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医老年病学课堂教学质量

2014-03-06 18:23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年2期
关键词:老年医学老年病医学教育

马 元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东方医院老年病科,北京 100078)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全球人口学的变化趋势,这一现象不仅是生物统计学问题,它对经济、社会、伦理医学等诸多方面也将造成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从而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制定的人口老龄化的标准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达到7%。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老年人的绝对数是世界第一位的,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均以高于3.2%的速度增长。到2050年我国人口将进入老龄化高峰期,老年人将超过4亿,约占全国人口的28%以上。“未富先老”是我国面临的严峻问题,这给医疗保健事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使医学教育面临新的考验。面对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加,对老年病的诊断和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年病必将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祖国医学中有关抗衰老和养生保健的理论、方法、药物十分丰富,具有许多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如养生、汤药、导引、按摩、针灸、食疗、中成药等等,至今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我国人民的健康长寿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在现代老年病的保健和防治工作中,运用中医学中有关老年病的理论和防治经验,发挥我国医学对老年病防治的特色和优势,把我国传统的养生、抗老、防病、治病的方法,广泛应用于老年病防治之中,会大大提高我国的老年病防治。因此在本科生教学中开展中医老年病学的教学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开设中医老年病学课程的必要性

由于老年人口增加和寿命延长,老年期延长,因疾病、伤残、衰老而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显著增加。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大力发展老年医学和教育。目前我国老年医学发展还比较滞后,一方面与经济不发达,社会保健覆盖面有限有关;另一方面与医学教育重视不够,缺乏专业老年医学工作者有关。在发达国家,半个世纪前已经注意到老年人这一群体的健康与疾病的特殊性,建立了老年医学学科,它包含老年学和老年病学,老年人所患的疾病仅仅是它研究的内容之一,老年医学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态,全面地评价老年患者的能力和各个器官功能,以及老年人特有的老年问题或综合征,确定主要的医学问题,制定恰当的处理策略。综合性、全面性和个体化是现代老年医学的主要特点[1]。而在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少量学者研究,仅有部分医学院校开设了老年医学选修课,因此老年医学专科人才的培养远不能适应当下社会老龄化的需求。老年医学教育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中医老年医学教育更是目前高等医学教育迫切需要加强的一部分。中医老年病学属老年医学范畴,而且是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老年病学是一门临床专业课,是临床多学科相互渗透、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中医本科生开展中医老年病学教育将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适应社会实际需要。中医老年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培养应用型中医老年医学人才为首要任务。中医老年医学人才的服务地点是医院,服务对象是患病老年人,因此,中医院校所培养的老年医学学生应具有较强地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专业临床思维能力,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受到医院和病人的欢迎。

2 中医老年病学的自身特点

由于老年人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使得老年医学有其特殊性,不是其他医学简单的重复。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多种疾病集于一身或同一脏器有不同性质的多种病变,易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难度较大;患者体质差,常需反复住院,而长期用药又使药物敏感性降低,临床又广泛应用侵袭性的诊治手段,这些均易诱发医院内感染;心血管、呼吸消化、神经系统及恶性肿瘤患病率较高;患者自控能力、心理承受力、自理能力均差,需要更多的关心与照顾[2]。由于老年病自身的特点,因此中医老年病学是涉及多学科交叉融汇,在病因病机、证治规律,以及预防和调护等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

3 如何做好中医老年病学课堂教学

由于对中医老年病学知识认识不足,加之中医老年病学中疾病的一些相关内容与既往学生学习过的中医内科、西医内科、骨科等有一定重复性,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现就如何提高中医老年病学课堂教学质量总结如下。

3.1 完善教学制度,强化监督、考核

完善教学制度是保证各学科教学秩序的基础,只有狠抓制度建设,才能使教师和学生在制度的约束下克服惰性和散漫心理,保证教学的质和量。在完善教学制度的同时,应定期开展课堂教学监督与考评,对强化教学质量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指出教师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意识和教学理念,使其积极主动地修正自身的不足,探索好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

