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剧中的变体颜色词及其修辞

2014-03-04 01:15唐小宁谢世坚
关键词:变体颜色语言

唐小宁 谢世坚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莎剧中的变体颜色词及其修辞

唐小宁 谢世坚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颜色词是展现一个民族语言魅力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修辞功能,这类词除了本身的词汇意义之外,还具有比喻、夸张、拟人、象征等修辞特征。以莎剧中的变体颜色词为研究对象,从修辞的角度考察莎剧中变体颜色词的使用,可以更好地认识莎翁独到的语言魅力。

莎剧;变体颜色词;修辞

关于颜色词,国内外学界做了大量的研究。国外颇具影响力的美国民族学者Berlin 和Kay,曾在他们1969年发表的《基本色彩词语:普遍性与进化论研究》的巨著中,就近百种语言中的基本颜色词进行了深入有趣的研究。国内对颜色词的研究主要从语言学出发,如伍铁平(1986) 对颜色词的模糊语义展开了研究;张旺熹 (1988)就颜色词的联想义进行了研究,较为全面地揭示出颜色词意义复杂性的深层原因;孙淑芳(1996)对基本颜色词的数量进行了考察,并分析颜色词后隐含的民族性;尹泳龙 (1997)在其专著中共搜集古今流传的颜色名称2500个,同色异名归并后为1867个;骆峰(2004)从文化视角出发,对颜色词进行审视,颜色词反映了五千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历史传统,也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异彩纷呈的崭新文化。

综合国内外有关颜色词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即基本颜色词的研究和英汉颜色词的对比研究。研究的角度又可以作如下划分:1、“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比较英汉颜色词运用方式和意义的不同;2、从翻译角度,比较英汉颜色词的差异和不对应性,探究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方法;3、从象征意义的角度,许多学者着重探讨了汉英语言中一些基本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的异同;4、从文化的角度,目前国内学者主要比较分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但结合莎士比亚戏剧中颜色词的研究则相对比较薄弱,查阅这为数不多的研究,发现大都还是从文化和翻译的角度进行,很少有人对莎剧中的非基本颜色词——变体颜色词进行研究,而对于莎剧中非基本颜色词的修辞研究则更少见。本文将选取莎士比亚四大悲喜剧中的变体颜色词为研究对象,结合朱生豪译本,从这些变体颜色词的使用和修辞(修辞手法、模式)考察莎剧中颜色词的用法,以期更好地解读莎剧,领略莎翁独到的语言魅力。

一、莎剧中“变体颜色词”的使用

英语是基本颜色词数量最多的一种语言,共有11种,可分为red (红色) 、white (白色) 、yellow(黄色) 、green (绿色) 、black (黑色) 、blue (蓝色) 、purple (紫色) 、brown (棕色) 、pink (粉色) 、gray(灰色) 和orange (橙色)。(李福印,2008:87)但有时候基本颜色词并不能满足人们认知描写的需要,于是像:苍白(pale)、绯红(blush)、墨绿(jasper or dark- green)这样的变体颜色词便运用而生了。这样的颜色词结构在Bailey (2001)的On the non-existence of blue-yellow and red-green color terms一文中也有提及,其中讨论的是:到底是否存在像“蓝-黄”“红-绿” 这样的颜色词,同时开篇也提到了这样的争论: “A component of the universal evolution model of color terms is that blue-yellow and red-green color terms should not exist in the world’s languages.This is because such terms would confound opponent colors (Hering, 1920; Hurvich & Jameson, 1955).However, some relativist scholars, namely Saunders and van Brakel (1997) and McNeill (1972), maintain that some languages do have such terms.”(Bailey, 2001: 185) 其最终结论是:“one or more basic color terms have undergone semantic extension”.他认为这些 “ blue-yellow” “red-green” 是基本颜色词的语义延伸,也就形成了本文关注的变体颜色词。

下文先对变体颜色词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结合莎士比亚戏剧,考察变体颜色词的使用。

(一)“变体颜色词”的界定

“变体颜色词”是指那些不属于基本颜色词,但又可以表示颜色的词语。“变体颜色词”其实是相对于“单色颜色词”用法而言的,单色颜色词就是基本颜色词的运用,如 “red” “dark” 等。单色颜色词的使用使得色调单纯、整齐划一,起到突出强调、强化印象的效果;而“变体颜色词”则是选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色彩着色,使之相互配合,彼此协调,这种用法类似于绘画中的色彩调和 。如 “pale”(苍白) “blush”(绯红) “ripe”(红润) 这些颜色的表达是基本颜色词表达所不能满足的。以“红”为例,对比基本颜色词“红”与变体颜色词的“红”加以说明:

1.Pale or red?

