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励壮志 金鹏展鸿图
——记陕西鸿金鹏饮食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新发

2014-02-23 03:20
延河(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企业

李 东

青春励壮志 金鹏展鸿图

——记陕西鸿金鹏饮食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新发

李 东

青春纪实

共青团陕西省委 陕西省青年联合会 联办

王新发

1971年生,陕西扶风人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青年就业创业行动创业导师

陕西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陕西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陕西省工商联合会执行委员

陕西鸿金鹏饮食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十年,只是历史长河的惊鸿一瞥,但对于有梦想的人而言,总有着非凡意义。王新发,这位复转军人,曾放弃组织分配的安逸工作,继而选择艰苦创业,用十年时间,从白手起家到坐拥集餐饮、便利超市、物业服务、技能培训为一体的多元化集团公司,凭借军人的果敢和勤奋拼搏为青春抒写了精彩华章。

今年5月,正值陕西鸿金鹏饮食文化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作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新发在寄语中提到最多的却是感恩:感恩时代,感恩社会,感恩军营,感恩身边的人……也许正是因为常存感恩之心,公司的各项管理和规划都透出浓浓的暖意。十年时间,公司从最初几十个人的规模已发展到五千多人,经营网点也从一店一厅发展到今天分布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山西、河北、山东等省区的百余个餐饮中心和六十多个超市店,保障人数近四十万人,一跃成为知名企业。当笔者感慨企业发展之快时,王新发却说:“其实我们发展不算快,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更注重服务质量,餐饮行业食品安全应该时刻放在首要位置。不以金钱为目标,只求事业永长青。”简短的几句话,体现出了当代商人难得的凛然正气。

世事弄人 梦想破灭

出身农村家庭的王新发,从小就对军营生活满怀憧憬,经过不懈追求,19岁时,他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他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在充满青春活力的军营里争取一条新的人生路。从此,他总是被别人更加严格要求自己,除了繁重的训练任务,他还常常给自己增加训练内容,他希望通过努力考上军校、当上军官,能永远留在军营里。

王新发向陇县儿童福利院捐赠

在新兵第一年,王新发就被评为优秀士兵,受到嘉奖。但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离自己的目标还很遥远。在之后的日子,他更是努力,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某陆军学院司务长专业。

1993年王新发顺利毕业,本来有机会留在北京,但是他却选择了位于深山区条件非常艰苦的某军械仓库。他不怕苦、不怕累,从一个哨所的炊事员干起,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很快就当上了司务长。在他负责连队伙食管理时,他带领战士在大山深处,从几十里外采购东西,精心腌制小菜,同时开荒种地、筑圈养猪、种蘑菇、盖大棚,不但改善了伙食,还节约了经费。他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被评为优秀士兵标兵,还有多次嘉奖。

正当梦想越来越近时,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玩笑,2002年部队的自愿兵提干政策终止,也就意味着王新发面临转业,他的军官梦随之破灭,这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等待分配的日子是漫长的,王新发不知道自己这关键的一步将迈向哪里。为了排除苦闷和闲逸,他给家人做饭、做家务,不能让自己闲下来胡思乱想。家里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建议他先去出去干干。由于面试表现出众,他顺利被一个公司录用担任秘书,他给公司健全各项制度,编写企业内刊和小报。出众的个人能力很快得到领导赏识,公司所做的项目正好是他在部队当司务长所经历的,因此他被派到西安开发市场并任命为分公司经理。

对于没到过几次西安的王新发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在经历了无数不屑的眼神之后,终于取得了一些进展。而在这时他收到军转办的消息,他被分配到石家庄电力企业工作。这样一份稳定而又高收益的工作,是多少复转军人梦寐以求的,但王新发考虑再三,还是选择了放弃,趁着年轻继续着自己的拼搏之路。

他负责的西安市场迅速发展起来,但好景不长,正当王新发事业蒸蒸日上之时,自己下属的一次失误,给公司造成巨大财产损失。王新发向来严格要求自己,作为公司主管,他觉得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便义无反顾选择了辞职。这一次他又被逼上“绝境”。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同志为王新发颁奖

原中共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上将与王新发亲切交谈

王新发在集团会议上讲话

艰难创业 终得果实

连续的打击,让这个曾经满怀自信的年轻人陷入无限悲伤,他像一只无头苍蝇,在迷茫中度过数月。有一天,一位朋友介绍他经营承包西安高新区一个超市和两个单位食堂,希望他东山再起。背负沉重心理负担的他,在家人极力劝说下,才摆脱阴影勉强答应下来。2004年,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建了“西安鸿金鹏饮食文化有限公司”,正式开始了创业之路。和所有企业一样,公司成立初期,面临资金短缺,他找亲戚朋友借款,抵押了房子向银行贷款。

作为新成立的公司,没有员工,他就到农村走村串户,动员农村青年一起创业;资金有限,他动员员工入股。然而,开发市场对于新成立而又资金短缺的企业来说,难度可想而知。时值盛夏,王新发顶着烈日,在西安高新区的几条大街挨个走访,希望能寻找到合作对象。然而,常常是被保安拒之门外,进门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谈合作了。那段时间是王新发最艰难的时期。

一年的经营下来,两个保障性餐厅经营还算不错,但快餐店却赔了不少钱,这么一算竟然没有赚到钱。专业人还是要做专业的事,王新发运用自己的经验,开始专注餐饮保障工作。他开始留意各种招标信息,在经历几次失败打击后,凭借着自己在部队当司务长的经历、独特的军人气质,以及自己的创新思路和专业精神,开始在招标中脱颖而出。

