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4-02-26 09:50侯国旗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3期
关键词:神秘感命题作文写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心实感。”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现根据作文教学的实践尝试归纳如下。

一.激发兴趣,乐于表达

1、帮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神秘感。现在中学生的阅历不浅,在成长过程中,会有许多事情撞击他们的心灵,他们有所思、所感、所触。可写作时又觉得没什么可写。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尴尬局面,就是因为学生对作文充满一种神秘感。我们就是要帮助学生消除这种神秘感,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要说自己想说的,写自己想写的,就是要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所触。只有这样才会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才会让学生觉得作文就是写自己熟悉的事情和真实的思想感受。

2、鼓励学生写自己愿意写的内容。从目前写作现状来看,都是命题作文或给材料作文,这些写作内容,不管你是否感兴趣,是否有东西可写,都必须完成,致使学生“言而无物”。那么学生写作的内容究竟应该表达什么,我认为,必须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在题目上,少写命题作文,多提倡自拟题目。即使是命题作文,也应多命几个题目。在内容上,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乐于表达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3、激发学生写作的成就动机。纵观目前的初中作文教学,教师在批改和讲评时,只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不足,对作文中的闪光点不给予肯定,这就容易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挫败感。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成就动机而产生自信呢?一是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二是开辟多种园地,为学生作文的发表提供机会。这样,可以使学生燃起写作激情,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丰富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任何文章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观察积累作文素材,这是初中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要引导学生做到随时随地留心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事,以及展现在眼前的每一景物和各种感人至深或妙趣横生的画面,都要做到随时随地记录,写好观后感或所见启示。只有平时这样认真地注意观察积累素材,作文时才“言而有物”,才能写出平时自己感触最深的内容,才能做到“信手拈来”,才能使自己的作文妙笔生花,才能使自己的作文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其次,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不断为学生提供学生写作素材。我们不应把作文教学局限在课堂上,而应走出课堂。在完成作业之余,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去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以丰富的阅历,广阔的视野,去感悟生活,评说是非。

三.张扬个性,注重创新

作文教学就要顺应时代的需求,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放到首位。

1、冲破思维定势,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所谓发散思维,是指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多方向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例如:有一位学生写《“龟兔赛跑”读后感》时,大家都知道,我们要学习乌龟谦虚、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要学习兔子骄傲自大、轻视他人的坏毛病。为了突破这种思维定势,老师启发学生另辟蹊径:①如果兔子不那么自以为是,乌龟根本没有获胜的可能。我们不要把自己的成功寄托在别人的粗心大意上。②乌龟遇到兔子睡觉时,为什么不叫醒它呢?我们大家都忽视了很重要,也是很基本的一点:成功是以诚实为前提的。

2、反映真实生活,鼓励学生写放胆文。中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也不尽相同,在写作时,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反映真实的生活,写放胆文。例如:有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写《集市见闻》时,有一位学生有一次在集市上,他看到有小偷在掏别人的钱包,后来被人们扭送到派出所。他就如实写了这件事,老师还把他的文章当作范文在班上讲评。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要激发兴趣,帮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神秘感,鼓励学生写自己愿意写的内容,激发学生写作的成就动机;要引导学生做到随时随地留心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事,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要顺应时代的需求,冲破思维定势,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反映真实生活,鼓励学生写放胆文,启发、鼓励、指导学生的作文各具特色,富有生活气息,充满真情实感。

侯国旗,教师,现居河北河间。

猜你喜欢
神秘感命题作文写作能力
命题作文怎样确定立意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半命题作文“难忘那次__”构思指导
命题作文“闯关”大法
中石化的正确打开方式
半命题作文如何补充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