Nay, very pale.(Hamlet, 1.2.231-232)①

朱生豪译:他的脸色是惨白的还是红红的?

运用基本颜色词“红”来表示“脸色健康” “有生命的”与前面的 “pale” 相对,生与死的对比。这个例子出现在故事开篇不久,这段对白就是哈姆雷特在询问侍卫看到的鬼魂外貌是何种样子时发出的疑问。“他的脸色是惨白的还是红红的?”,这里基本色 “red” 色彩浓烈,与 “pale” 形成鲜明对比。

2.Cupid himself would blush To see me thus transformed to a boy.(The Merchant of Venice, 2.6.38)

朱译:那麽丘匹德瞧见我变成了一个男孩子,也会红起脸来哩。

这里的 “blush” 是表示因为害羞而脸红。这个例子出现在杰西卡男扮女装出现在爱人罗兰佐面前时的一个场景,女主人公杰西卡,虽然敢为自由爱情所执着追求,但头脑中仍有守旧礼教的束缚,所以才又夸张地说到如果丘匹德瞧见她变成男孩子的模样,也会替她害羞脸红。

综合1.2.,我们知道, “red” “blush” 都是表示“红”,都是形容脸色,但是表示了不同的含义。 但如2中表示害羞的意思时, “blush” 就比单单用 “red”更具有表现力。通过这两个例子的对比,究竟什么样的词是“变体颜色词”就一目了然了。

(二)莎剧中的“变体颜色词”

莎剧博大精深,剧目繁多。本文选取了关于“红”“白”“黑”这经典三色的“变体颜色词”作为赏析对象,摘录了莎剧中一些相关的句子为例,并结合朱生豪先生的译本做了分析,希望与大家一起领略莎翁精湛的语言技巧,体会“变体颜色词”的妙用。

1.“红”的“变体颜色词”

(1) A maiden never bold:Of spirit so still and quiet,that her motion blush’ d at herself:(Othello,1.3.95-97)

朱译:一个素来胆小的女孩子,他的生性却那麽幽闲贞静,甚至于心里略微动了一点感情,就会满脸羞怯。

在译文中我们发现,朱生豪先生并没有把 “blush” 直译为“红色”,而 blush又不是与中文的“红色”准确对应,所以对于此处的变体颜色词,朱生豪译为了“羞愧”二字,也就是直指了造成脸红的缘由。“blush”一词的运用在描述人物脸色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人物的心理状态,一举多得。

(2) Without our special wonder? You make me strange

Even to the disposition that I owe

When now I think you can beho1d such sights

And keep the natural ruby of your cheeks

When mine is blanch’ d with fear.(Macbeth,3.4.114)

朱译:我吓得面无人色,你们眼看着这样的怪象,脸上却仍然保持着天然的红润,这才怪哩。

“ruby” 一词亦是“红”的另一种变体颜色词。在此处,良心尚未完全泯灭的麦克白,在见到怪异现象的发生时,因为犯下弑君的大错,内心仍感到心虚害怕,然而弑君谋杀的阴谋策划者麦克白夫人却平静异常,仍然脸色平和红润,好似没发生过任何事情。对于谋杀没有丝毫的忏悔之意, “ruby”一词既是对麦克白夫人脸色的描写,又更具有讽刺意味,用得恰到好处。

(3) Diana’s lip is not more smooth and rubious(Twelfth Night, 1.4.31-32)

朱译:狄安娜的嘴唇也不比你的更柔滑而红润。

“rubious”原意是“红宝石,红宝石色的”,译者把它译作“红润”。“rubious”可谓是“红”的又一变体颜色词。是赞赏道薇奥拉嘴唇红润而艳丽,并把嘴唇色泽比喻为像红宝石一样珍贵、美丽。 “rubious” 把唇部丰满光泽的状态表现出来了,让人能在头脑中想象出来,增添了戏剧的表现力。

2.“白”的“颜色变体词”

(1) And wakes it now,to look so green and pale

At what it did so freely? (Macbeth, 1.7.37)

朱译:它现在从一场睡梦中醒来,因为追悔自己的骇浪,而吓得脸色这样苍白吗?

