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需要智慧

2014-03-05 00:12陆敏
中小学德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校长室惩罚陶行知

陆敏

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是难以原谅的行为,但是,麦克德劳遇到了一位开明的校长,给他的“惩罚”是画出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样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读完这个故事,我不禁想起了陶行知校长用糖“惩罚”打架的学生的事情:陶行知校长在校园内看到一男生用泥块砸另一男生,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该生早早来到校长室门口,低着头等着挨训。陶校长走来,先给了他一块糖,说:“这块糖是奖你的,因为你按时到,我却迟到了。”该生惊疑地接过糖。接着,陶校长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第二块糖也是奖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刻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应该奖你。”学生更惊疑了,他睁大眼睛看着校长。

陶校长又掏出第三块糖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正直、善良,敢跟坏人作斗争,应该奖励你啊!”他感动极了,流着泪喊道:“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啊。”陶校长满意地笑了,随即又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为你的正确认识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我的糖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故事中的两位校长,一个用画图来“惩罚”杀了他家狗的学生,一个用糖块来“惩罚”打架的学生。细细分析他们的“惩罚”方法, 虽然形式不同,但对待犯错学生的态度的本质是一致的。故事中的两位学生都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行为动机十分单纯,天性中的好奇心、表现欲,导致了他们行为的过失。两位校长深知这点,所以,他们对待犯错学生是宽容的、理解的,所采用的“惩罚”方法在给孩子教训的同时又丝毫没有伤到孩子,令我们叹服其高明。

其实,犯错后学生内心是最脆弱的,他们害怕老师的批评,害怕家长的责怪,害怕受损方的追责……此时,他们迫切想得到宽容和帮助。因此,粗暴批评、严厉惩罚都万不可取,因为鞭挞更易使犯错的孩子从良心的自我责备中解脱出来,从而走向错误的深渊,这是相当危险的。

孩子犯错在所难免,孩子们的成长就是在一次次的犯错并不断地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中进行的。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中外两位优秀的校长给我们作了示范:孩子犯错后适当的惩罚是需要的,但是,惩罚是需要智慧的,惩罚的方式得有讲究,要以不伤害孩子的内心为前提,以宽容、理解为主旨,以帮助、教育为目的,要让孩子在认识错误、记住教训的同时另有所得。

(作者单位:海门市通源小学 江苏南通)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校长室惩罚陶行知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认不出自己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Jokes笑话
陶行知夜归
好一个拖油瓶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真正的惩罚等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