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国际规则

2014-02-24 07:06,,,,,,,,,,,
中国动物检疫 2014年1期
关键词:兽医疫病规则

,,,,,,,,,,,

(1.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2.农业部兽医局,北京 100125)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国际规则

宋建德1,滕翔雁1,王栋1,朱迪国1,郑雪光1,黄保续1,王树双1,陈伟1,吕朝霞1,魏荣1,李长友2,陈国胜2

(1.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266032;2.农业部兽医局,北京100125)

本研究以FAO、OIE和 WTO等国际组织及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策略为对象,详细介绍全球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规则框架,深入分析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国际通用规则,系统阐述世界兽医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定位,总结我国实践动物疫病防控国际规则的基本情况,并针对国际兽医工作变化提出了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需采取的策略建议。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国际规则

1 世界兽医工作的发展

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兽医工作的范围不断扩展,兽医工作的任务和内容不断增多,工作重心不断调整,兽医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公益事业和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安全和全球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国际兽医工作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兽医工作经历了以诊疗发病动物为主的个体兽医阶段,以控制和消灭重大动物疫病为主的预防兽医阶段,以动物、人类、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的现代兽医阶段等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诊断和治疗普通动物疫病为主。20世纪之前,世界范围内的畜牧业生产主要为个体养殖,牲畜散养于千家万户,数量少、规模小、商品率低、效益观念淡薄,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一阶段,动物及其产品贸易不发达,动物疫病传播机会相对较少,与传统畜牧业相适应的兽医产业主要是针对发病动物进行诊断和治疗,开展动物普通病诊治是当时兽医工作的主要内容,兽医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发病动物个体。兽医行业在这一时期积累了丰富的普通病诊治经验, 总结出了大量有关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和防治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临床诊疗技术水平。虽然还缺乏有效控制动物传染病的能力,但对有关疾病的诊疗技术研究已经开始。

第二阶段:以控制和消灭重大动物疫病为主。20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动物规模化饲养越来越普遍,畜禽群体日益庞大、密集,动物及其产品流动和贸易日益频繁,一些烈性传染病不断暴发并发展为跨国界动物疫病,牛瘟、牛肺疫、口蹄疫等动物传染病对畜牧业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控制和消灭重大动物疫病成为这一时期兽医工作的主要内容,兽医工作的主要对象也开始转向健康动物群体。这一时期,各国政府建立健全了兽医工作机构,兽医科技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出现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世界兽医协会(WVA)等兽医国际组织,有效地控制和消灭了一些烈性传染病和地方性流行病,保障了动物群体安全,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

第三阶段:以动物、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为主。20世纪末至今,动物饲养规模进一步扩大,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动物产品国际贸易更加频繁,生物技术发展速度加快。现代化畜牧业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动物疫病流行特点不断发生改变,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兽医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在此阶段,兽医工作的领域不断拓宽,兽医产业的社会功能日益扩大,除控制和消灭重大动物疫病外,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保护环境等兽医公共卫生问题也逐渐成了兽医工作的内容,兽医工作的对象也扩展到了人类与自然。在这个阶段内,“公益事业(Public Good)”、“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健康(One world,One health)”和“良好兽医管理(Good Governance of Veterinary Services)”等新理念逐渐得到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FAO)、OIE、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全球动物疫病防控(特别是跨界动物疫病防控)的主要理念。

综合分析世界兽医工作发展历程,世界兽医工作定位变化情况,以及当前国际兽医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下一步兽医工作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一是兽医工作范围将进一步延伸,兽医工作重点会不断调整,但控制消灭重大动物疫病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是其主要任务。二是兽医工作的全球化趋势将更明显,国际兽医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三是相关兽医国际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国际标准的应用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四是兽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日益增多,对兽医机构的能力要求将进一步提高。

2 动物疫病防控国际规则框架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组织是动物疫病防控国际规则的主要制定者,近年来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导则、标准、建议、战略、计划、协议等,规划和规范全球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涉及陆生动物和水生动物的疫病防控、动物及其产品的安全贸易等十余个方面。动物疫病防控国际规则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动物及动物产品国际贸易规则;另一类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消灭等技术规则。归纳FAO、OIE、WTO在动物疫病防控领域规范性文件,可以梳理出全球动物疫病的防控规则框架,主要由三条主线和四条辅助线组成。

2.1以“跨界动物疫病风险防范、重大动物疫病控制扑灭、突发动物疫病应急处置”为三条主线

跨界动物疫病的风险防范。OIE、WTO等国际组织都制定了风险防范方面的规则。OIE的《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以下简称《法典》)和《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中规定了84种动物疫病的风险防范措施,要求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工作需涉及生物学因素、国家因素和商品因素三个方面。依据WTO-SPS协定,成员国采取的动植物卫生措施应当以科学的风险评估为基础,防止跨界动物疫病传播。进口动物及动物产品前,先行开展风险分析和评估;进口动物及动物产品过程中,严格实施检疫,加强进口管理工作,杜绝疫病传入;进口动物及动物产品后,有效实施疫病追踪,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动物疫病。从实践情况看,发达国家对进境检疫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如美国规定可以出口活畜禽的港口有28个;而可以进口活畜禽的港口只有 4个。