此处正是麦克白夫人鼓动麦克白进行“弑君”的一系列对白。句中“pale” 一词的运用刚好符合了此时的情景,本意为“灰白色的”,用在这里,赋予表情以变化流动感,麦克白因害怕而导致的面无血色,造成了脸色的转变。

(2) …hoary-headed frosts

Fall in the fresh lap of the crimson rose, (A Midsummer-Night’s Dream, 2.1.92)

朱译文:直迭的寒霜倾倒在红颜的蔷薇的怀里。

句中的 “hoary”指“灰白的,自发的”。用在这里,把寒冬里的寒霜描写的形象生动。整个句子是个比喻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披上寒霜的冬季比喻为年迈老翁的白发。 “hoary” 在这里用来描写寒霜实在是恰到好处。

(三) “黑”的“颜色变体词”

“黑色”作为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和使用的色彩词,它不仅对人们的生活习俗和认知理解产生重要影响,而且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黑色”其本身的黑暗无光给人以阴险、毒辣和恐怖的感觉。(张培基.1979) 在莎剧中也多处运用了黑色的这些一般引申意义,但对于“黑”的变体词,如“sooty”等又有不同的含义,也包含了不同的感情色彩。

Run from her guardage to the sooty bosom (Othello, 1.2.70)

朱译:背着尊亲投奔到你这个丑恶的黑鬼的怀里。

这句话出现在苔丝狄蒙娜的父亲勃拉班修在知道女儿背着自己与摩尔人奥赛罗相爱后,感到十分愤怒,十分痛恨奥赛罗,在愤怒的情绪支配下,他将奥赛罗称为“黑鬼”。 “sooty” 是表示“黑”的一个变体颜色词,在牛津高阶词典中,sooty : 1.covered with soot,沾满烟煤子的。2、of the color of soot,烟煤子一样黑的。(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1997:1675) 这里是用来描述奥赛罗的肤色的,黝黑的皮肤像是烟熏的一样, “sooty” 一词将勃拉班修的愤怒情绪很好地融入到了情境中,从语言上加强了人物性格化描写的力度,讽刺与蔑视的态度显而易见,使得人物非常形象生动地活跃到了舞台上。

二、“变体颜色词”的修辞

颜色词除了具有丰富的词汇含义之外,还有比喻、借代、夸张、象征等修辞特征,“变体颜色词”作为颜色词的一种也不例外。通过不同的修辞方法,变体颜色词能更生动、更独特、更清晰地描述人、物和自然,使莎剧的戏剧语言更有渲染力和表现力。下面通过一些例子来领略莎翁变体颜色词的修辞魅力。

(一)明喻

明喻就是分明用另外事物来比拟文中事物的譬喻。正文和譬喻两个成分不但分明并揭,而且分明有别;在这两个成分之间,常有“好像”、“如同”、“仿佛”、“一样”或“犹”、“若”之类的譬喻语词结合它们。(陈望道,1997:73) 也就是说为了使所描写的事物更生动,更形象,人们通常喜欢用另一种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事物来描写此事物,这就是明喻。

The motions of his spirit are dull as night;And his affections dark as Erebus.(The Merchant of Venice, 5.1.86)

朱译:他们的灵魂像黑夜一样昏沉,他们的感情像鬼域一样幽暗。

剧中,说这句话的是杰西卡的恋人罗兰佐,他说杰西卡拥有敏感的灵魂,所以听到柔和的音乐会有莫名的惆怅。文中出现了两个经过明喻而引申为颜色的词汇 “dull” 和 “night”,以 “as” 相连接。“night”有“灰暗,昏沉” 之义,且能形容心情,这里充分表达出了莎翁的本意,对柔美音乐,感受迟滞的人,情感也会冷漠幽暗。朱生豪先生在翻译时候采用了直译,保留了明喻的辞格。

(二)隐喻

隐喻是比明喻更进一步的譬喻。正文和譬喻的关系,比之明喻更为紧切。(陈望道:1997:77)在这种修辞中,变体颜色词不再保留本身字面意思,而是用它的象征含义。

如前: Diana’s lip is not more smooth and rubious.(Twelfth Night, 1.4.31-32)

朱译:狄安娜的嘴唇也不比你的更柔滑而红润。(P421)