3.2 加强教师责任心,提高业务水平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增强责任感,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感染学生。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都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中医老年病学涉及的学科较广泛,包括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学、方剂学、西医生理、西医诊断等诸多学科,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坚实的理沦和临床基础,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中医老年病学是一门临床实践学科,配备的教师应该是有一定临床经验的高年资医生,有了临床实践,就可以运用自己的切身体会结合他人的临床经验生动明了地加以阐明,如此将有助于学生对较抽象问题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才会吸引学生,使学生真正感觉到中医的有效性、科学性,坚定学生学习中医的信念,激发学习中医的热情。

3.3 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倾心研究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高新技术在教学中的直接运用,通过图、文、声、像和动态视频等效果表达讲述的内容。具有形象直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易于理解的特点,而这些恰恰给医学临床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医老年病学的教学涉及到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学、方剂学、西医生理、西医诊断等诸多学科,单一的语言描述很难达到使学生系统理解的目的,由于计算机的巨大储备空间,结合图片、视频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知识的再次强化、吸收,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是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型课件,因此教师精心备课,准备好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可以作为教学的有效方法。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可以在教学中将具体的实物、图片、照片、录像等直观导入,如讲“骨质疏松症”时,教师可以将相关的解剖学教具、病理图片等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有清晰的感观认识。中医老年病学是一门临床学科,为了更好的掌握疾病的诊疗,在每个疾病讲述期间都要穿插具体临床诊疗视频或临床操作技能的影像,例如讲解“老年贫血”时,播放有关骨髓穿刺术检查的录像。

重视在课堂上正确使用板书。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顾用电脑演示,而缺少必要的讲解,只想着借助多媒体的这—优势尽可能多地向学生灌输相关知识,而谈不上重点突出,结果是学生根本来不及理解和消化教师所想灌输的内容。板书的速度虽然无法与多媒体演示相比,但板书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可以适当地调整教学节奏、突出教学重点、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同时也避免了学生视觉和头脑的过度疲劳。因此在课堂教学上,要把多媒体、语言讲解和适当的板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4 重视病案分析,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当前许多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临证能力差,不能因人、因地辨证施治,临床思维能力差。为了提高中医老年病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师应当认真备课,采取灵活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课程设计尽量使学习内容和教学过程接近临床实践,注意跨学科横向知识的联系,把基础课的学习和运用贯穿于临床全过程,实现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的纵向综合和多门基础学科知识的横向综合。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临床思维能力上,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正确的临床思维与推理方法,提高自学能力[3-4]。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方法,奠定基础,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在具体教学中,在每个疾病讲述结束后都要安排病案分析,真正体验诊疗过程,通过课堂思考和提问,考察学生对所讲述内容的理解掌握,培养临床思维能力。首先,在看了虚拟病案后,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其次,通过提问和讲述让学生体验诊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病因病机演变,把握主要证候,准确辨证,体会学习“方从法出,法随证立,理法方药统一”的诊疗过程;强调在诊疗中重视老年病特点,对主方加减化裁,因人制宜;注重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如何进行预防调护。

中医老年病学是中医学生医学教育的主要环节,如何提高中医老年病学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不断进行探索,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沈 悌.21世纪我国老年医学发展方向[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1):6-7.

[2]杨小艳,王月香,李军杰,等.关于提高老年病科临床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9,(16):337-338.

[3]朱 玲,罗颂平,许丽绵,等.中医妇科学案例教学模式的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2):1703-1705.

[4]赖亚曼,蒋学武.医学教育中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比较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 2009,17(3):424-425.

猜你喜欢
老年医学老年病医学教育
《实用老年医学》第七届编委会名单
欢迎订阅《实用老年医学》
欢迎订阅《实用老年医学》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实用老年医学》稿约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人体衰老认知与测试量表构建及其在老年病中的应用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的研究