重大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消灭。从国际规则和有关国家的实践来看,对于国内存在的重大动物疫病,主要以实施控制和消灭策略为主,稳步提出动物疫病控制或扑灭计划,分阶段实施动物疫病控制或消灭计划,逐步控制或消灭国内常发的重大动物疫病。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扑杀清群、检疫监管、区域化管理、免疫接种、疫情监测报告等。实施动物疫病控制和消灭计划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合理设定目标。根据疾病的总体风险状况、国家的卫生状况和经济状况,科学确定某种疫病以“控制”为目标,还是以“消灭”为目标。二是科学分析不同的防控策略,对不同的策略进行成本-效益评估,选择最佳的防控策略。三是在组织实施上,以政府部门主导,以法律形式发布,畜主、从业人员、产业界及相关部门充分参与,分阶段来实施控制或消灭计划;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疾病流行状况以及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变化适时对控制或消灭计划进行评估和修订。

突发动物疫病的应急处置。应急处置是国际防控战略的基础组成部分,在三个国际组织中,FAO尤其重视突发动物疫病应急处置规则的制定。FAO专门成立了跨界动物疫病应急中心,制定了牛瘟、牛肺疫、口蹄疫、裂谷热等一系列重大动物疫病的应急反应手册。从国际规则和畜牧业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突发动物疫病的应急处置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立应急反应组织机构,为应急处置提供组织保障。二是提高公众对相关疫病的认知能力,为应急反应快速实施提供基础。三是制定科学详细的应急反应方案,为组织紧急反应提供行动指南。四是做好应急物资和技术储备,为应急工作提供物质和技术保障。五是实施赔偿制度,为处理紧急疫情提供有效保障。六是快速组织应急反应措施,确保疫情在最短时间内彻底扑灭。

2.2以“兽医能力建设、疫情监测预警、无疫评估认证、动物防疫条件改善”为四条辅助线

兽医能力建设。包括兽医理念、行为,以及对兽医机构的评估等。OIE《法典》兽医机构评估准则中包括了质量体系、人力资源、物资资源、立法支持、动物卫生控制、兽医公共卫生控制、效能评估、国际合作、区域区划、动物疫情监视、进出口控制等,目前很多成员国已经开展了兽医机构能力评估工作。

疫情监测预警。FAO建立了全球动物疫病早期预警系统和跨界动物疫病信息系统,OIE建立了世界动物卫生信息系统。FAO还制定了西非裂谷热监测计划,非洲动物流行病调查监测计划,亚洲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与监测网络导则。 OIE《法典》规定了牛瘟、牛肺疫、疯牛病、痒病、口蹄疫6种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监测技术规范。 OIE《手册》中规定了口蹄疫等51种动物疫病诊断方法和疫苗标准等。各有关国际组织对监测预警工作越来越重视,涉及监测预警方面的国际规则还有进一步加强、完善的趋势。

无疫评估认证。OIE是国际动物防疫规则的主导者,无疫认证是OIE 规则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OIE《法典》规定了认可无疫国家/地区的一般原则;牛瘟、牛肺疫、疯牛病、痒病、口蹄疫等动物疫病的无疫认证标准;新城疫等78种动物疫病无疫国家/区域标准;无疫国家/地区认证程序等。

动物防疫条件改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动物福利已经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动物防疫条件改善、动物福利已经逐步成为国际规则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OIE《法典》动物福利标准中规定了动物饲养、运输过程中的防疫条件;OIE《手册》规定了精液、胚胎、卵采集卫生条件。FAO 、WTO等也有相关规定。

图1 国际动物疫病防治框架图

2.3国际动物疫病防治规则的发展趋势

从动物疫病防控国际规则框架、内容、分类、策略措施和理念等方面来看,动物疫病防控国际规则框架和防控策略基本形成,防控规则内容日益丰富和细化,防控理念和措施逐步优化,防控规则的影响力逐渐增多,规则应用成效日益显现。动物疫病防控规则发展趋势呈现以下趋势:一是动物疫病防控国际规则框架基本建立,内容不断增加并日益细化,指导性不断增强。二是动物疫病防控策略逐步完善,防控措施不断优化,适用性不断增强。三是动物疫病防控理念开始转变,注重长效性的防控规则日益增多。四是动物疫病防控国际规则的制修订建议来源广泛,依据科学,制修订过程虽然严格,但灵活性逐渐增强。五是动物疫病防控规则的影响力不断提高,规则应用的成效日益增多,有时有利益化的倾向。

3 我国实践兽医国际规则的情况及相关建议

我国的兽医工作已经融入世界动物卫生体系,逐步建立了既与国际规则接轨,又适应国内实际的兽医法律法规体系;初步构建了机构健全、分工明确的兽医工作体系;积极开展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和动物标识及可追溯体系建设等有关国际规则的实践;积极履行我国作为OIE、FAO和WTO等国际组织成员的权利与义务,提升我国在这些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成绩显著。

但我国兽医工作参与国际兽医事务的时间尚短,国际规则的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国际规则的制修订中难以充分发挥我国的影响力。为了使我国能够全面了解掌握和有效利用动物疫病防控国际规则,提升我国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和水平,切实行使我国作为OIE等国际组织成员的权力,我国应重点在以下方面予以加强:一是立足实际,准确定位我国兽医工作重点。在当前甚至未来一定时期内,应以控制和消灭重大动物传染病,保护动物卫生健康,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保证人类健康为我国兽医工作重点;二是转变理念,引入“OWOH理念”和“良好兽医管理”等理念,强化兽医工作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立场,采用多学科和多部门参与的方法动态地解决动物疫病防控涉及的技术、政策、体制和社会经济等问题;三是深入研究,提升能力,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修订,切实掌握和积极实践有关国际规则,逐步扩大国际规则的实践范围,特别是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规则和兽医机构质量评估规则等。

S851.33文献识别码:B

:1005-944X(2014)01-0005-07

李长友,陈国胜

猜你喜欢
兽医疫病规则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我是兽医志愿者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