“rubious” 原意是红宝石色的,此处的对白是公爵对薇奥拉所说的。用这一颜色变体词 “rubious” 来赞赏道薇奥拉嘴唇红润而艳丽,这里是隐喻的用法,用具体的事物“红宝石”为喻体,把嘴唇的色泽比喻为像红宝石一样,高贵而美丽。

又如: Receive what cheer you may, The night is long that never finds the day.(Macbeth , 4.4.240)

朱译:麦克白气数将绝,天诛将至,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的。

此处是马尔康的一段对白,这里用“黑夜”“白昼”这样具体的事物,来进行隐喻。“黑夜”指麦克白的暴政,白昼指光明希望的到来,暴政的结束。这部剧里莎士比亚频繁的使用黑色来隐喻当时社会的邪恶、犯罪和恐怖。戏剧从头至尾都笼罩着阴森恐怖的气氛。这种气氛大都是由黑夜、鬼魂和女巫等来渲染的。所以 “night” 作为“黑色”的变体颜色词,通过修辞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也丰富了语言的内涵意。

(三)借代

Metonymy 又称为借喻。比隐喻更进一步的便是借喻。借喻之中,正文和譬喻的关系更为密切;这就全然不写正文,便把譬喻作为正文的代表了。(陈望道,1997:78)借代不像隐喻总是以具体事物为喻体,它往往以抽象意义的事物去指代具体事物。所以借代的重点不是相似而是联想。

For Pyramus is a sweet-faced man: (A Midsummer-Night’s Dream,1.2.36)

译朱:因为皮拉摩斯是一个讨人欢喜的小白脸。

此处英文中并没有出现 “white” 一词,然而译者却译作“小白脸”,所以这里是个佷巧妙的变体颜色词的运用, “sweet” 虽表面看起来与颜色无关,但是 “sweet” 一词就是表示拥有甜美脸蛋,皮肤较白的男人。所以用抽象代指具体,这里是借代的用法,而且这里翻译为“小白脸”很恰当。

(四)夸张

夸张就是重在主观情意的畅发,不重在客观事实的记录。在剧本中,变体颜色词经常会用在一些特殊场合,来显示某种夸张的效果。这种夸张不会让人觉得虚假,相反会使语言更加生动更加有渲染力。

That pure congealed white high Taurus snow,

Fann’d with the eastern wind, turns to a crow.

When thou hold’ st up thy hand.O, let me kiss

This princess of pure white, this seal of bliss! (A Midsummer-Night’s Dream, 3.2.43-46)

朱译:你一举起你那洁白的妙手,被东风吹着的淘洛斯高山上的积雪,就显得像乌鸦那么暗黑了。让我吻一吻那纯白的女王,这幸福的象征吧!

这个例子是《仲夏夜之梦》中狄米特律斯对海丽娜求爱的对白,他高声称赞海丽娜的标志美丽。这句是赞美海丽娜的肤色白净的,说白雪(“snow” )与海丽娜比起来都如同乌鸦(“crow”)一般暗黑了,很显然这里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现实中的白雪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与乌鸦的黑相提并论的,也更不可能比它更黑。这里“snow”和“crow”可以看作是“白”与“黑”的变体颜色词。

(五)象征

颜色词的象征用法,是指运用到色彩词暗示或形象地表现某种抽象的东西或看不见的事物。这种象征意义往往基于联想。由于某个色彩词经常引起某种联想,年深月久,该色彩词就成了某事物的象征。颜色词是颜色的语言符号,它的联想意义与象征意义也就是色彩的联想意义和象征意义。莎剧中的颜色词内涵和象征意义十分丰富 ,而且颜色词的象征意义是多元的。本文选取与“红”相关的变体颜色词作为例子进行分析。

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主要指鲜血(blood)颜色,而blood在西方人心目中是奔腾在人体内的“生命之液”。一旦鲜血流淌下来,生命之花也就凋谢,所以red使西方人联想到“暴力”和“危险”。而一些“红”的变体颜色词是否也有这方面的象征呢?那我们通过以下例子进行分析说明。

Head to foot

Now is he total gules.(Hamlet, 2.2.395)

