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新疆蓝舌病血清学调查及区间分布

2014-02-24 02:11,,,,,,,,,
中国动物检疫 2014年5期
关键词:平均气温流行病学阳性率

,,,,,,,,,

(1.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2.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2012年新疆蓝舌病血清学调查及区间分布

王玉1,2,谷文喜2,石保新2,易新萍2,张玲1,姚刚1,叶锋2,马小菁2,钟旗2,冉多良1

(1.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2.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为了解2012年新疆地区蓝舌病(BT)流行现状,本研究采用免疫凝胶扩散实验对采自新疆8个地(州市)8个县市的2142份牛羊血清进行BT血清学调查。检测结果表明:调查地区的羊普遍存在BTV感染,感染率存在区间差异;羊血清感染率在0.51%~3.33%之间,平均阳性率为1.32%;牛血清中未检测出阳性。通过对2012年新疆BT流行区域分布与气候等自然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新疆BT感染率与地理位置有一定的相关性,就全疆而言,南疆蓝舌病血清学阳性率高于北疆,BTV感染率与年平均气温显著相关,与年平均降雨量有负相关性,由此可见,地理位置和气候对BT流行病学影响较大。

蓝舌病;血清学调查;流行区域

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是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环状病毒属(Orbivirus)蓝舌病病毒亚群(Bluetingue virus sub-group)的成员,有26个血清型,BTV25(瑞士)和BTV26(科威特)是分别从山羊和绵羊体内检测到的新的血清型[1]。有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动物蓝舌病病毒主要血清型为BTV1和BTV16[2]。

BT是反刍动物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一般情况下,仅绵羊感染后的临床症状明显,山羊、牛和其他多种反刍动物呈现隐性感染。病畜、带毒畜是本病的传染源。由于病羊,特别是羔羊长期发育不良、死亡、胎儿畸形、羊毛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2005年OIE新动物疾病名录将BT归为多种动物共患疾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2]。我国已有29个省(市、地区)发现BT。自1998年以来,欧洲已发现至少6种BTV血清型(BTV1、2、4、8、9、16)[3],2006-2008年欧洲多国相继暴发大规模BT疫情,使BT的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4]。

1988—1989年新疆通过全疆范围的BT普查,揭示了BT血清学阳性畜在新疆的广泛存在。1990年首次分离到BTV,确诊了新疆地区内存在BTV。自1989年以来,新疆境内再未进行过针对BT流行情况的普查和系统研究,目前疆内BT的流行趋势、分布地区不清,因此,在2012年,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对新疆和田、阿克苏、阿勒泰、喀什、哈密、昌吉、伊犁、巴音郭楞等8个地(州)的8个县(市)进行了BT流行病学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待检血清随机采自新疆8个县市的规模化养殖场及农村养殖户;琼扩抗原及阴阳性血清由云南省热带亚热带动物病毒病重点实验室提供;琼脂糖、氢氧化钠、硼酸(H3BO3)、蒸馏水由本实验室自备。

1.2 琼脂糖凝胶免疫扩散法

琼扩方法:取氢氧化钠0.2 g、硼酸0.9 g、叠氮钠0.01 g、琼脂糖1.0g,加入蒸馏水100 mL溶解,用1 M 的NaOH溶液调整pH 8.5~8.6,高压消毒10 min。融化的琼脂待冷至约65℃时,倒入直径6 cm平皿中,每平皿约7 mL。厚度约为4 mm,待凝固后1、3、5孔加标准阳性血清;2、4、6孔加被检血清,分别于24 h、48 h和72 h观察并记录结果。

结果判定:标准阳性血清与抗原孔之间出现一条清晰的白色沉淀线,本次实验成立;无沉淀线或不明显则本实验不能成立,须重做。

1.3 气象资料

气温和降水量等数据资源来源于2012年新疆统计年鉴。

1.4 相关性分析

采用Excel 2010统计学软件分析新疆8个县(市)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雨量与BT血清阳性率之间的相关性,R代表相关系数,当0<R<0.4时表示两组变量间低度线性相关;当0.4≤R<0.7时表示两组变量间显著性相关;当0.7≤R<1时表示两组变量间高度线性相关。

2 结果

2.1 血清检测结果

用琼脂凝胶扩散实验对2012年在新疆和田、阿克苏、阿勒泰、喀什、哈密、昌吉州、伊犁州、巴音郭楞州等8个地(州市)的8个县(市)采集的牛羊血清样品2142份进行了BT血清学检测,其中牛血清701份,羊血清1441份。牛血清样品中没有检测到阳性;羊血清样品中共检测出阳性19份,阳性率1.32%(19/1441),其中和田地县2.19%(3/137),温宿县0.92%(2/218),塔什库尔干县2.20%(6/273),木垒县1.00%(2 /200),哈密市0.51%(2 /393),尉犁县3.33%(4 /120)(见表1)。

表1 血清学调查结果

2.2 地理位置与血清阳性率相关性分析

采用免疫扩散试验对疆内8个县(市)的2142份血清进行BTV抗体检测,除哈巴河县和察布查尔县未检测出阳性外,其他地区均检测出血清学阳性。本次试验中牛血清741份均未检测出阳性;羊血清中共检测出阳性19份,平均阳性率1.32%,其中尉犁县最高为3.33%。调查结果显示BT的流行区域与地理位置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就全疆而言,BT血清学阳性率南疆高于北疆。按地理位置划分,由北向南,哈巴河县(N47°38′-49°09′)和察布查尔县(N43°17′-43°57′)没有检测出阳性,木垒县(N43°34′-45°15′)、哈密市(N45°05′33″-40°52′47″)、温宿县(N40°51′41″-42°15′13″)、尉犁县(N40°10′33″-41°39′17″)、塔什库尔干县(N35°20′-40°18′)和和田县(N34°22′-38°27′)均检测出阳性。有关研究结果显示,BT的流行分布情况与昆虫媒介的活动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大致的分布区域在北纬40度和南纬45度之间[5]。本次实验结果与该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图1)。

