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翻译法中的语意缺失

2014-03-03 04:55黄永平
教育界·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归化异化

黄永平

【摘 要】本文从归化、异化翻译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为切入点,阐述了中西方学者对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的共识和分歧。长期以来,归化翻译易于被大众所接受而广受追捧;然而,在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异化翻译能够更好地保留异国情调,给目的语读者带来更多的思索。同时,本文对异化翻译中存在的语意缺失问题也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归化 异化 语意缺失

引言

翻译的本质是什么?或翻译有怎样的标准?这是翻译理论家苦苦求索的问题。传统的翻译理论在“忠实”的问题上,讨论最多的是“形似”与“神似”,或“直译”与“意译”等,中外如此。长期以来,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钱钟书的“化境”和付雷的“神似”的翻译理论被西方的翻译理论所边缘化。在西方,翻译界对翻译应采用归化策略还是异化策略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应采用归化翻译,好的译文就应该读起来不像翻译,而应像在读地道母语所写的文章。也有人认为,既然是翻译的文章,就应该有异国的特色,应保留原文的表现形式。一般认为,翻译应采取归化译法,译文不应损害译入语的习惯表达法,而异化译法会生成许多不符合译入语习惯的表达方式,译文不可能通顺流畅。但到了21世纪末以及进入了21世纪,越来越多的中国译者采用异化翻译的方法来翻译各种材料,包括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面对这一趋势,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异化翻译的策略。

一、归化与异化

归化翻译(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与异化翻译(foreignizing translation)是美国学者劳伦斯·韦努蒂在1995年所著的《译者的隐身》(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根据韦努蒂的界定,归化翻译是译者为了制造出透明、通顺的译文而将异域文本中的“陌生性”降低到最低程度的翻译策略。而异化翻译是译者为了故意对目的语文化的规范进行冲击而保留原作中一些“陌生性”的翻译策略。尤金·奈达(Eugene Nida)是推崇归化翻译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翻译即是交流,这个过程要看人们在听、说、读、写、译时所获得的是什么。判断一个译本的效用不宜拘于相应的词汇意义、语法类别和修辞手段的对比,重要的是考查接受者正确理解和欣赏译语文本的程度。”奈达认为成功的翻译就是要使译语读者产生与源语读者类似的反应。而归化翻译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避免文化冲突,从而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异化翻译的前提是:认为文化是有差异的。主张异化的译者,不仅可以在译文的表达手段上异化,而且会选择对目的语中的外国文学规范提出挑战的外国文本来翻译。

二、异化的作用

异化翻译的前提是文化的差异性,它的作用如下:第一,有助于读者扩大文化视野,获得知识和启迪。英语中很多说法形象生动,寓意深刻,表达独特。如:“In the county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盲人国内,独眼为王)”。汉语中同样存在大量独特的说法,如用异化将其翻译成英文,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One doesn't expect ivory from a dog' s mouth)。”第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比较两国文化,增强对原语文化的理解,促进文化交流,两国文化中的语言形象,有的形义对应,如:All the rivers run into the sea, yet the sea is not full,“百川归海,而海不盈”。有许多形义不对应。诸如“狼吞虎咽”eat like a horse,“笑掉牙齿”laugh off one's head等。第三,极大地丰富了译入国的语言。一方面,许多英文表达流入中国后被中国人接受并广泛流传,甚至被认为是中国本土化的语言。如dark horse“黑马”,flea market“跳蚤市场”,a stick-and-carrot policy“大棒加胡萝卜政策”。另一方面,一些中国式表达进入英语国家后,也成为约定俗成的习语。如:旧瓶装新酒“New wine in old bottles”,君子协定“gentleman's agreement”,门户开放政策“the open door policy”。这是中国的语言文化融入进了讲英语的国家,为讲英语的国家的语言文化带来了生气,增添了新鲜血液。