朱译:从头到脚,他全身一片殷红。

Gules属于红的变体颜色词。对于gules一词,OED的释义为:一,作为名词, Red, as one of the heraldic colours; in engraving represented by vertical lines.Hence poet.and rhetorically, the colour red in general;二,作为形容词,Red in colour.(In most instances properly an attributive use of the n.; usually placed after the word which it qualifies。在剧中,这句话是出自戏班子人给哈姆雷特演戏中的戏文,描述特洛伊战争中的屠杀场景,躲在木马中的皮洛斯跳出木马,疯狂屠杀,他的全身上下都沾满了无辜人群的鲜血。在了解过剧本后,我们不难发现, “gules” 指的就是鲜血的意思,象征着“暴力”“血腥”与“危险”。所以即使是“红”的变体颜色词也有与“红”相似的象征意义。

三、结语

通过分析欣赏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变体颜色词,我们又一次领略了莎翁精湛的语言技巧,通过颜色词的微妙变化,人物的神情、心理都一下跃然纸上。莎翁在他的剧作中运用了多重修辞手法,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悲欢离合五彩缤纷的世界。此外,本文对国内外的颜色词研究现状作了梳理总结,不再延习大众化的“文化”“翻译”“跨文化”等视角进行分析,而是从修辞的角度对莎剧中的颜色词进行分析;在研究对象上,也不再局限于对基本颜色词的分析,而是着重考察更富于变化的非基本颜色词——变体颜色词。希望本文能引起学界对颜色词相关研究的一些思考,同时开拓莎剧修辞研究思路。

限于篇幅,本文也有力所不逮之处。首先,莎剧剧目繁多,关于颜色词,即使是变体颜色词的语料也是浩如烟海,因此本文只收集了“红”“白”“黑”这三个经典色的变体颜色词,对其他基本颜色词的变体词的语料收集上还有欠缺。其次,对莎剧中变体颜色词修辞运用的赏析,虽也能从所举例子中体会到莎士比亚语言的巧妙修辞,但只是分析了几种主要的修辞用法,所包含的修辞种类分析不够全面,有待日后进一步挖掘以使变体颜色词及其修辞的研究更趋完善。

注释

① 莎剧版本说明:本文所用《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仲夏夜梦》均为阿登莎士比亚(THE ARDEN SHAKESPEARE),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 Bailey, A.C.On the non-existence of blue-yellow and red-green color terms [J].Studies in Language,2001: 185.

[2] Honigmann, E.A.J.(eds).Othello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 Lothian, J.M.,Craik .T.W.(eds).Twelfth Night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 Muir, Kenneth (eds).Macbeth[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M].The commercial press, 0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1675.

[6] Russell, Brown John (eds).The Merchant of Venice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 Thompson, Ann, Taylor Neil (eds).Hamlet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 Wyatt, H.G.(eds).A Midsummer-Night’s Dream[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73-78.

[10] 孙淑芳.语言基本颜色词的数量及其民族性[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

[11] 骆峰.汉语色彩词的文化审视[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12] 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7.

[13] 李亚丹,李定坤.汉英辞格对比研究简编[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5-86.

[14] 李亚丹,李定坤.汉英辞格对比研究简编[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2

[15] 伍铁平.论颜色词及其模糊性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

[16] 尹泳龙.中国颜色名词[M].地址出版社,1997.

[17] 张培基.英语声色词与翻译[M].商务印书馆,1979.

[18] 张旺熹.色彩词语联想意义初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

[19] (英)威廉·莎士比来.莎士比亚全集[M].朱生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OntheNon-basicColorWordsinShakespeare’sPlaysandtheirRhetoricalUsage

TANG Xiao-ning XIE Shi-ji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cges and Cultures,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Guangxi,China)

Color words can show the glamour of a nation’s language effectively, which havea significant rhetorical function.Besides the lexical meanings, color words also have simile, metaphor, exaggeration, personification, symbolism and many other rhetoric features.Taking the non-basic color words in Shakespeare’s plays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investigating its us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hetoric, we will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inguistic charm of Shakespeare’s plays.

Shakespeare’s plays; non-basic color words; rhetoric

2013-08-11

唐小宁(1989-),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谢世坚(1966- ),男,广西横县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研究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隐喻认知视角下莎剧的修辞研究》(批准号12BYY130)。

H313

A

1672-4860(2014)02-0063-05

猜你喜欢
变体颜色语言
基于DDPG算法的变体飞行器自主变形决策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基于字词联合的变体词规范化研究①
非仿射参数依赖LPV模型的变体飞行器H∞控制
耀变体喷流高能电子谱的形成机制
特殊颜色的水
我有我语言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