命。

团长之后,他一直担任的都是各种参谋长的职务,他曾经在旧军队里上过军官学校,和很多猛冲猛打的同侪相比,他的地图作业功夫相当出众。

“他长于侦察,经常会到前线去亲自看看情况,那时的士兵没有文化,他很多事要亲力亲为,在浅滩上插上树枝做标记,告诉他们跟着走。”孔祥琇说。

不过在看过美军的步兵之后,耿飚想到的是直升机,“一个师如果配备了直升机,就可以当五个师用。”耿飚这样说。

耿飚在军中历来有“恤下”的美名,他不会让自己的队伍饿着,长征时期他会带着士兵们打猎,把步枪通条磨尖了弯成鱼钩。1959年到1960年的饥荒时期,也是耿飚带着人去打猎,给外交部打点黄羊来度过难熬的日子。

在耿飚牵头起草裁军方案时,他同时提出的是一个给军官加工资、给士兵加津贴费的计划,以及恢复军衔制的设想。

耿飚曾经在批评解放军的老式解放鞋技术上太落后:“北方冷,南方热,一间宿舍十几人一起睡,无论多冷窗户都要开着,就因为鞋子臭得太厉害。”

这是一个吃过苦、做过工、受过穷,知道下面的人困扰在哪的管理者。

习近平跟着这样一位多谋谨慎、分寸感极强的首长工作,对他以后的工作风格有很大影响。

“他很像首长,”杨希连这样评价当年的习近平,“他们都是非常憨厚的人。不会面子上一套,背后做一套,他们喜欢谁,不喜欢谁,都会说出来。”

耿焱则用“耿直”来描绘这一对上下级组合。

习叔耿伯

习仲勋和耿飚是老交情,常以自己的方式指点对方的孩子。

习仲勋和耿飚的交情可以追溯到陕甘宁边区时代。

当耿飚在一方面军艰苦北伐的时候,习仲勋在西北红军当中建设根据地。后来两人在甘肃庆阳有了交集,耿飚在庆阳驻军,在庆阳娶了夫人赵兰香,而习仲勋则在庆阳的环县当县委书记。

两家人的关系紧密,他们是不折不扣的老战友。

习仲勋在1962年因为小说《刘志丹》遭了厄运,1966年之后就开始挨斗、坐牢,而耿飚也在“文革”期间受过批判。

他们都是在邓小平复出之后被起用的那一批干部。

耿焱称呼习仲勋为“习叔叔”,而习家的孩子则称耿飚为“耿伯伯”。

除了习近平。

大多数的秘书和首长之间,都是一种亲近如同家人的关系,更何况习近平本身就是老战友的儿子。

不过也正因为这一层工作关系,习近平称耿飚为“首长”,耿飚则管习近平叫“小习”。

那是一种旧式的、老派的、带着亲情的师徒关系,在称呼上带着浓浓的军旅痕迹。endprint

把孩子交给可信赖的老战友去提点和训练,也许比放在自己身边是个更好的主意。

耿飚的小女儿耿焱一度在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1997年之前的香港分社,除了报道之外,还负担着很多牵线搭桥、外事活动之类的任务。

习仲勋当时在广东省任职,从香港直接回北京的路线不是很方便,而且昂贵,耿焱经常会选择先去广州,而后辗转回京。

这条路线一般会比直飞北京多一天时间,所以耿焱每次到广州都会在习仲勋家休息一晚。那时她会和“习叔叔”讨论一些香港发生的事。

年轻人提出新鲜事,老年人则分享观点和智慧。两位老人以不同的方式彼此教导对方的孩子。

除了工作,耿飚和习近平有着共同的爱好,他们都喜欢下围棋。这种在古代最贴近兵法的游戏有这样一种魔力,让所有醉心战略的男人欲罢不能。

耿飚让身边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学下围棋,他认为这能够训练他们的大局观。

习近平的发小好友围棋运动员聂卫平说,习近平很早就“学会了围棋规则”。

1980年代初,是聂卫平大放光辉的年代,他打破了日本棋手的垄断,一度成为中国的民族英雄式的人物。

耿飚访日时,中国棋手正在日本参加中日围棋擂台赛时,在习近平的牵线下,耿飚接见了棋手们,耿飚喜欢下棋,他要求习近平尽快学会围棋,与他对弈。

为此,习近平还专门找聂卫平学下棋。

“当时他(习近平)想学一点快速提高的办法,”聂卫平说,“不过我没教他,我怕他水平不行出去给我丢人。”