在他卓越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团膳保障领域迅速崛起,目前已发展为西北地区团膳行业的龙头企业。2008年元月,公司更名为“陕西鸿金鹏饮食文化有限公司”,从“西安”到“陕西”的更名,体现了创业者的胸怀和视野,也体现了公司发展的趋势和强劲。公司先后被陕西省烹饪协会吸纳为常务理事单位、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荣获第六届全国烹饪技能竞赛团体金奖、荣获中国食品安全年会食品安全“百家诚信示范单位”等多种荣誉称号,并被吸收为中国烹饪协会会员单位。“鸿金鹏”三字无疑已成为一种无形资产。

王新发个人也受到多项殊荣:先后荣获共青团陕西省委颁发的“第二届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创业奖”,被评为陕西省青联常委并连任,担任陕西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被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支持社会化改革先进个人”;荣获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发的“第五届中国青年创业奖”,被共青团中央聘为“中国青年就业创业行动创业导师”;当选为陕西省工商联执委;获得中国食品安全“百名管理先进个人”;当选为陕西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等等。

科学管理 成效显著

企业文化是管理的王道,王新发深知这一点,他在经营上强调用创新企业文化铸就企业灵魂,坚持以人为本,培育人企合一、亲情关怀的企业文化。在他主导下,公司在创建物质文明的同时,创建了适合公司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挖掘并丰富了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成为指导企业健康平稳发展的活灵魂,使公司的核心价值向更高层次延伸,倡导勤奋、敬业、奉献精神,培育忠诚于鸿金鹏事业,忠诚于公司使命的忠诚文化;倡导诚信精神,培育勇于承担责任,真诚服务顾客的信用文化;倡导团队精神,培育内和外合共同发展的伦理文化,创建学习型组织,形成科学严密、开拓创新的制度文化。内部报纸《鸿金鹏报》,呈现了企业各类丰富的文化活动,无不彰显着青春活力。

为了科学化管理,即使工作再忙碌,王新发也要抽出时间学习,提高自身的领导素质和能力。他个人先后自学通过了本科学历,获得浙江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学位。他不仅自己学习,还鼓励班子成员参加各种培训,组织管理干部进行拓展训练并到大型企业去学习参观,扩大企业视野,提升管理思路。

同时,他注重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理念提升企业质量,根据自己企业特点和行业特色,他潜心编撰了《鸿金鹏精细化管理体系》《中基层干部素质修炼》《员工手册》《班组长手册》《一米微笑全员优秀服务》等书籍,为企业向高端市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随着市场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王新发认为,高科技必然取代人工操作,这是一个发展方向,虽然没有经验可遵循,但思路决定出路,市场不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思维稍有缓慢就会被市场无情淘汰。他经过考察,力排众议,大胆引进智能化烹饪机器人,虽然运营成本增加了,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团膳领域带来了新的变革。

王新发还特别重视亲情化管理,为了让员工父母体面有尊严的得到儿女孝敬,在他的倡导下,2010年初,公司启动了“鸿金鹏亲情1+1”活动,公司每月从“鸿金鹏亲情1+1”基金中拿出100元,管理干部从自己当月工资中拿出100元,由公司每月定时汇兑给管理人员确定参加亲情活动的父母或岳父母本人。2011年3月推出“鸿金鹏帮困基金”,用于员工家庭突发事件、重危疾病,经济困难资助。2012年8月,设立“鸿金鹏励志奖学金”,凡被国家二本以上院校录取的员工子女均可获得奖学金。同时在员工夫妻分居、子女上学、带领家人旅游等方面出台多项福利政策,这些福利政策的出台充分表现出他对员工的关爱。“亲情管理”温暖了员工,无形中收获的却是全员的凝聚力。当一个团体上下齐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怀疑他的未来?

心系公益 回报社会

“一个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标志不是看他挣了多少钱,而是看他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

王新发把为社会服务,看成了一种信念和追求,虽然一个人力量有限,但他却始终保持着军人执着奉献的革命情怀,燃烧着青春,释放着光和热。从创业之初,就妥善解决安置军队转业干部、退伍军人、地方大学生和下岗工人就业,因为就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公司通过社会招聘、军营现场招聘等形式,安置九十多名军队转(择)业干部和复退战士就业,先后招收毕业生和下岗400多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多人。

王新发心系公益事业,关爱困难群体,为解决学校内家庭困难学生的温饱问题,先后为328名贫困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王新发第一个到团省委,给灾区人民捐款,同时在全公司范围内发出“抗震募捐”倡议,捐款数十万元,公司也被共青团陕西省委评为“希望工程抗震救灾贡献奖”。

近些年随着物价不断攀升,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饮食保障工作,已经到了微利时代,但王新发把利润看得很轻,他竭力为每一位员工按所能胜任的岗位提供发展平台,坚持“认识人,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培养人”的用人理念,免费提供食宿,同时投入大量的经费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严格实行军事化管理,员工综合素质普遍得到提高,成为企业和社会的有用之才。

谈到创业心得,王新发说,一是对要生活的充满热情、对梦想满怀激情;二是不断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三是要勤奋,不怕困难,坚持到底。这简单的几句话,多像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一名普通退伍军人用自己的努力,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让“鸿金鹏”从名不见经传一跃成为享誉西北的大型团膳企业。而这一切在王新发看来,似乎才刚刚开始,“鸿金鹏”的明天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天空!

责任编辑:马慧聪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巡礼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