图1新疆8个县市蓝舌病血清学调查分布情况

2.3 气候与血清阳性率相关性分析

本次调查选取了2012年采样地点的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两个因素,分析气候对BT流行病学的影响(表2)。利用统计分析学软件对所有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羊血清阳性率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R=0.66)(图2),与5—10月份新疆蚊虫活动季节的平均气温呈高度线性正相关(R=0.80)(图3),而羊血清阳性率与年平均降水量有负相关性(R=-0.58)(图4)。由此可以看出在新疆温度对BT流行病学影响较大。

3 讨论

图2羊血清阳性率与年平均气温的相关性分析

图3羊血清阳性率与5-10月平均气温的相关性分析

图4羊血清阳性率与年平均降雨量的相关性分析

1988—1989年,在新疆地区普查时采用琼脂糖凝胶扩散实验方法,对其境内17个地(州市)86个县(市)的反刍动物,包括山羊、绵羊、黄牛、牦牛和鹿共计160671头(只),进行BT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检测结果平均阳性率2.53%,其中山羊调查42个县(市),阳性率17.04%;绵羊调查85个县(市),阳性率1.77%;黄牛调查86个县(市),阳性率0.92%;牦牛和鹿检测结果均为阴性[6]。1990年在尉犁县设置的监控动物群中分离到新疆第一株BTV。

表2 新疆8个县市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和阳性率分布情况

2012年本实验针对新疆8个地(州)的8个县(市)共计2142头(只)牛羊进行BT血清学调查,所采集血清的动物均未注射过BT疫苗。所检羊血清阳性率在0.51%~3.33%之间,平均阳性率为1.32%,其中阳性率最高尉犁县为3.33%;牛血清中没有检测出阳性。

本实验的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从时间分布看,在5—10月份库蠓活动季节,是BT感染的高发期。从种间分布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牛羊均可以感染BT;羊感染率高于牛,山羊感染率高于绵羊。从空间分布看,南疆BT的血清学阳性率高于北疆;从历史上看,巴音郭楞州的尉犁县是蓝舌病的自然疫源地,2012年检测结果依然高达3.33%;北纬43度以南的地区,如南疆的巴音郭楞州和阿克苏,东疆的哈密和昌吉等由于温度较高,BT血清阳性检出率高于伊犁和阿勒泰等北纬40度以北的地区。

本实验研究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BT血清阳性率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在蚊虫活跃的5—10月,气温对BT流行影响更为明。可以看出温度对BT流行病学有较大影响,与传播媒介昆虫(库蠓、伊蚊等)的存在有密切关系。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媒介昆虫活动范围扩大,种类增多,传播病毒的时间将延长。

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年平均降水量最大的哈巴河县纬度较高,属大陆性北温带寒冷气候区,随纬度高低垂直地带性气候变化明显,蚊虫活跃的5—10月份温度较低,不适宜BT的流行传播。阳性率最高的尉犁县,属温带大陆性干燥气候,虽年平均降水量较少,但有塔里木河和孔雀河,并且5—10月份温度较高,平均气温为23℃,地表水系附近蚊虫较多,利于BT的流行传播。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BTV等虫媒病毒的出现和流行是一个复杂和多因素互相影响的过程,各因素互相影响的重要性值得继续深入探讨和研究。

本次BT血清学调查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BT2012年在新疆的流行情况。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新疆地区BT流行区域分布受到各地区地理位置和蚊虫活跃期平均气温的影响,为将来制定该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1] Maan S, Maan N S, Nomikou K, et al. Complete genome characterisation of a novel 26th bluetongue virus serotype from Kuwait[J]. PLoS One,2011,6(10):e26147.

[2] 韩春来,李全录,卢旺.国内外蓝舌病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检疫,2010,27(1):67-69.

[3] Saegerman C, Berkvens D, Mellor P S.Bluetongue epidemiology in the European Union[J]. Emerg Infect Dis,2008,14(4):539-44.

[4] 尹惠琼,张 红,刘松婷,等.蓝舌病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技术[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09,17(4):7-10.

[5] Gibbs E P, Greiner E C. The epidemiology of bluetongue[J]. Comp Immunol Microbiol Infect Dis, 1994,17(3-4):207-220.

[6] 夏永钦.新疆动物疫病调查与防治[M].新疆: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5:356-359.

Serological survey and analysis of bluetongue in Xingjian area in 2012

Wang Yu1,2,Gu Wenxi2,Shi Baoxin2,Yi Xinping2,ZhangLing1,Ya Gang1,Ye Feng2,Ma Xiaojing2,Zhong Qi2,Ran Duoliang1
(1.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2;2. Institute of Veterinary Medicine;Xinjiang Academy of Animal Science,Urumqi 830000)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c status of bluetongue in Xinjiang area,serosurvey of bluetongue virus(BTV)was conducted by agar gel immunodiffusion test on 2142 sera collected from 8 districts of Xinjiang area.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BTV infection was widespread in Xinjiang area but varied between geographic regions.The seropre lence of BTV infection in sheep were 0.51%~3.33%,with an average of 1.32%.There was signif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seroprevalence of BTV and geographic setting and ambient temperature,however seroprevalence of BTV infection was not signifcantly related to the rainfall.

bluetongue;serological investigation;epidemic area

S851.3文献识别码:A

:1005-944X(2014)05-0052-04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重要牛羊虫媒病毒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201303035)

钟旗,冉多良

猜你喜欢
平均气温流行病学阳性率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立春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区域流行病学调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从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看莱州市30a气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