耿飚喜欢聪明人,是个爱才的人。12月9日,病榻上的聂卫平谈耿飚给予自己的帮助。“当时我还在黑龙江上山下乡,但是经常在北京参加比赛,耿飚就特别关照,让组织给我分了套房。”聂卫平说。

耿飚和习近平的对弈可能是比较凶狠激烈的,不过在聂卫平看来水平不高。后来如果聂卫平来访,耿飚就和习近平把棋盘搬走,“他们都背着我下棋。”

秘书习近平和首长的上下级关系在百万裁军大潮中结束。耿飚设计的裁军方案当中,有裁撤机关冗员的设计。

“当时首长身边四个工作人员,夫人赵兰香还有两个月提副军,两位秘书资格要老得多,习近平则是最年轻的秘书,要么裁掉夫人,要么裁掉习秘书。”孔祥琇说,“习近平理解首长的难处,所以他表现得很主动。”

习近平的新工作是正定县县委副书记,这是一个副处级职位,他的转业手续很快就办妥了。这个职位后来被很多人视作习近平政治生涯的重要一站。

“当时想想有点委屈,也没有搞个宴会欢送一下,只是来点猪头肉,一瓶酒,几个同事喝了几杯,就把习秘书送走了。”孔祥琇说。

耿飚家吃得很节俭,一般是三个菜,有时候是四个,杨希连回忆说,首长过生日的时候会加个菜,拿瓶酒,耿飚是湖南人,不辣不高兴。“首长爱喝酒,但是不敢喝,”孔祥琇说,“有的时候应酬必须要喝酒,他又担心影响工作不能喝,就由另一位能喝的秘书代劳。有的时候喝完酒,首长要扶着秘书离开。”

习近平转业之后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还常穿没有肩章领花的旧军服。在他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之后,一张昔日照片曾经走红于网络。照片上,习近平正是穿着这身打扮,在一个有些寒酸堆着书籍的办公桌前留影。

后来习近平调往福建。他任福州市委书记时,福州市委大院里,“马上就办”四个大字十分显眼。在厦门任职时,他认识了彭丽媛。习近平逢年过节会经常来看老首长,有的时候也带着年轻的妻子彭丽媛一起来。

“习近平在福建时,每次过来都带很多海鲜。”耿飚的警卫参谋黄心明回忆道,“有一次他回来看首长,还陪首长又下了一盘棋。”首长后来把围棋棋盘和棋子都送给了黄心明,那是一副云子围棋,是聂卫平送给耿飚的礼物,在日光下,会发出神秘的绿色。

习近平时常把苏东坡在《晁错论》中暗合弈道的一段话挂在嘴边:“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

在首长面前,习近平似乎还是过去那个小习。不过,在厦门市工作时的习近平,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一位曾在1980年代中期就读于厦门大学、后来去美国的留学生,曾担任过时任厦门副市长的习近平的翻译。他回忆说:“那时习近平才30岁出头,我第一次接过他的名片,吓了一跳,那个时代特区领导可以这么年轻的,几乎没有。”

这名留学生在远赴美国期间,又曾接待过作为福州市委书记赴美考察的习近平。在专业的公司法律介绍会上,他注意到习近平端坐第一排,从头至尾埋首记录,而且特别爱问问题,从不惧尴尬。

随后的几年里,他每年春节都能收到习近平越洋寄送的新年贺卡。“足见他心细和善于交际。”

这是一个可以记忆几百个电话号码的脑子。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批职业外交家亲手训练出来的年轻人。

他和他的导师和首长耿飚一样,好学、务实、好琢磨、做事高效。

他默默记下了耿飚对军队发展的无数看法,带着老首长的种种烙印,奔向前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聂卫平习仲勋首长
“能在向守志首长身边工作,我非常荣幸”
莫把“首长”挂嘴上
习仲勋:统战工作的典范
一号首长
两碗鸡蛋面
习仲勋:铮铮铁骨亦柔情
周恩来保护身处逆境的习仲勋
二间高夹新解
凡心动了
“小林流”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