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探索

2014-03-03 04:55胡文
教育界·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

胡文

【摘 要】健康这个永恒的课题,是很多中职学生的成长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心理健康这个经常被人忽视的话题却很多时候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性转折点,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对国家人口的限制,每个家庭独生子女的状况也特别多,面对日趋复杂的生态与社会环境,孩子们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们生理、心理的健康的发展,根据孩子们的个人自身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来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控制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孩子们如何进行自我调控,并对学生们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归因分析,为教育和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一些建议与意见,来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心理健康 教育方法与原则

一、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很多时候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着重点并不是在自我成长、素质提高上,更多的时候基于外在的就业等其他的压力,抉择也就慢慢地限制并且狭小,学习与生活模式也比较死板,升学,上好的学校等都无形地使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教育无暇顾及,很多变化使得学生们的自我认识,成长发展,就业求职,人际交往能力等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就会有很多的困惑,困惑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就像一个肉瘤,可能引发癌症,这也许将会是致命的绝对性因素。然而很多调查研究结果也明显地显示,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并不是很令人满意,因此,加强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即将是学校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在发现问题中不断思考问题,总结经验,进而为不断解决问题提供更好的思路,促进社会与人更好的协调发展。

二、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

(一)何为心理健康

关于心理健康,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还不错,对健康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生理的局限性状态。通常是用一些健康指标例如:人体检测、身体检查等各种生理的基本标准来衡量一个人身体的基本状况,殊不知心理健康不仅包括心理,还联系到很多智能、情感、情绪、幸福感等其他一系列相关联的指标。然而这些经常被人忽略的心理健康的部分却是一个人健康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通过了解相关资料可知,心理健康有其自身的一套评价系统,因此可知,心理健康是连贯性的、推动性的、持续性的一种状态,并逐渐发展,无论是在丰富多彩又变化多端的社会环境还是错综复杂的生活环境,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面对不同的变化都能做出很好的反应,并且很快地适应并很好的融入到这个环境中积极、健康、持续的发展。我国的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就有一个比较好的解释,心理健康的人面对环境的变化,能够保持一颗平静的心,能够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对待事情有一个睿智的大脑,能很好地处理人与事之间的关系,具有不断适应社会环境并且不断在变与不变之间游刃有余,掌握到一个行为适度的平衡,对诱惑和烦恼的考验,心理健康的人对其举止的控制将会是十分到位。

(二)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

1. 热爱学习,才智能力属于正常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能循序渐进的找到自己学习的规律,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能巧妙有规律安排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到现实中去,提高新知识的运用能力,解决生活、学习中新问题。

2. 自我认识能力比较强,并能不断改善、提高自己

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短板与优势,有短板并不是自己的弱点,很多时候有可能是机会,很多大企业的领导人都不是完人,他们一个很明显的短板就是有脾气,但是他们这个就不算是心理问题,因为他们会把他的短板变成优点,适当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不发则已,一发就要起到明显的效果,缺失并不是完全不能补救,只要自己会运用正确的方法,正视和接受自己的缺点,并且很好的规划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

3. 正确的情感表达与控制。

人无完人,生活也并不是很完美,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困扰与不如意的问题,很多人会为之恐惧,更多的是被一些不良的情绪束缚,不是说有情绪就不好,喜怒哀乐本来就是人之常情,可是生活为我们大家设置一个坑,我们就一定要往里头跳么,跳进去了就不出来么,我们为什么不换一个角度,我们为什么往里头跳,我们是否也可以带一些生活的垃圾来填满这个坑呢,你愿意选择哪一个呢?学会释放自己的情感垃圾的同时也要学会吸收新鲜积极地正面能量来填满生活,并让其开花结果,何乐而不为呢?

4. 有积极的人际交往的心态

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我们都会是在集体中不断成长与发展,集体中有很多的伙伴,或许是你的家人;或许是你的朋友;或许是其他,并不是这一切的交往就是一帆风顺的,生活因为有火花才美丽,没有这些摩擦,哪里来的磨合;哪里来的了解;哪里来的和谐。积极地心态,并不断的融合到和谐的社会人际交往中,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顺着社会的大流,在大流的浪花中不断的洗礼与成长。

5. 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与生活,使之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

环境,本来就是一个不可预知的情况,但是面对不同的环境,我们要做到的是如何为自己的定位,通过观察环境,对环境做出一个准确、客观地评价,并做出与之相适应的反应,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自我目标。

三、中等职业学校心理教育的方法与原则

(一)德育原则

教育以德育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育的过程中辅助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积极的适当的分析,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各自伟大的理想做好铺垫。

(二)全面发展性原则

在政治学里面有一个理论是全面发展的理论,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学校的发展也一样,学校心理学教育一定要顶着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了,面对学生不能一成不变、死板硬套,全面系统的制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借助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的无限力量,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能够系统有效的展开。endprint

(三)个体特性发展原则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每个个体存在着不同的性格与行为因素,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特殊问题特殊分析,了解学生的大概核心特征,并制定一些适合其发展的特殊方案,调动学生们自己的积极性与特殊性,使学生们的自我潜力能得到一个有效的发挥与发展。

(四)尊重与保密相一致的原则

面对现在的很多的学生,大多数都不是很愿意将自己的心理,内心的想法公之于众,他们存在一种自卑的心理,害怕自己的思想过于偏激或者是不可思议而招到旁人的嘲笑与排斥等很多情况。因此要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得到一个有效的实施的话,我们学校一定要建立在尊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之上,取得学生的信任与支持,并建立一切对于学生的私人情况进行保密的相关协议与程序,这个过程看似很简单,但是必须需要学校的老师与领导将工作落实到实处,并能够真真切切的打开学生们的心,被他们很好的接纳与相信。

(五)相互性原则

学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是一个打开学生们心理疑惑的经过,这个过程需要一个很好的社会性的基础,在社会上不断地活动与交往,才能很好的遇见问题,解决问题,汲取经验并不断更好的预见未来。

结束语

很多的调查都给我们很明显的提示,我们目前学生中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产生的负面影响对学生们的成长发展会有很大的阻碍作用,潜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心理问题伴随的就是道德败坏,对社会的和谐安宁会有危害。

因此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进程刻不容缓,对青少年进行德、智、体全面发展,促进青少年人格健全、学业进步、良好道德品质的建成至关重要。寻求有效的心理健康途径与方法,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面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引导,做到减少与预防学生们不良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塑造学生们健全的人格,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参考文献】

[1]王庆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 :445-446.

[2]吴先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0): 66.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