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个人所得税税负归宿与劳动力供给的研究

2014-02-21 08:24许波海城市财政局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1期
关键词:税负劳动力劳动者

许波/海城市财政局

我国个人所得税税负归宿与劳动力供给的研究

许波/海城市财政局

近年来,我国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税制进行了多次调整,以期能够通过税收来协调收入差距所带来的社会不平衡现象。但是在实际的税制执行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其中对于个人所得税税负归宿以及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这一问题就是当前财政单位在课税征收研究方面的重点。现本文就通过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从社会学角度来对这一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个人所得税;税负归宿;劳动力供给;调查研究

对于个人所得税税负归宿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生产要素课税研究体系的重点研究内容,这不仅仅是因为个人所得税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实际切身利益,还因为明确个人所得税税负的最终归宿,有利于我国正确把握财政调控力度,对于维持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一般目前对于个人所得税税负归宿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调查问卷方式和经济计量方式。两者所侧重的研究重点略有差异,前者主要是为了调查劳动者对于增加个人所得税的反应,而后者则侧重研究个人所得税征收对于劳动投入的影响。由于本文重点侧重研究税负归宿与劳动力供给的关系,因此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研究。

一、调查问卷方法

1.调查问卷的理论基础。一直以来,我国在劳动力供给方面的认识和理解都存在一定的思想误区,即认为劳动力供给相对较为稳定,劳动者在选择了某个工作后就很少再变动。这固然是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但事实上在社会生产的实践中,劳动力供给也确实是按照这一方向发展的,所以也无怪乎很多人对于劳动力供给的认识存在误区。然而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就业固定不变的劳动力供给方式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劳动力供给弹性几乎为零,这就为相关研究带来很大困难。基于这一情况,我们决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对劳动力供给的弹性计量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到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者不再受各种制度的限制和束缚,其就业选择余地更广阔,当经济运行体制变动给其自身利益带来损时,劳动者就会自动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更能反映出劳动力供给弹性变化。为此我们决定选择具有个人决策主动权的劳动者为调查对象。

2.调查对象的选择及调查方法。在经过综合考虑后,本次问卷调查决定选取不同收入水平的工薪人员,而并不选取管理者等富人群体或贫困受助群体。这样的调查对象更具实际意义和代表性,能够反映出我国大部分人群的收入状况和对个人所得税的看法。问卷一共发出了550份,有效回收527份,调查对象多为我国各个大中型城市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个领域的工薪劳动者。年龄段选定30-50之间,工资水平范围相差较大,从2000元以下到5000元以上不等。问卷的主要内容是调查不同社会学特征的工薪阶层劳动者对于个人所得税增加所作出的反应,来说明对各个群体针对个人所得税与劳动供给问题所呈现出的不同特征,以此反映劳动力供给弹性的现状,并且从这个侧面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负状况加以描述。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在对所回收的527份有效问卷进行整理统计后,我们得出了表1所示的调查结果:

?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从整体上来看,56%的调查者都认为不管个人所得税增加多少,都不会对自己的工作状况产生影响,这说明个人所得税增加并没有给劳动力供给市场带来明显的波动。但若从细节方面来看,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44%的调查者都称若个人所得税进行了调整,就会缩短工作时间或降低工作效率。这部分调查者的劳动力供给弹性相对较大,其会在个人所得税调整之后转嫁或规避税负。

从上述调查可以看出,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我国劳动者的个人所得税税负归宿是全部由劳动者来承担,但实际上,受市场经济和劳动力供给市场的影响,目前人们已经开始通过调节劳动力供给来转嫁税负归宿。因此若在对课税征收制度进行调整时,仍然以错误的认识为基础,必然不能制定出最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和劳动力供给需求的税制。但毕竟本次调查的人群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工薪阶层人员,为了能够更全面的了解个人所得税税负归宿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笔者认为很有必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社会学分析。

三、个人所得税税负归宿的社会学分析

1.企业性质。劳动力供给弹性与通常所称的企业稳定性是相互影响的。当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时,劳动者更关心的是其所从事工作的稳定程度、社会福利状况及其他因素。私营企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无疑属于较为薄弱的,因此,一旦劳动力价格 (报酬)因个人所得税提高而受到影响,在私营企业从业的劳动者大多会重新选择,从而对相应的所得税税负进行转嫁或规避。所以说,当个人所得税提高时,国有企业的劳动者对于所得税税负承担的份额较大。

2.性别。在调查中可以看出,在一定程度上,女性比男性表现出更强的劳动力供给弹性。这或许可以从现代社会结构中窥见端倪,尽管同工同酬,但是由于社会传统等缘故,男性仍然比女性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尤其是在经济方面。因此,在做出改变劳动力供给的相关决策时,男性显得更为谨慎保守,从而承担了更大份额的所得税税负。

3.年龄。于关于劳动力供给的研究而言,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处于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劳动力市场上也处于不同的位置,这是由劳动力供给的有限时间性所决定的。作为工薪阶层而言,随着年龄的增加(尤其是以40岁作为分界点),劳动力供给的竞争力在要素市场上呈现出趋弱的态势,对职业岗位等进行再选择的空间也逐渐缩小,而且相应的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等家庭负担也日趋沉重。因此,就个人所得税的税负归宿而言,则倾向于主要由年龄在40岁以上的工薪群体承担,因为他们的劳动力供给弹性明显弱于年龄在30岁到40岁以及30岁以下的劳动者。

4.工资水平。收入水平作为个人所得税的征税依据,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就最高收入群体而言,他们往往在工作与闲暇之间具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因此,尤其是在当个人所得税的提高超过工资的一定比例时,其劳动力供给会表现出较强的弹性。其次,对于收入较低的群体而言,其中有不少在家庭中仅充当辅助收入者,或者说,由于收入绝对数额较小,使得他们在放弃工作选择闲暇时的成本也要小得多,其劳动力供给反倒呈现出一定的弹性。

四、结语

通过上述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国劳动力供给并不是完全缺乏弹性的。从社会学角度看,不同社会学特征的人群对于个人所得税增收的反应是有着一定差异的。这一研究结果对于调整我国个人课税征收制度,维持劳动力供给市场供需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1]余显才.所得税劳动供给效应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11)

[2]黄辉,邓聪求.关于问卷调查的设计[J].统计与决策.1998(06)

[3]刘怡,聂海峰,邢春冰.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调整的劳动供给效应 [J].财贸经济. 2010(06)

猜你喜欢
税负劳动力劳动者
劳动者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营改增”条件下建筑企业如何降低税负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交通运输类快递业营改增税负比较及对策
中国适度税负水平的估计
在云端
劳动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