三、异化翻译中的语义缺失

异化翻译理论扩大了翻译研究的范围,使人们在讨论翻译方法时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而是考虑到译者的翻译活动还受到意识形态、政治等多方面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考虑到翻译方法与主流话语中意识形态的动态关系,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都有利于我们从翻译历史的角度来较为客观地考察翻译和译者的地位。然而,异化翻译理论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由于东西方文化在历史传统、价值取向、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松、鹤、梅、竹等向中国读者传递的信息与向西方读者传递的信息以及产生的情感共鸣完全不同。当对这类的文化差异进行异化翻译时,势必要在译文中添加大量的注释,否则就会造成大量的语义缺失,从而导致译文读者在阅读上有很大的负担,有时甚至难以理解或引起误解,使读者失去阅读的兴趣。

例如:

1. His words are as plain as ABC——But I am DEF. 他的话明白简单,但我还是不懂。

2. 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宁为鸡首,不为凤尾。

3.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多此一举。

4. 井底之蛙a person of narrow view

5. 吃醋jealousyendprint

“翻译之难,在于在一种文化里有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却要加大力气去解释。对本族语者不必解释的事情,对外族语者得加以解释。”(王佐良,1997:34)。如果我们将上述例句1译成“他的话明白的如同ABC——但我却是DEF,”读者不知所云;如将例句2译成“宁做狗头不做狮尾,”这不符合中国文化的约定俗成;如将例句3译成“运煤到纽卡索”,虽然译文没错,但读者还是云里雾里,殊不知纽卡索是英国的产煤中心;如将例句4译成be like a frog at the bottom of a well,虽然忠实到家,却无人叫好;如将例句5译成eat vinegar,英语读者还真以为“吃醋”呢。这些译文虽然做到了保留原文化,但由于无法理解 ,读者就会失去兴趣。以“吃醋”为例,能保留汉语的句子结构和民族特色的英译当属eat vinegar。但在英语中,此英译除了滑稽可笑外,还能说明什么呢?在西方文化中“醋”与“嫉妒”风马牛不相及,毫不相干。相反,美国人还用vinegar来表示一个人的精力旺盛和活力十足。因此,异化翻译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会带来语意缺失而且会导致译文句式的生硬,有时甚至晦涩难懂,从而损害了译文的可读性。

四、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的平衡点

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各有各的优缺点,不应绝对地褒扬或摒弃任何一者。不管是对于翻译实践还是对于翻译理论的探讨来说,断然地对归化与异化做出“是与否”的结论都是不明智的。不同翻译理论和实践的中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传播的效度问题,而文化传播的对象便是译文读者。因此,离开译文读者谈归化和异化是毫无意义的。随着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译文读者接受外来文化的承受力也在不断加强。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融合势必导致译文中越来越多的异化翻译,异化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趋势;但是民族间文化的差异是永远不会被消灭的,读者接受异国文化始终需要一个过程,归化作为这个接受过程的桥梁与媒介将始终存在。因为人们接受异国文化需要的时间长短不一,所以归化和异化之间的平衡点是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译者需要以动态的读者反应来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结束语

翻译的手法除了“异化”“归化”,还有“因境而异”“因时而异”,“因体而异”的“变迁”“变通”和“创造性叛逆”,林林总总。总之,“翻译艺术中存在着一个奇妙的辩证法,并为无数实践所证实,接近原著反而会脱离原著,脱离原著有时却是接近原著”(刘苾庆,1999)。异化与归化这对矛盾是对立统一而又共生并存的,完全归化和完全异化都不成其为翻译。要复写原作的“思想”,忠实地再现原作的“风格和笔调”以及“思想”与带有浓厚的异国情调,翻译中必须采用异化的方法;而要求译文像原作一样“通顺”,译者在语言表达中,又不得不作必要的归化。因此,归化与异化是并行不悖的,任何译本都是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5.Nida, Eugene.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on [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5.

[2]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1999(6).endprint

猜你喜欢
归化异化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体育全球化背景下运动员归化的因素分析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归化已成国际篮坛普遍现象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探析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过去30年,台籍归化印尼越南人最多
马克思如何阐释异化与非异化的内在关联
归化与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